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九章 显邑(一)

木华让盛天晴先待在府中,并未有出走的动作,等商人汪大海将丝绸装货完毕,再趁夜色将盛天晴一行送到汪大海家里,次日便一同踏上了前往显邑的旅途。那名商人经常在江南一带做生意,自言是木华的发小,对外假称盛天晴是来投奔他的远方侄女。

天气渐渐热起来,盛天晴在马车里憋得汗水直冒,很想停下往树林里歇歇凉,汪大海却嘱咐众人快些赶路,想必木华先前有跟他交代过什么,表面乐呵的汪大海明显一路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

好在沿途平安,虽有水患困扰,但百姓还得将日子过下去,越往北人烟越兴旺,时而有茶棚、小市场出现在沿途村落,宁静安详地一如往常。

马不停蹄赶了四天路,他们终于到了显邑,盛天晴悬掀开车帘,一望无垠的稻田呈现在眼前,汪大海此时便侃侃而谈起来,一番下来,盛天晴也大致了解显邑是所属宁州的县邑,与庆州北部毗邻,东部地区与宏州只隔着一座小岛,此地的稻米犹为远近闻名,位于城外阡陌纵横的农田沟渠也缓解了来势汹汹的暴雨,加上位于较高的地势,并未受到多少水淹的威胁。

“如果庆州也像显邑这样多修建一些沟渠疏通洪水,也许不会引发严重的灾患。”韩昭感概地说道。

“韩姑娘可知灵渠地名何来?”一路相处下来,汪大海这人颇有些万事通的意思,除了商人固有的一些小毛病,其实是个挺热心的人物。

“汪爷请讲。”韩昭的态度平淡,汪大海为了活跃气氛,上天入地无话不谈,就连盛天晴都看出点端倪——他显然是想引起韩昭的注意。

一进入显邑境内,汪大海的胆子便放开了,此时嘴一咧道:“相传上古时代,陶国其实是一座岛屿,当时人们为了从高山上取得纯净的淡水,便修了一条灵渠,用来引导水源。后来陆海异变,岛屿与陆地相接,这条水渠就渐渐消失于茂林中。”

他语意一转,叹道:“庆州一向富足,近年也没少修河堤江堤,但历任官员从来没人提过相关的建议,多年来相安无事,怎料到这次暴雨来得如此猛烈。若非木兄来得及时,庆州怕是要被那些人给耽搁了!”言罢,面露愤然。

盛天晴与韩昭对视一眼,那些人是“谁”,不难猜到,庆州的地方官员对河阳公俯首帖耳,没有他的命令没人敢擅自行动。

盛天晴开始有些明白木华为何要汪大海照看她,他见多识广,虽是商人,却并不贪婪,且对百姓胸怀悲悯,最重要的是有颗诚信、明辨是非的心。

行过城外绵延一里多地,他们便进入了显邑邑城内,一时间,城内城外两番景像。虽然比不上乐丁的繁华,但这个江南小城自有它的魅力,沿街商铺摆满了当地的特产,铁铺、玉器行、丝绸庄一个都不少,琳琅满目的小工艺品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什么草蚱蜢、贝壳笔架、蛇皮鼓,稀奇独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