繁体版

第九十五章 拨开云雾(3)

今天这出戏并不好看,不过邵元节和杜娟因为看的戏少,觉得很有趣,杜娟虽有些听不懂歌词,却见人物表演滑稽,不时格格的笑。

李时珍因杜娟坐在身边,香泽微闻,见她看得有趣,也觉高兴。原来因为前排有一人生得甚高大,挡住了杜娟的视线,故邵元节与杜娟交换了座位,让她坐在二人中间。

杜娟发现李时珍鼻子上夹了一副近视眼镜,十分好奇,因问:“先生你鼻子上戴的就是眼镜么?”

李时珍道:“是啊。”杜娟道:“我从前为一个曾经做过高官的人家行过巫术,看见那位老大人就戴了一副眼镜看书。”李时珍抿唇一笑,杜娟调皮地说:“先生能不能让我也戴一下玩玩?”

李时珍笑道:“好啊,便从鼻子上取下眼镜。”杜娟却戴不来,便央李时珍给自已戴上(其时眼镜没有脚架,只是戴在鼻子上)。

李时珍替杜娟戴眼镜,杜娟招呼邵元节看,她动来动去,李时珍的手指便碰到了她的脸颊和鼻子,杜娟虽是苗女,也不由脸上一红,李时珍更是心中慌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眼镜的国家。据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证明,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约一千年)就掌握了光的直射及折射原理,发明了能够用于取火的阳燧(即铜凹镜)。至东汉初年(公元一世纪前半期)中国人就能加工磨制水晶石凸透镜片,做成能够放大四至五倍的单片眼镜。而在宋元明时期制造眼镜的技术已趋于成熟,从而产生了较为方便又实用的双片水晶眼镜了。

在西方国家,眼镜的最早出现是在十三世纪末叶。当时有个意大利人,名叫马可波罗,他曾旅居中国十七年,为元朝宫庭办事,跑遍中国各地,当时他见到元朝宫廷里有人戴眼镜,对此他很感兴趣,在他回国时就把眼镜传到了西方,所以在西方最早制造眼镜的地方,则是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另外,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还载有老年人戴眼镜阅读小说及小字的记载。

虽然东西方究竟谁先发明眼镜至今仍是个谜,但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却是不争的事实。

杜娟戴上近视眼镜后好生兴奋,便要邵元节看自已,邵元节笑着要她快还给李时珍。杜娟却不肯,戴着眼镜左顾右盼,神情娇憨。李时珍没了近视眼镜没法看戏,不过他的心思也不在戏上,便笑吟吟地看杜娟,觉得她像一个雀跃的孩子。

本来邵元节和杜娟对李时珍很尊重,但这些日子相处熟了,杜娟凭女人的敏感,察觉李时珍喜欢自已,女子一向在爱慕自已的男子面前恃宠生娇,所以就对李时珍有些随便。

杜娟新鲜了一阵子,便觉头晕眼花,忙摘下眼镜还给了李时珍。

三人看了戏出来,李时珍是个实诚人,因为夫妻二人请他看戏,他也要尽地主之谊回请夫妻二人吃晚饭。邵元节与李时珍彼此争着要做东,邵元节却不过他,只好让他请客。

李时珍带二人来到城里一家较气派的大酒楼,三人在楼上一张邻街的桌边坐下。李时珍虽是本地人,但其实并不习惯请客吃饭,所以也不会点菜,便让杜娟点菜。

杜娟知两个男人都不是花天酒地的人,她虽然也不懂点菜之道,但自已时常买新鲜衣服,知道人不识货钱识货的道理,便让店小二自已介绍店中有名的菜肴,杜娟一边听他介绍,一边比较菜谱中的价格,便点了价格适中的三菜一汤。

三人一边闲话一边等候上菜,此时是未时(下午16:00时),吃晚饭还有些早,所以楼上除了他们外,只有邻墙的座位有客人在吃饭。

杜娟见那边是一对中年夫妇,一双儿女。那妇人约莫二十八九岁年纪,薄有几分姿色。妇人不知为什么事不高兴,女儿叫她几声“妈妈”,妇人也不答应。丈夫是一个三十余岁的军官,那军官生得有几分英武,却不住低声下气对妇人陪着笑脸说话。

只听那军官说道:“娘子,你不要这样嘛,以后我多带你出来几回玩耍好不好?”

那妇人气苦道:“呸!谁稀罕么!自从跟了你,你一年里又带我和女儿出来几回了!难得像今天这样偷偷模模出来吃顿饭的……”说着便哭泣起来。

军官叹了一口气,转对儿子低声说道:“乖儿子,记住:回家后不许对你妈妈说起今天的事,知道么?”

儿子看上去只有五岁光景,却很知事的样子,只低头嗯了一声,那女孩子看上去比男孩子大上几岁,她不无担心地说道:“可是大妈要是问起我们今天出来这一天在干什么,我们如何回答啊……”

军官道:“你们只说同爸爸在一起啊,别要说我们在这儿吃饭,不然你们大妈又会找借口撒泼!”

儿子不满地嘟哝道:“爸爸,不许你说我妈妈的坏话!”

军官喝了些酒,没好气地说道:“你妈妈就是个泼妇!眼里一点容不得你小妈!”

儿子望了妇人一眼,想顶嘴又不敢。

李时珍和邵元节夫妇听了这些话,便知那妇人是军官的小老婆,那男孩子是大老婆生的,女孩子是小老婆生的,想来小老婆母女俩平日对这个儿子不错,所以男孩子不好说二妈和姐姐的不是。

那妇人委屈地垂泪道:“早知如此,我就不会嫁给你了,都是我自已当初瞎了眼,今天才会受这份闲气!”

军官怒道:“我知道你总是忘不了你乡下的青梅竹马的范哥哥!他有狗屁出息,一辈子还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

妇人又羞又恼,顶嘴道:“不许你这么损他!是我自已当初瞎了眼,现在后悔也迟了,我现在倒是宁愿跟他过粗茶淡饭的苦日子,也不愿当这小的!”

“啪!”的一声,军官重重搧了妇人一个耳光,妇人站起身来,哭着跑下楼去。

一双儿女呆了片刻,女孩子便叫着“妈——”追了下去。男孩子迟疑了一下,也叫着“小妈——”跟女孩子追下楼去。

军官懊恼地站起来,大声招呼店小二上楼来算了酒饭钱,涨红着脸踉踉跄跄下楼而去。

三人旁观了这出戏,李时珍无声一笑,邵元节和杜娟互视一眼,没有说话。

少时,酒菜上来,李时珍问杜娟喝酒不,杜娟忙说自已不会喝酒。李时珍便同邵元节自顾喝起来。

酒过三巡,楼上陆陆续续有了几桌客人,李时珍见酒要喝完了,便叫小二再添一壶酒送上来。忽见两个男人正走上楼来,杜娟瞥见其中一个男人正是那个用符水浇灌白菜之人,不由一愕。又见另一个留着几络短须的中年人穿着较醒目,看人时态度有些倨傲,不过对那用符水浇灌白菜的人却很客气。

杜娟悄悄示意邵元节和李时珍看这二人。李时珍一见那个留着短须的中年男人便觉很眼熟,正想侧过脸去不与他打招呼。不料那人瞅见李时珍,便含笑拱手招呼道:“原来是李大夫啊!”

李时珍只得起身见礼。彼此寒暄几句,李时珍从他话里才想起他是当今圣上封藩在蕲州的富顺王府中的一个管家,姓乐,名字却不记得了。

乐管家因为李时珍随父亲到王府中替主人治过几回病,所以认得李时珍。

乐管家打过招呼后,便带着那人进入里边雅间中去了。

三人见乐管家居然与那个行巫术的农民在一起,都很纳罕。李时珍谈起王府的话题时,无意间说起王府要招一批军官,邵元节听了心中一动,乘着酒意,打听招军官的详情。

杜娟见邵元节如此热衷此事,有些奇怪地看着邵元节。

原来邵元节素有英雄之志,而自已又没有一个正经事情做,所以很想做一个军官。再说他毕竟是一个男人,现在杜娟已嫁给自已,如今后长期依赖杜娟,心中总是有些不自在。

他想如果自已能谋得一官半职,不仅能光宗耀祖,而且杜娟也不必再回泸溪去做一个巫女了。再说杜娟已经治好了伤,与巫咸岑珂算是化解了仇恨,没必要再回去同岑珂争斗。

李时珍见杜娟心神不定看着自已和邵元节,一时酒酣耳热,便说道:“实不瞒二位,我曾经救活过王爷的爱妃和小王子母子二人的性命,所以王爷视我为恩人,如果邵兄弟有意做一个军官的话,我愿意举荐,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邵元节心中大喜,连连致谢。不断给李时珍敬酒,并自称有武艺能做一名军官。托李时珍能美言几句。

邵元节自小就听了不少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故事,知道凡大英雄多是出身寒微,只因结交了许多朋友,在关健时刻谋友人相助而获得出人头地的机遇。眼下是和平年代,没有参军立功的机会,自已空有一身本领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杜娟不意邵元节如此热衷功名,心中有些不乐意。她做巫女时时常出入大户人家,见惯了大户人家的妻妾成群,彼此算计,刚才看见的一幕就是大户人家妻妾相斗的一个明证,故雅不欲邵元节也成为这样的官人。

杜娟在巫蛊门中吃穿不愁,如今与邵元节能结成夫妻,相亲相爱,杜娟十分称心如意,实不愿改变这种生活。如果邵元节今后发达了,自已年纪又比邵元节长了七岁,那时人老珠黄了,他却捅有几个小老婆,就像刚才看见的军官一家人那样,想想就受不了!

杜娟很享受同邵元节过着一夫一妻的小日子,夫妻在那种事情上都彼此完全属于对方、满足对方……再说自已在湘西蛮夷之地生活习惯了,一点也不喜欢来这汉人的地方生活。而且自已如不做巫女,生活也很单调乏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