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百九十二章 势力(三)

独孤明那张隐藏在面具下的脸泛起了得意的笑容,自己都做到这份上了,这个成天做皇帝梦的太子再不动心也就太不配合了。

"殿下万万不可!"

少年将军紧步上前,将佩剑拔出,貌似激动的说道:"我军将士乃太仓侯部署,皇帝与义父有不共戴天之仇,岂能对他们放心,再者今日又尽灭了数千禁军,倘若归降也便只有等死的份而已,恐生哗变。要是陛下执意如此,那宇文松也只能鱼死网破,决意踏平紫京了。"

见将军抽剑,齐刷刷的数千把气兵高高举起响应着声势。任谁都能听出己方才的不过一句客套话吧,杨勇有些傻眼,暗自琢磨着这个宇文松是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支军队的神威自己可是亲眼所见,如果受到他们的拥戴,足以抗衡现在杨家手里的所有兵力,回去最好的下场也就是做个傀儡太子,然后就等着被后来居上的亲弟弟杨广踢下去甚至可能被他害死,杨勇哪里舍得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为这些战士的杀气所震慑,太子无奈的想,看来他们是非逼着自己主动与紫京朝廷决裂了榍。

杨勇暗暗叹了口气,轻轻的把独孤明的短剑推回剑鞘之中,温和的笑道:"小将军不必如此,实在是错怪本宫了,方才本宫的愿意只是要一探将士们推翻腐朽朝廷,诛杀殿前佞臣的决心罢了。这番看来,宇文家的战士们可谓众志成城,又得有神将带领,本宫深感欣慰啊。"

本也没想到杨勇的脸会变得这么快,全军上下倒是好长一阵尴尬的冷场,独孤明在背后做了个手势,几个千夫长马上心领神会的和手下士兵们收起一柄柄兵刃,威严犹在,杀气却凭空消失。

几千双眼睛静静的注视着杨勇,像是在等待着什么,这个年轻的太子感觉到了无数目光聚焦下的灼热,稍稍别过头回避了一下独。

"请殿下宣布‘清君侧’令!"独孤明抱拳恳求道。

"宣布‘清君侧’!"安静的氛围再次被一阵虎虎生威的暴喝震破。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明明事情正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杨勇却有种走投无路的感觉。

杨勇徐徐前行,登上广场中央那个之前用来比武的高台,清了清嗓子,长提一口真气在胸前,培养了十多年的浩荡皇威终于得以发作:"太仓侯满门忠烈,竟大半惨遭屠戮,朝廷近日所为着实令三军愤慨,令民心大失。陛下从来贤明,焉能妄杀功臣良将。由此可见,满朝文武皆为奸佞小人,蒙蔽圣意,加之皇子杨广为讨圣上欢心,肆意妄为骄横跋扈,朝廷实则腐朽。今日,本太子杨勇义愤难填,为顺天意,决意止兵戈于诸义士前,同心协力,志在扶大厦之将倾,匡复我天龙之国祚,以慰天下!自此刻起,本宫义不容辞担起‘清君侧’之重,还望将士用命,诸君努力!"

"好,好,好!"独孤明率先呼喝三声,全军才又跟着嚎叫起来,他对杨勇的赞扬倒是真的,心里直感叹不愧是从小受着强烈的政治熏陶成长起来的皇族,一通檄文,说的有声有色,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只可惜这是一个实力至上的世界,在无能者手里这种天赋也只不过忽悠人的小把戏罢了。

分割线——————————————————————————————————————————————————————————————————————————————————————————————————————

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但见独孤明不知从哪里变出一个锦袋交给军中一名细作,他在传达命令的时候故意说得很大声,足以让所有人听见:"本将命你潜入紫京城,将这个传讯袋交给朝廷以便上达天听。♀"

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这么狠,杨勇心里大叫苦也,如此一来,自己背叛朝廷的心思就毫无掩盖的摆在皇帝面前,与紫京的对抗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也罢,杨勇摇了摇头,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已至此,只能一不做二不休,尽力推翻杨业的政权了,遂面带微笑的拍掌道:"将军此举甚好,说不定父皇听取了本宫的逆耳忠言,能够及早悬崖勒马明辨忠奸也不一定哩。"说完步下高台,说了声"我有些乏了"便转身朝营帐走去。

听了杨勇这番圆场,不仅独孤明,就连将士们都乐了,悬崖勒马?在群臣面前亲耳听到自己儿子的教训,杨业皇帝不气的吐血已经是万幸了。目送着那名细作向京城急驰而去,独孤明深邃的笑了笑,消灭那几千人马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清楚杨业并没有使出手里真正的力量,反倒是这个传讯袋,将会是一个无比有力的下马威。

他要在太一殿那群人的眼里臆造出一种假象,拥有这支军队的太子竟可以如此自信的公然挑战皇帝,那敌人的实力该是有多么强大,在这种可怕的震慑下,人心惶惶在所难免。如此一来,至少杨业短时间内是不会出动全力剿杀自己了,最大的好处就是获得了宝贵的时间,只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独孤明坚信,他和他的军队可以发生很多很多的改变。

洪武师,不对,现在应该称作洪教头了,他走到独孤明跟前,心悦诚服的一拜:"以前听说过狭天子以令诸侯,将军智慧超群,善于利用太子的特殊身份,这对培养势力是有极大作用的,真是叫人佩服啊。"

"洪师傅言重了,"独孤明回了个礼,有些轻蔑的指着已走在远处的杨勇,笑道,"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利用这个太子名望的心思,太仓侯风卷大陆,功高盖世,宇文一族已经名扬天下。在这个纷争乱世没几个人会去呼应什么无能的皇族,人们唯一信仰的就是拳头够不够硬,实力够不够强,我把太子这条命留下来只是为了提醒那个皇帝,告诉天龙帝国,我的军队强悍到可以让他们的太子殿下心甘情愿的与朝廷划清界限投靠我们,仅此而已。"

洪教头眼里闪过一道惊异的光芒,宇文松这么做的用意,莫非真如他所说,只是为了彰显军威?他的信心怎么会这么充足,毕竟手里只有几千人啊,甚至表面上这支军队里最强的人还是他这个半路出家的军人,没有一个气灵。可是,这种信心流露的这般自然,以至于感染了所有的将士,他们的眼里不也是看不出一丝忧愁吗,他们的眼前只有光明。堂皇的大殿内,群臣面面相觑默不作声,他们心里紧张得很,当初不少人都极力赞同太子领兵出击。可这才不到半天的时间,按哨探传回的消息,应该是太子一方全军覆没,更叫人揪心的是其本人甚至还让敌人掳走了,一想到日前朝廷是怎么对宇文族的,无人不感到忧心忡忡。

姜尚不愧是老臣之首,眼下也唯有他才能沉的住气,但听他走近殿前,垂着头说:"贼子侥幸败我王师,掳我皇储,其罪天地可诛。眼下贼子气焰正旺,势必想要做大,臣斗胆建言,陛下当倾举城兵力尽早歼灭恶徒,使太子还朝,国民安心。"

"恳请陛下举兵剿贼!"朝臣皆以失了打算,眼下纷纷以姜太师马首是瞻,全都跪下附和建言。

皇帝冷冷的扫视着这些平日没事就知道高谈阔论,事态一紧就人云亦云的臣子,心里叨咕了句:当初宇文敌在清剿韩御史一党时怎么就不顺带把他们都杀了,眼不见为净。

就在他刚要有反应的时候,一个御前卫士小跑了进来,那人将一件物什递给了太监,是个传讯袋。看了眼上面附着的纸条,太监的眉头微微抖动了一下,但是这只是个刹那,立马将物品呈递给了皇帝。

杨业轻轻一瞥,脸上表情没有多大起伏,便问卫士:"送信者何在?"

面对皇威的压迫,卫士显得有些紧张,缓了口气才答上话来:"启禀陛下,送信者当是一名细作,此传讯袋是不知何处射来的一发虚箭送来的。"

皇帝挥了挥手,卫士松了口气,急忙退下了。

"打开它。"

杨业想了一会儿,对太监说道。

"陛下——"

"你还要朕说第二遍吗?"杨业的语气显示出他已经很不高兴了。

"遵旨。"

太监再次看了一眼纸条上的内容——"太子亲述‘清君侧’檄文,轻轻解开了袋口。

(今日起恢复更新,大家也要多多给力啊)

d*^_^*w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