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家宴,帮周姨打完下手后有些无所事事,陪着婆婆聊了会天儿,然后偷偷溜进了宁怀仁的书房。
她看到书架上的书,有一本《陶渊明》,薄薄的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很整洁,但是一看就是老书。
她抽出来随意翻着。
“喜欢这个?”不知道何时宁怀仁已经回来站在她身后。
“爸。”她赶紧叫人“不是喜欢,因为这学期有他的lt;归园田居gt。”
“哦,我说的么!”宁怀仁思索了一下然后开口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这个吧!”
“爸您好记性。”她笑道“不过身为政府官员,喜欢陶渊明,有点不对劲吧!”
“我可没说我喜欢他,他这个人你不做官就不做官吧,归去来兮辞里怎么说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种话说一遍就够,写那么多诗哼哼唧唧的,显得小家子气。”
宁怀仁一说完,她就笑了。
“当然这话也就关起门来咱爷俩说,让别人听了说我大胆非议古代先贤,那可是找骂!不过要是说豁达,还是苏轼豁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袁素锦听着宁怀仁和缓的语调,岁月锤炼出来的低沉嗓音充满着磁性,她像个受教的小学生,歪着头听着宁怀仁侃侃而谈。
“我记得,我有一本苏轼的,哪儿去了?”宁怀仁谈的兴起,眼睛在书架上逡巡,皱着眉自言自语“现在我这眼神儿也上不去了,哪儿去了呢?你等等,我戴上眼镜的……”
她刚想说不用找了,就听到有脚步声传来,越来越近,她一扭头,就看见宁子琛出现在门口。
宁怀仁回身模老花镜的功夫正好看见了他“你有事儿?”
宁子琛虚握着拳放在嘴边,清了清喉咙,一本正经的语气像是个汇报工作的公务员“领导,饭菜准备好了,我来请示一下什么时候开席?”
宁怀仁也乐了,不慌不忙的回敬他的调侃“哎,聊到这会儿,都忘记饭点儿了,让宁总挨饿,倒是我的疏忽了。”
“爸……”宁子琛无奈的拖了个长音,一脸吃瘪的样子。
宁怀仁一声轻哼“成天没个正经。”
“爸你就是要训我能不能讲究一下工作方式?别当着我媳妇儿的面儿啊,这以后回家我何以振夫纲啊?”
“哟,你还要振夫纲?”宁怀仁看向袁素锦“他在家也是这么能得瑟么?”
袁素锦“啊”了一声就没了下文,眼光一转看了他一眼,只是抿着嘴乐。
“他要是敢在家乱来,你告诉我,我先振振我的父纲。”
“恩,好。”袁素锦一面跟着他走出书房,一面笑着重重点头。
“爸,你可算是逮着个有耐心陪你絮叨你那些老八股的人了,至于偏心成这样么?”
“怎么不至于?”走在最前面的宁怀仁停下来看着他“要是有了孩子最要紧的就是性子别随你,心思用不到正地方,太浮躁!我看像素锦就挺好,稳当!”
宁怀仁说着看了袁素锦一眼,袁素锦红了脸,怎么兜兜转转的,竟然绕到了这儿了呢?
“爸,我性子不好,根儿也得往你那找不是,差不多批评批评就得了,再往深说您就得批评与自我批评了。”
宁怀仁手指着他,笑着摇头“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