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故事1:

吃过晚饭,5岁的儿子又抱起他的儿童故事书读了起来,这本书他已经看过好几遍了。♀+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妈妈看到儿子还在看这本书,就问道:“好看吗?”

儿子回答:“好看!”

妈妈接着问:“你不是看过好几遍了吗?”

儿子说:“是的,但我还想看!”

故事2:

星期天,妈妈又带儿子逛书店了。这位妈妈希望能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读大量的书,所以每隔一个周末都带儿子去书店买书。

这不,妈妈又给儿子挑了5本书,想让孩子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内读完。看到妈妈又买了5本书,儿子不太高兴了,他撅着小嘴说:“妈妈,我不爱读这样的书!”

妈妈有点纳闷:“不爱读?那你爱读什么?”

儿子说:“我就爱读家里那本……”

妈妈有点不解地问:“那本书你读了十几遍了,还没读烦啊?”

儿子回答:“没有,我最爱看里面的……”

妈妈有点烦了:“只读那一本书,有什么出息?”说完,就硬拉着儿子去收银台付款了……

敏感期分析

阅读兴趣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他对一本书感兴趣,他才爱读。就像故事1和故事2中的孩子,都对一本书感兴趣,即使读了好几遍都依然爱读。其实,这就是孩子爱读书的表现。但在成人的眼里,读书就应该多读,只读一本书是长不了太多见识的。所以,故事2中的妈妈就会为孩子买大量的书阅读,以为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殊不知,孩子如果不爱读,父母买再多的书也是徒劳的。所以,父母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引导小妙招

1.为孩子选择他感兴趣的书

父母应该为孩子选书,但这种选择并非是建立在父母对书认知的基础上的,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阅读实际,比如,图画是否有吸引力,印数是否精美,内容是否有趣,情节发展是否符合孩子的想象和思维特点,文字是否简洁不罗嗦,等等。当然,在选择图书的时候,也应该及时地征询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说他不喜欢那本书,最好就不要买,因为买了他也不一定会读。就像故事2,妈妈替孩子做主选择了一些书,但可想而知,孩子回家时不愿意读的,如果看到孩子不读,妈妈可能就会发火,就会强制孩子阅读,就一定会产生不良的效果。

2.不要强制孩子读书

因为孩子的识字量有限,这就注定孩子读不懂有太多字的故事书,但是如果父母去强迫他阅读这类书,只会扼杀他的阅读兴趣。即使是孩子能够读的懂的图文并茂的书,孩子也不一定喜欢读,同样,如果父母强迫他阅读,也会让孩子对阅读丧失兴趣,从而远离阅读。

3.与孩子一起阅读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读书。当孩子在阅读的时候,父母应该鼓励他,鼓励他多运用想象力,从书的图片中猜想一下书的内容,并且与孩子分享自己对图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得到提高。慢慢地,孩子对阅读的态度就会转变为“我要读”。当然,这样的阅读还能充分表达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能够满足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爱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能让父母感受到亲子阅读的乐趣。另外,亲子共读也是父母在为孩子**读书的榜样。

4.不要对孩子的阅读管得太死

因为孩子一般会比较好奇,好动,缺乏耐心与持久力,如果有好几本书同时摆在孩子的面前,孩子可能会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看看那本。遇到这种情形,父母也不要着急,不要呵斥他,因为这是孩子的普遍心理特点。

当父母看到孩子只要愿意把书放在手里翻阅,就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的上述表现也完全符合孩子的阅读心理。所以,父母不要对孩子的阅读管得太死,要给他点自由。

5.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父母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比如,可以用悬念法,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故意留下悬念而不读,这样孩子就会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自己阅读;也可以用故事梗概法,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孩子,当孩子听了感觉非常有意思,他就会自己去阅读;还可以利用电视辅助法,今天电视上播放的动画片一般都会有各种类型的图书与之相匹配,如果父母看到孩子对某个动画片感兴趣,父母就可以给孩子买与这个动画片相关的图书,这样,孩子一般是比较爱读的。

5.阅读游戏:喜欢书中的故事,并喜欢用故事的构思做游戏(4.5—5.5岁)

——欣赏孩子的行为,不要推月兑,与孩子一起游戏

`11`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