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可见,孩子的空间感就这样在游戏中获得了。♀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所以,父母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空间概念。同时,也能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孩子两只手的动作协调能力。

3.与孩子一起做垒高游戏

当然,父母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做垒高的游戏,这样一方面可以体验亲子协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孩子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游戏需要准备一些积木,还有一个小篮子,篮子的大小以不能一次装完所有的积木为宜。

父母现在地上画上白线,把所有的积木放到白线的后面,再让孩子拿篮子去把积木取来,然后再回到出发地把积木垒高。当然,父母也可以跟孩子比赛,看谁垒得最快、最高。♀

5.模仿: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或好的,或坏的,一概模仿(0—2.5岁)

——鼓励孩子的良好模仿行为,漠视他的不良模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模仿,培养他的好习惯

很多父母可能会发现,当孩子2岁左右手,就会特别喜欢模仿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也会模仿周围小朋友的动作……孩子所模仿的动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但是,好与坏他自己是分不清楚的。所以,即使看到孩子有不良动作的模仿,父母也不应该大惊小怪,呵斥孩子,甚至是打骂孩子。应该漠视他的不良模仿,有意识地去引导他的好的模仿。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辰月2岁半了,到了动作模仿的敏感期。♀有一次,他到女乃女乃家吃饭,看到女乃女乃在给他做烙饼,只见女乃女乃活好了面,把面放到面板上,揉好后,就开始用擀面杖擀面,做成博饼,在放上油,再揉,再擀……最后放到锅里……

对于这系列的动作,辰月看得很认真,也很感兴趣,他的记忆力也很好,竟然把关键的动作都记住了。于是,他自己就模仿起来了。

回到家后,他就跟妈妈学女乃女乃烙饼的样子,学得还有模有样。后来,他就跟其他的小朋友模仿这些动作,那些小朋友都在那里非常认真地看他“表演”……

就这些动作,辰月模仿了大半年,每次模仿都很兴奋的样子。

故事2:

成成和帆帆都是2岁多点,而且两个人还是好朋友呢!因为他俩就住对门,上同一个幼儿园,就是在小区楼下玩耍,他俩也是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小伙伴。

最近,成成变得突然爱模仿帆帆的动作了。爸爸想,大概是孩子的动作模仿敏感期到了,而且看儿子模仿动作还都比较好玩,没有什么不好的动作,所以他也没有去刻意地制止他。

星期天的下午,成成和帆帆到楼下玩耍了。当然,陪在后面的还有他们的爸爸。只见帆帆走在前面,成成走在后面。帆帆往哪个方向走,成成也跟着往哪个方向走。两个小家伙玩得是不亦乐乎,后面跟这的爸爸也在交流工作方面的事情。

突然,走在前面的帆帆不小心被一个坎绊倒了,可能摔得有点疼,刚想哭还没有哭出来的的时候,就见后面的成成也摔倒了。帆帆看到成成也摔倒了,就没有哭,而成成也呵呵地笑了起来。当帆帆和成成都爬起来后,成成又故意模仿刚才帆帆摔倒的动作,一连模仿了好几次。

后面成成的爸爸尽管知识这是孩子动作模仿的敏感期,但还是在心里嘀咕了一下:“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让自己摔倒有什么好模仿的呢?”

敏感期分析

有的父母可能有纳闷:“孩子为什么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呢?模仿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其实,孩子就是在模仿别人的过程中学习的。也就是说,模仿是孩子的最主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他会通过模仿父母、周围的成人、小朋友们,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般来说,孩子的动作模仿阶段是在1岁半到2岁左右的这段时间比较集中一些。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所以父母就是孩子模仿最多的对象,他会模仿父母的言语,也会模仿父母的动作行为。就动作行为而言,孩子可能会模仿父母扫地、擦桌子,甚至是切菜、烧饭等家务劳动。

`11`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