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15.网络黄毒:让孩子远离堕落的“毒瘤”

网络黄毒是一种精神鸦片,它带给孩子的精神冲击是巨大的。♀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有人认为现在孩子的精神状态一代不如一代,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精神生活被污染。黄毒的作用也类似于鸦片,它会毁掉一个人的灵魂,使人道德沦丧、精神堕落。而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为了保护这些祖国的花朵,一定要让孩子远离堕落的“毒瘤”。

某市法院刚刚审结了一例未成年网络传播婬秽物品的案件。一位年仅15岁名叫安远的孩子,因为觉得“好玩”而染上网络黄毒。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转载了50多个图片、帖子和视频,其点击率高达5万多次。

安远的父亲是包工头,常年在外跑工程,母亲对安远的要求也只是“按时上学,别闯祸就好”。疏于管教的安远经常逃课去网吧,有一天他在聊天时,从qq的对话框里弹出一个网址,出于好奇他点开了,发现是个网站。

安远对此很好奇,并在网站上注册了网名。为了能看到更多图片,他还申请成为了这个网站某个版块的版主。♀成为版主后,安远经常从其他网站搜索新内容粘贴到自己的版块上。几个月之内,他所管理的板块上就有了大量婬秽图片、文字和视频,并赚得极高的点击率,其中某视频的点击率竟然高达1万次。

随着网络扫黄行动的开展,安远被抓获,并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散布婬秽等有害信息,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毒害了孩子的身心。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未成年网民的增加,如何才能让孩子健康上网,让他们拥有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成为每一位父母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上述案例中的安远,就是因为无意中浏览了网站而深受其害。青春期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有的孩子发育较早,但在心理上还是孩子,面对青春期带来的性冲动,会产生困惑、不解等心理不适现象;如果性冲动被网络上泛滥的“黄毒”所激发,心理矛盾会更加激烈,很有可能会产生“青春期心性焦虑”情绪,并会因为情绪不稳定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做出难以挽回的错事。

面对“黄毒”的泛滥,父母在“恐黄”的同时,更要学会“控黄”,要从多方面去引导孩子健康上网,让他远离网络黄毒。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未来,还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因此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上网习惯,给他灌输良好的道德观念,让孩子远离黄毒,并学会主动抵制黄毒。

培养建议

建议一:把电脑放在公共场所

很多时候孩子做错事,是因为父母给了他犯错的机会。如家庭中的电脑如果放在孩子的卧室,他也许会因为自制力差而沉迷于网络,或在没人注意时偷偷浏览网站。

所以,父母最好将电脑放在家庭的公共场所,例如客厅的一角。这样,父母在家时会不时地从电脑前走过,即使不刻意关注孩子上网浏览的信息,他也会因此感受到一种约束力,也就不容易犯错。由此可见,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

建议二:安装过滤软件让孩子绿色上网

虽然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但如果孩子上网就要父母在旁边全程监督也是不现实的,而使用上网过滤软件就等于在源头上截断了网络黄毒,在孩子和网络黄毒之间筑起一道隔离墙。

此类过滤软件目前已有多种版本面市,它具有内容过滤、控制上网时间、外设锁定等功能,能够过滤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父母最好为他安装一个过滤软件,避免他在上网时接触到不良信息。

建议三:加强孩子的道德教育

仅靠父母去监督孩子上网,去对网络信息做防御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可能去网吧玩。所以,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抵制不良信息。

要做到这一点,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德约束力强的孩子不会轻易犯错,因为良好的道德感会让他学会自检,随时排除自己内心的不良念头,让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

10岁的苗雪从小就在爸爸的引导下学习《弟子规》,《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读物,里面详细地讲解了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以及做人的道理。

周末,苗雪写完作业开始上网,玩了一会儿突然问爸爸:“爸爸,谁是芙蓉姐姐?为什么有的人说她是美女,有人说她精神不正常?”

爸爸说:“苗雪你不是学过《弟子规》吗?里面有句话叫‘邪僻事,绝勿问’,意思就是说一些荒诞不经、非正统的事情不要去关心,不看、不听、不要好奇地去追问,以免污染了自己的心灵。”

苗雪听了点点头,说:“爸爸,知道了,我以后不看这样的信息了。”

《弟子规》还讲道:“斗闹场,绝勿进。”其实,今天的斗闹场已经通过网线进入到家庭中。如果孩子学习了《弟子规》,他自然不去浏览网站。可见,加强孩子的道德教育,就要从小让孩子学习正统的思想文化。这样,孩子的心里就会形成一股正气和自我约束力,自然就会远离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建议四:警惕手机网络黄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父母给孩子也配备了手机。而现在的手机功能强大,不但能接打电话,还具有照相、听音乐、上网等多种功能,但也有一些不法运营商将信息散布于手机网络中,严重侵害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其实,学校是禁止中小学生用手机的。所以,如果不是特别需要,父母就不要给孩子配手机。即使在校外需要,也应该给他买功能最简单的,只能接打电话和发信息手机就好,以免他上不良网站,也能避免刺激他的攀比心。

金玉良言

让孩子不受网络黄毒的侵害,需要父母从外在的监督和内在加强孩子的道德感两方面加以防控。然而,外在的监督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作用,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好比一个人在生病时需要吃药来进行治疗,而如果平时能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让心灵变纯净,就会提高免疫力,自然不会受到病毒的侵犯,抵御黄毒亦如此理。

`11`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