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五章 乡巴佬进城 司鼎变神棍

()江湖上有句老古话“不到洛阳城,不知城市大。”进到洛阳城里,司马常风才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正确性。

与洛阳相比,往日里觉得已经很有规模的瓦当镇只能算是个小村寨。洛阳城里的房屋鳞次栉比,房屋前、城墙边,绿树成荫,更有四季繁花点缀,倍显娇艳,尤其是名动天下的洛阳牡丹,开遍了整座城,淡淡的花香,浓浓的花色,富贵的感觉油然而生。

单从城内面积来讲,洛阳就是瓦当镇的数十倍,建筑水平也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城中一横一竖的两条主干道,宽约百米,通体以青砖铺就,与城墙浑为一体,倍显大气庄严。各式各样的房屋建筑,不但高端大气,功能也更加全面,司马常风就远远地看见前面似乎有一个赌场……

乱花渐欲迷人眼,看的眼花缭乱的司马常风最后只能靠低下头,闷声跟在允文的身后,才逐渐收回了分散的心神——任务要紧!

七拐八拐地走了三四分钟,终于来到一个圆冢形的建筑前,这建筑有点类似于草原人的蒙古包,只是没有那个尖顶,顶部是平的。一个慈眉善目、鹤靴大氅的古称老者手持龙头拐杖,精神矍铄地站在门口晒着太阳。阳光虽亮,却驱不散深藏在皱纹里的那丝忧虑,只不过等闲之辈不细心观察难以发现罢了。

允文走到老者身前,弯腰深施一礼,“司鼎大人,您等的人已经到了。这位乾坤刺少侠,刚刚从瓦当镇而来。”说着话侧了侧身,朝身后的司马常风指了指,

司马常风连忙上前见礼,“晚辈乾坤刺,见过司鼎大人。”

司鼎伸手把司马常风搀起,微眯着眼,笑容可鞠地看着司马常风,“英雄出少年啊!乾坤少侠如此年轻就一身本领,前途无可限量,可喜可贺!”

咱们是初次见面好不好,您这样夸奖我怎么敢当啊,我会脸红的呀。司马常风连声“不敢不敢,司鼎大人过奖了!”

司鼎大人却是毫不在意,就象和多年的老朋友聊天似的,轻松地说着并不轻松的话题,“瓦洛道的两只猪精百夫长是乾坤杀的?”

司马常风点头称是。

“风老头叫你带信给我?”

司马常风再次点头,不过却略加纠正,“风无机前辈说眼下正消魔长,据说都和九鼎失踪有关。而九鼎力量消失的传言是否可靠谁也不知道,特意叫我来问问您,印证传言的真实性,”

“嗯。”司鼎不置可否,只以鼻音相应,仿佛陷入了某种回忆。

司马常风不知道他打什么算盘,一时无以为续,就那么傻傻地站在那里。

直到许久以后,司鼎才从沉思中醒转,目光平静却又灼热地看着司马常风,语调平和而稳定,却又隐隐有着一丝幽怨和狂热,“山中岁月无甲子,老夫守候了数百载,终于等到了天命之人的到来。乾坤少侠,你让老夫等的好苦啊!”

司马常风感觉有点晕,头脑一时不大好使,什么天命之人?什么等了数百载?司鼎大人您老糊涂了吧?

仿佛听到了司马常风的心声,司鼎也不着恼,反倒漾起慈祥的笑容,脸上的皱纹全部舒坦开,如这满城的牡丹一样,开心绽放。“乾坤少侠,我来问你,你是否接到过一个‘九州问鼎’的任务?”

听司鼎这样一说,司马常风陡然记起来了,在出涂山新手村的时候,老村长慎而重之地交给自己的那个任务,莫非,那个任务真的很了不起?接了那个任务就是什么所谓的天命之人?

见到司马常风点头,司鼎笑的更慈祥了,“没错,接到‘九州问鼎’任务之人,就是天命之人,对于每个种族,确切地说,在每个职业里,这是唯一性的任务,一共将有剑客、游侠、力士、散仙各一人能进行这任务,这四人里,最终也只有一人能完成任务,那将是无以伦比的荣耀,万世瞩目的英雄!自然,奖励也是异常丰厚!

今日你来到了老夫这里,就由老夫来为你说一说这其中的故事,讲一讲那遥远的过去。

相传天地初开前,世界本为一体,万物混沌无别,盘古生于其中。一万八千年后,盘古长成并以神力划分了天地,万物根据阴阳清浊各归其所。阳清者上升而为天,阴浊者下沉而为地。盘古担心天地复归混沌状态,于是以为自己的身体来顶天立地,不断使天地分离得更远。‘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造世神盘古开天辟地的心愿完成,于是便放弃了自己的精神和**,让它们任意消散在天地间。**化作了日月星辰与山河湖海等自然万物(不包括生命),而精神却变成了充盈整个世界的“气”。虽然**和精神都经过了消散,但是精神支配**的规律仍然没有改变。整个世界无处不在的“气”才是控制世界万物的真正因素。

由于气所在的区域不同,世界开始有“界”的概念。其中最主体也是最大的一个界就是盘古**化生万物的所在,也就是后来的“凡界”。当人类主导凡界后,凡界也称为“人界”。

气最精华的所在则渐渐形成了“天界”,位于凡界的“天之上”的地方。没有归到天界或是凡界中去的气慢慢在凡界“地之下”的地方形成了另一个新的界——魔界。至此三界形成。

天界的气之精华慢慢互相融合,逐渐变成阴阳两极。阴阳二气凝聚,慢慢有了意识……这便是最初的“阴阳二神”。阴阳二神没有个体思维和自我意识,只是继承了盘古神营造天地的心愿——继续经营散于天地各处的“气”,引导它们聚合成为个体。而这个经营天地的意志由阴阳二神带给了后来所有的神,最终成为了众神的最高准则。

阴阳二神完成了营造天地的任务,主体部分继续聚合形成第一对有自我意识的远古大神:伏羲和女娲。而其它的天界中的精华之气也纷纷效仿,都聚合成了有自我意识的大神(其中包括神农氏)。这就是天界中的第一批神明。由于天界中没有盘古的**,所以神灵都没有实体。但是由于他们都是精华之气聚合而成,所以对于整个世界的控制能力很强(不要忘记“气”是控制世界的关键所在),世界中的一切自然变化其实都是由这些神明在操纵。

在第一批神族形成的同时,那些分散到魔界的气也开始聚集成为第一批的“魔”。魔的本质和神一样——由精华之气聚合,所以对世界也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和神不同的是,魔没有受到阴阳二神的影响而是自然聚合的,所以也没有继承经营天地的意志。由于没有这些约束,所以魔拥有无尽的**和膨张的野心,无时不想着提升自己的力量(本质就是聚集更多的气),拥有更强的能力。正因为魔这样无拘无束的特点,后来一些不愿遵守“经营天地”准则,只想提高自己的神也投入了魔的阵营,成为“恶神”,和原生的魔一起形成了魔族。

大神女娲经过周详的考虑,毅然突破天界和凡界的结界下凡,运用自己和伏羲的气依照阴阳之法按照自己的大致形态化生出后来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种族——人族,并不断开导人类心智。人族由凡界中的阴阳二气化生,于是分为男女两种。尽管人类的数量庞大,但每个个体所拥有的能力并不是很强。然而人类拥有特别的智慧,懂得掌握方法和积累知识,而且创造了集体合作的劳动方式和循环利用资源的概念……

这时凡界主要由人族和兽类居住。起初人族力量弱小,经常被野兽欺凌。而且只能靠采摘野果为生,如若不幸患病,则只有死路一条。另一位远古大神神农不忍看到这种局面,于是教授人类一些抵御野兽的办法,并发明了农业,教导人类种植五谷。此后又尝遍百草,寻找药材,并把医治疾病的办法传授给人类。

很快人类就强起来,成为了凡界的主体。不过人类的力量还不足以强大到能逃月兑凡界和冥界的“气”的循环——也就是死亡的命运。

人族强大起来后,开始展开了对野兽的屠杀。悲天悯人的神农虽多次出面劝阻,但成效不大。人类虽表面敬服,背后却仍然对野兽大加屠戮。神农无奈之下,转而开导兽类(野兽心智未开,尚未形成一族)心智。神农将一些运用元气的方法传授给了兽,并尝试用仙草提升兽类心智,还将医药之学也倾囊相授。每当有兽类遭到人族袭击受伤时,神农都会悉心救治。

终于,兽类心智渐开,一些佼佼者智慧和力量得到了极大提升。于是凡界出现了一类新的生灵——妖!由于兽类资质过于驽钝,真正得以修炼成妖的极少。但即便如此,兽类灵性大为提高,人族再无法像以前随意屠杀它们了。

妖(原生的妖)虽然力量足够去向人类报复,但它们极为尊敬神农,牢记神农的教诲,处处忍让并极力避免和人族发生冲突。虽然后来魔族也创造了一些妖,但是智慧和力量是远远无法和这些得神农真传的原生的妖相比的。

自神、魔、人三族形成后,世界格局基本定制下来。然而矛盾也随之出现并日益激化,最终导致了无数争斗和灾难,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乾坤,你可明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