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窃唐 第145节:历史的走向

张金称到辽东来,为了杀敌建功。现处两军阵前,正需人手之时。你李栋官封三品了,我怎能半道撤去押运粮草?他斩定截铁回李栋说不去。

李栋对杨广的安排知根知底,但不能向他全盘托出。杨广身为皇帝,安排的任务必需无条件执行。张金称若执意不去,李栋只能亲自去了。

李栋一走,势必影响攻打高句丽的整体形势。李栋对张金称微有不满,对他还是十分和气,耐心讲了无数遍,他都坚持原来的说法。

后来,窦建德和秦琼也帮李栋劝他,他还是不听劝告。

李栋最后火了,呛啷抽出手中陨铁宝剑,怒目而视喝道:“这把宝剑,在辽东城头,饱饮敌军鲜血。它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用处,众兄弟也许还不太了解,那就是斩杀一切阻挡前行路上的人!纵使身为我李栋的兄弟,也绝不容情!”

李栋的强硬态度,激起张金称的逆反心理,他后退半步,也抽出身上兵刃,冷冷喝道:“张金称不是从小吓大的!”

眼见二位手足兄弟当场就要动手,窦建德刘黑闼和秦琼哪能放任他们真的打起来!赶忙把他们拉开,好言劝说。

窦建德拉开的张金称,劝道:“李栋贤弟奉旨安排,一定是圣人的意思,天意不可违。你就答应了吧。”

张金称道:“这才刚刚上任,就朝兄弟下手,将来还能做出什么出格之事?这样的兄弟不交也罢!”

窦建德听得也是一愣,忙道:“话不能这样说。夫妻二人同榻而眠,还有吵嘴打架的时候,何况是两个大男人?都有血性,都想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去追求,这哪能成?总要有人付出,有人收获不是?”

“为什么付出的人是我而不是他?”张金称恨恨不平说道。

“刚才我们兄弟五人还一致赞同,都要听他的吩咐不是?他也同意在圣上面前。替我等讨要功名。这件差事办好了,岂不是一件大功劳?你要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哇!”窦建德不愧是具有统帅的本领,劝人也是一流的。

秦琼劝李栋,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凡事不必操之过争。如今身份不一样了,要注意分寸,千万不能轻意发火,会给人留下高高在上,蛮横不讲道理的印象。

李栋仍然愤愤不止,道:“这是一件大好的差事。大军未行,粮草先动。粮草关系着数百万府兵的生死,这等大事好事,我让他去,那是替他在圣上面前讨好差事。不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也罢了。还要和我动手!这样的兄弟,不交也就算了!”

秦琼一笑,道:“铁不打不会直,树不修就要长歪。这话的道理不讲,也弄不明白不是?你得把道理给他讲清楚啊。”

李栋仔细一想。自己刚才确实做得过份了。派他押运粮草,关系着能否压得住李渊,迫使他晚些树起大唐旗帜的问题。如此重大的问题,偏又不能明说,一时火起,便做错了事。

李栋就想,这事放李渊身上。他将怎么办?从他见自己的时候,明明知道自己与他熟悉的一个人长相十分相似,也绝不轻易告诉自己。从这点来看,他是很有成府的,也很有耐心的,他绝不会如自己一样这般轻率。会有更好的选择和方法。从眼前来看,自己和李渊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而是一座长城的距离。以后绝不能轻易发火,要有打铁一般的耐心,要有容人的胸怀。要有深不见底的成府。

就这样,在窦建德成功劝说张金称,秦琼成功劝说了李栋以后,兄弟二人红着脸握手言和。张金称也同意了李栋的安排,接旨寻找李渊去了。

李栋十分羞愧,又和窦建德秦琼等人闲聊一会儿,才回到杨广身边交差,把兄弟二人争执的情况略去不提,单说张金称高高兴兴接旨赴任了。

安排完了粮草之事,杨广才命令二十四道大军,各伺其职,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攻打不同的城池。在李栋得到高高封赏刺激下,以及特制的铜钱激励下,大隋将士士气高涨,百军大军以气拔山河的勇气,连拔敌军九座城池。

大隋府兵所向披靡,敌军望风而逃,溃不成军。每克一城,便留下一位将军及大队府兵镇守城池,沿途镇守的府兵大约减少了五十余万。

近一个月后,隋军攻到高句丽国都平壤城下,五十万大隋府兵把平壤包围得密密实实,如铁桶一片,连只鸟也飞不进去。

这时众将军分成两种意见,两个阵势。一方赞成围而不攻,迫使高元出城投降。一方赞成一鼓作气,攻克平壤城,生擒高元。

高句丽也被大隋的气势吓破了胆,连续数日,紧闭城门,无人迎战。

隋帝杨广原定计划是,只要高句丽愿意投降,便不再攻打他们,接受他们的投降。因为李栋凭空出现,改变了他原有的看法,杨广决定明日下令攻城。

李栋知道隋军明天攻城以后,在心中反复权衡,是打还是和,这两种决策,到底哪种最合适。

同意高句丽投降,解决了双方眼前的困窘。高元还有一座国都可守,但不排除隋兵一退,高元休养生息,重聚力量,再次翻脸无情,与大隋决裂,重蹈历史的覆辙。

这样以来,杨广必定怒火大发,还会第二次征兵攻打高元。劳民伤财也便是避免不了的历史怪圈了,高丽投降这个条件不能轻易答应。

如果大隋一味猛攻,要不了多久,最多一个月,城内被围,什么都送不进去,他们便缺吃少穿,一旦高句丽顶不住府兵的威势,便会被彻底灭国,连根拔起。

灭国是好事,改变了历史原有走向,使大隋腾出一定的力量,平叛起义的诸位农民义军。大隋还真会如杨广预料的那样,会永葆活力,千秋万代,一统基业。

可是,把高句丽攻打下来以后,由谁镇守这一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将会影响历史新走向的机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