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故事2:

儿子4岁半的时候,突然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不是在墙上乱画,就是在门上乱画,甚至连大衣柜里的木板上也画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这种乱涂乱画的毛病让妈妈感到很生气,她认为,好好的家都让这个儿子给涂成“大花脸”了。

有一天,儿子又在妈妈刚擦过的门上画了起来,妈妈当然就很生气,就走过去问:“这是画的什么呀?”儿子很认真地说:“我在画我们老师!”妈妈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是个人来,可儿子却一本正经地说:“看,这是老师的长头发,这是老师的眼睛,胳膊……”

儿子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妈妈就更生气了:“你的老师?你老师就长两根头发呀?你老师就一只眼睛呀……”妈妈给孩子的“大作”挑起了毛病。总之,在妈妈的眼里,孩子的画的什么都不是。

妈妈还没说完,儿子就把笔一扔,哭着跑回了自己的房间。两个月后的一天,妈妈去听了一堂亲子课程,才知道那是儿子的绘画敏感期。但是,不管妈妈再怎么劝儿子画画,儿子就是不画了。

故事3

小凡是个非常活泼好动的男孩,今年4岁了。随着他一天天地成长,妈妈最近发现小凡迷上了画画,他从早画到晚,一点也不觉得累的样子。

在妈妈看来,小凡就像一只辛勤的小蜜蜂,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拿起笔来画画。当然,笔也不一定是水彩笔或蜡笔,就是铅笔,甚至是爸爸的钢笔,只要小凡拿起来,就画画,而且很难再放下笔。♀

有时候,小凡在周末,就会早早起来开始绘画创作,一直到吃午饭。妈妈观察,在绘画的过程中,小凡显得非常享受,那个热情劲,那个认真劲,简直就像一个绘画大师!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在某个敏感期到来时,都会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一直做他感兴趣的事。孩子会从早做到晚,甚至连午饭也不吃,连觉也不睡,就像故事1中的那个女孩,晚上绘画一直到很晚,都不会停下来;还有故事2中的那个男孩,随时随地都在画画,可遗憾的是,他的绘画敏感期却被母亲无情地扼杀了。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指出,如果一个孩子在6岁之前都没有握过画笔,那孩子的绘画天赋可能就会泯灭。真的是这样吗?可能有很多父母会对此提出质疑。不过,这句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孩子在4—5岁时,是他的绘画敏感期。孩子的这个敏感期通常会持续1个月到1年的时间。

在这个敏感期里,父母不用教他去画画,孩子也会自发地去画,会随心所欲地去画,如果父母能在这个时期给孩子充分绘画的自由,孩子的绘画能力可能就会突飞猛进。如果这个敏感期发展得好,就很可能奠定了成为绘画艺术家的基础。相反,如果父母随意地去干涉孩子,孩子就会错过这个敏感期,就会在以后可能不会提起对绘画的兴趣了。所以,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孩子踏入绘画的艺术之门的这个基础,成就孩子的绘画人生。

引导小妙招

1.允许孩子去自由地画

一位妈妈在看到女儿突然对绘画如此痴迷时,就给她买了绘画的工具和纸张。星期六的时候,女儿一个上午都在画画,中午也没有吃饭,下午依然精神百倍地在画。当女儿吃晚饭时,妈妈过去看女儿的画,发现她已经画了厚厚一摞,足足有50多张。

其实,当孩子在绘画敏感期时,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自由,不去干涉孩子,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享受这个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获得他应该获得的东西。要知道,给孩子自由,孩子的心灵才能够强大,他的绘画热情才能延续。

2.不用害怕孩子吃不消

故事1中的女孩和上面这个女孩都足以证明孩子对绘画的痴迷程度是父母难以想象的。可能有的父母会很担心,这样的话,孩子的身体能受得了吗?应该让孩子持续这样做下去吗?这种担心很正常,因为父母都爱孩子。但是,这种担心也是多虑了,要知道,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他的学习热情和毅力是非常惊人的,而且这种热情与毅力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根本就不用父母来夸奖他,也不用刻意去培养。如果父母拿着成人所谓的经验和想法来干涉孩子,就会严重破坏孩子的热情和毅力品质。

`11`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