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十七章:帝子降长安,贵胄满风华(十二)

那晚,我一直焦躁不安。

虽然历史上没有关于这一幕的介绍,可我宁愿相信这是历史学家刻意没有写下这一幕。我可以确实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就是最后,吴王恪远征高句丽失败也只是太宗的一个幻想。

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就再也没有立后。

史书上说,他本想立杨妃为后,遭到群臣的激烈反对,他不得不作罢。只因杨妃是隋炀帝之女,吴王恪母。如果没有吴王恪,或许杨妃能封为后。

历史上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忌讳吴王恪,这一段遗漏的历史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跟这支翡翠玉钗有关吗?

恪回来后,依旧表现得很平静,右手习惯性地搭在后腰。目光凝重,我能清楚地感觉到他内心的波澜。

“恪……”我叫住了他。

“云妹……”一见我,他的脸色明显开始不好,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他在所有人面前都是一位高傲的皇子,深藏不漏,唯独在我的面前,他像一个孩子般毫不掩饰。

我伸开双手,抱住他,“想哭就哭吧,英雄也是人。”

“我恨,我好恨,我是隋炀帝的外孙又怎样?为什么?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容不下我?我也是父皇的亲生儿子。从我一出生,他们就用异样的眼光看我,长孙无忌处处与我作对,难道我李恪就注定要做一个失势的皇子吗?”

“他们是迂腐,是妒忌。”我记得**曾说过,李世民没有让他的三儿子继承皇位,是大唐的损失。真正禁锢李恪的不是别的,是人的思想,是腐朽,顽固的封建思想。

“恪,你知道吗?你在世人眼中是多么高贵的皇子,没有人能跟你比。就是你的父皇也不能。你身上流着两代帝王的血,没有人能跟你比。你要做的就是比他们更强,让他们知道你才是大唐最好的储君。”

说完这段话,我就开始后悔,我明明知道这不可能,恪不会成为太子。

那晚,他告诉我翡翠玉钗的秘密,它是一道召集隋朝旧部的兵符。

我心里一“怔”,回忆起阎婉王妃初见我时,那张写满内容的笑脸。没想到我一出现就掉进魏王泰预先设计好的陷进中。

翡翠玉钗,吴王恪,谋反?历史为什么要隐去这一部分呢?

………………………………………………………

面对杨妃,透过她那张平静的脸,太宗变得有些焦心。这么多年,杨妃对大隋就没有半点想法吗?难道一个母亲就不会为儿子作半点考虑吗?

“皇上。”杨妃回头看到太宗竟然站在自己身后,赶忙下跪行礼,“臣妾竟不知皇上驾到,接驾来迟,请皇上恕罪。”

几个月了,皇上还是第一次踏进绮云宫。

“爱妃请起。”太宗扶起跪在地上的杨妃。

杨妃低着头,温柔的眼睛发出少女时的光芒,不禁让人爱慕。

“自绮云宫丢失那支钗子起,几个月来,朕发现爱妃憔悴了不少。”

“皇上,那支钗子是臣妾的父亲送给母后的,自从它丢失后,臣妾心中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什么预感?”太宗问道。

“臣妾也说不清,最近心里乱乱的,总感觉要出什么大事?”

太宗眯着眼睛看着杨妃,看一个人说话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她是不是在说谎。杨妃说话,眼睛直盯着皇上,带着一种自然的焦虑。

杨妃没有在说谎。

但是,太宗依旧在怀疑,翡翠玉钗不是一般的东西。

“爱妃,最近朕老是梦到隋炀帝,你说朕和隋炀帝相比,谁更适合当皇帝。”

杨妃吓坏了,自己的父皇隋炀帝一直都是一个禁忌,皇上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起他。

“皇上是仁义贤能的君主,深受百姓爱戴,臣妾的父亲听信小人谗言,终究误了国。”

杨妃特意把父皇改成了父亲。

“爱妃,你怎么能这样评价你的父皇,虽然他断送了大隋,但他的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想想他那满月复的才华,朕就觉得可惜。只可惜他生在帝王家。”

“父亲若能在九泉之下听到皇上的赞赏一定会很欣慰的。”

看着杨妃紧张的表情,太宗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他的担心看来多余了。

“爱妃,关于那支钗子,朕已派人找了很久,估计是找不回来。”

杨妃是个谨慎的人,皇上都这么说话了,她不能再要求什么。

“皇上,找不到就算了。”

太宗看着爱妾,杨妃每一句话都合他意,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唯一想的就是要好好对待她。

………………………………………………………

太极殿内,太宗仔细端详那支钗子,从吴王恪手中拿走他时,恪的眼睛分明噙着泪水。

钗子的周围刻有龙纹,天子之物,调动天下的兵马。隋炀帝最后想用它挽救他那岌岌可危的天下,最终还是落到朕的手里,谁也不可以颠覆李唐王朝。

他笑了笑,拿起桌上的石质案板朝那支钗子狠狠砸去,“这个世界不会再有翡翠玉钗了,更不会有隋朝旧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