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八十二章:王爷要休妃

“朕要看看,那个让魏王泰休妃的女子到底有何等姿色?”

皇上的话在太极殿回荡,每一个音节漂浮在空中,皇帝势必要见我。

那日,魏王编写的《括地志》大功告成。皇上龙颜大悦,执意要赏赐魏王。

魏王下跪道:“《括地志》承蒙万岁恩德,才得以修编成,此为万民造福之事,儿臣不敢有所求。”

“魏王如此体恤万民,朕决意要封赏。”

“父皇,功名利禄皆不是儿臣所求。儿臣真心想求父皇一件事,还望父皇成全。”

“朕倒要听听,是什么事让我的青雀不要功名利禄。”

“父皇,自古才子思佳人,在未遇见她之前,儿臣从未相信过爱情。从遇见她后,儿臣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要有她陪在儿臣身边,儿臣此生夫复何求?”

“听来我的青雀是爱上了一位女子,是哪家的女子,朕下旨赐予你便是。”

皇帝也来趣,青雀自幼苦读诗书,并不钟情女子。

“父皇,在您赐婚前,儿臣还有一事相求。”

“朕今日高兴,有什么尽管开口。”

“儿臣……”魏王略显迟疑,因为他知道此番开口,皇帝定会勃然大怒,“儿臣想要休妃。”

“休妃”二字一出,朝堂上炸开了锅。

阎婉王妃并无过错,端庄贤淑,是长孙皇后和皇上亲自从洛阳府选的官宦女子。

王爷这一举动不是要打皇上、皇后的脸吗?

“你要休妃?阎婉何错之有?你竟要弃之。朕听闻,自阎婉进魏王府起,一直相夫教子,安分守己,唯你是从。”

“阎婉是一个好女子,可爱情是建立在相爱的基础上,儿臣与阎婉并无感情。自古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可儿臣不喜欢,妻子只一人足以,她可伴我终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自古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魏王泰此举亦为不孝。

这可把魏王泰的党羽们吓出一把冷汗,“皇上,王爷一时意气才出此言,望皇上息怒。”

“萧大人,本王并非意气,是思量许久。”魏王双手紧紧地拽着那“笏”,“父皇,儿臣要休妃,请父皇成全。”

皇上脸色大变,“来人呐,魏王泰殿前失言,有辱圣听,罚面壁思过三年,没有朕的旨意,不准踏出王府半步。”

“皇上,王爷他?”大臣们为魏王求情,呼声在宫门口回荡。

我回府的第二天,皇上宣我进宫。

“王爷何必如此?”

“津津,我曾说过,我会请求父皇赐予你嫁给我。”

“阎婉王妃并无过错。”

“可你不愿意嫁给一个有妇之夫。”

“王爷,感情的事不能勉强。”

“本王不会勉强你,本王会等,等到你愿意接受本王那天为止。”

我沉默着,轿子停在王府门口。

“茹惠,你随小姐一道入宫,一路上好生照顾小姐。”

“奴婢遵命。”

“我又不是第一次入宫。”

“本王担心父皇此刻正在气头上,怕他迁怒于你。”

茹惠扶着我步入轿中。

皇上正坐在花园中,侍者为皇上递过一粒仙丹。

和古代所有帝王一样,太宗也好逑不老之术。这些丹药不但没能助帝王长生不老,反而加速他们的死亡,过量的重金属毁掉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帝王。

“奴婢参加皇上。”

“起来吧,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我低着头,慢慢地扬起下巴。

“阿史那云,怎么是你?”

“回皇上,奴婢不是阿史那云,奴婢叫夏津津,和阿史那云公主有几分相像。”

皇上仔细打量我,“真没想到,世间竟会有如此相像的人。”

“朕今日召见你,你可知所谓何事?”

“奴婢知道,奴婢有罪?特来向皇上请罪。”

皇上的身体显得有几分臃肿,水肿性的体质,加之长年的操劳,体力透支。皇上显得有些疲惫。

“说,你要向朕请什么罪?”

“皇上,阎婉王妃知书达礼,尽心服侍王爷。奴婢从未有逾越之想。魏王爷对奴婢的情分,奴婢没齿难忘。奴婢请求皇上收回成命,赦免魏王殿前失言之过。”

皇上对我的回答似乎很满意,他站起来走到我身边,“既然你不愿嫁与魏王,朕就把你留在宫中。”

帝王心,深不可测,皇上这一局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上,奴婢……”

“难道你想嫁与魏王吗?”

“奴婢不想。”

“那好,朕就让你留在宫中,恪守宫规。”皇上的脸色即刻变得威严。

“皇上。”

“阎婉王妃是朕钦点的儿媳,岂有魏王说休就休之理。”

一入宫门深似海,我从未想过要入宫。这一路走来是如此的颠簸。

更可怕的是,我食指上的玲珑戒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

回不去,见不着我想见的人,毫无希望的未来。

我战战巍巍地蜷缩着身子,嘴巴不住地啰嗦。“奴婢遵命。”我的头微微地贴着地面,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百济,带她下去。”

“奴婢告退。”

“姑娘,跟我走吧。”百济扬了扬拂尘,在前面引路。

“姑娘,这宫里可不比外头,凡事就三个字,懂规矩。只要你懂规矩,万岁爷舒坦了,你的日子就好过。”

“多谢公公指点。津津铭记在心。”

“姑娘在宫外是有人伺候着,可到了宫里,你得学会如何伺候主子了。魏王爷此番要休妃,可是触了皇上的大忌,也难怪嗔怒于你。”

百济把我带到一个巷子里,那里到处是女子,她们穿着素净的布衫做着各种活计。

“公公,这是哪里?”我望着那片巷子,它好似绚丽宫中的绿叶,深处皇宫中,却一点也看不出宫中的繁华,门帘毫无装饰。

“姑娘,这是万岁爷的意思,奴才也是奉旨办事。这是含象殿,先帝的嫔妃们都居住在此,姑娘此后就在此当差。”

先皇的嫔妃,这与冷宫有什么区别。

“公公……”

“姑娘不必害怕,这里可以说是宫中最安静的地方,没有后宫争斗。这些嫔妃娘娘们的心都早已随先皇去了,姑娘在此安心服侍各位嫔妃,等皇上气消了,自会放你出宫。”

出宫,只不过是百济的安慰之词罢了。一入宫门,哪有出宫的可能。

“津津谢过公公。”

“安心在这里呆着吧,一切用品,杂家会通知内务府送过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