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二卷战场风云震八方
第278节第201章相约共忘江湖
“正是皇后娘娘先前说的两种花,给了小人这个想法。♀牡丹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谷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芍药花大色艳,妩媚多姿,为花相。牡丹花王,芍药花相,以这两朵花花形制成的绢花饰品实在是在适合不过的了谭司珍有些不安的看了看殷巧儿说道:“不知道皇后娘娘意下如何?”
“花王、花相的确是很不错。但是这各宫、各殿、各阁、各楼、各宛、各院的主子该如何来分其尊卑的呢?”
谭司珍想了想便说道:“这好办,上九嫔的自然是佩戴花王牡丹的了,下九嫔的自然是佩戴花相芍药的了。正五品才人之上的便是盛开的芍药,正五品才人之下的自然就是含苞未放的芍药的了。不知道皇后娘娘意下如何?”
殷巧儿思索了一会儿才说道:“语气含苞待放还不如半开半合的好
谭司珍连忙点了点头说道:“是,还是皇后娘娘想得周到
殷巧儿此时也是懒得问那掌仪的话了,有些慵懒的说道:“下一位吧!是侯司膳还是林司设啊?”
是侯司膳还是林司设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而后是侯司膳有些犹豫的走了出来说道:“回皇后娘娘的话,是小人
殷巧儿挑了挑眼眉含笑这说道:“原来是侯司膳啊!那边便开始说吧!”
“一般来说下葬之后就要预备好筵席的了,客人纷纷入座。由吹笛者吹笛,听到笛声,宾客纷纷入座。♀孝子例不能入席,只能在灵堂面前休息。吃饭到一半时间,孝子便出来在中间跪下谢客。那时席上诸人,便立即放下碗筷,一齐起立,孝子磕了一下头,便退了回去,大家继续坐下,吃完这一席饭。吃完饭纷纷散去,孝子在门外跪送。而至于筵席……”
殷巧儿挥了挥手说道:“侯司膳,还是先退下吧!筵席这方面正好本宫可以先想想林司设先说说自己的事情来听听?
“皇后娘娘,所谓的‘出殡’,即抬棺材往陵墓。这个时日,必须由国师卜卦算出时日清净,没有恶煞在门方可出殡。至于那些执绋、堂幅、挽联、轴布、门红、高照、投锣、执事、轴队、香亭轿、神主牌等的东西不知道我们司设房该怎么准备的呢?”林司设上前一步问道。
“……”
殷巧儿想了想,现在不可能说让林司设退下,侯司膳上来说话的。毕竟侯司膳那边的事情,殷巧儿也是一窍不懂的。
“对于这些事情本宫不是很明白,还请林司设详细为本宫说说殷巧儿淡淡的说道。
关于之前所说的东西司设房以前也只是准备过,应该如何去用到时确实是不知晓的。尚宫局和四房的宫女大多都是从小就在宫里面长大的,对于外面的世界知道的不过。再者了宫女死后也不过是草草了之,尸体由侍卫送出宫中。被殷巧儿这么一问,林司设到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不过虽然无法亲眼看到出殡和下葬的过程,但是对于做七什么的还是知晓的。毕竟一场姐妹,虽然不能送葬,但是拜祭却还是力所能及的。因此宫女们也都知道这些事情的。
“回皇后娘娘的话,小人知道人死每满七天,魂魄未归,故而必须用牲仪拜祭。这件事所谓的‘做七’,第三个七,最为重要,据说死者魂魄,已经到了黄河,掏水洗手,皮肉月兑落,知道已死,十分悲痛,因此,这一天,便会上‘望乡台’瞭望自己家乡和家属,甚至舍不得家人,仍要乘风回来家门,所以这一个七必须致祭,孝子仍须哭灵,直系亲属仍须穿着孝衣临祭。家中陈设,仍须如他生前,不加变动,以安慰魂灵林司设看到殷巧儿有兴趣挺你下去于是继续说道:“到了第七个七,那天致祭以后,烧去灵屋,将其神主牌位烧去,把灰装进红布三角袋里,在壁上做一纸三角搭袋,挂起。在未除灵以前,每餐仍须送饭,插香烧纸,将菜饭供奉,不能有缺。除灵以后,则随家人吃饭,在他平日坐的位置上,放着饭碗,筷子插在饭碗内,这样一直到过年三十晚为止
林司设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到死了一百天,传说死者这时已经过了‘十王殿’,必须家中设祭,表示庆祝之意。人死后的第一个年的前几天,亲属要举行一个‘奔年’的祭礼,意思是为死人过年。大约腊月二十四日,所有亲戚特别是出嫁的女儿孙女,都担着牲醴到墓前拜祭。拜祭完了,除了路远的不能回去,要在死者家中住宿者外,一般都各自回去
“死后第一个年三十,要将死者的魂魄,带到祠堂上供,先在壁上三角袋前设祭。祭毕,即将三角布袋用篸装着。担着祭品的箩上插着香,香火不能熄灭,要一支支驳着下去。另外有个织布用的叫‘后’的东西,放在担上,表示有后的意思。另一只箩上有个小灯笼,写着死者姓名,意思要叫鬼魂跟着带他到祠堂上。到了祠堂,点上香烛,摆出祭礼,子孙罗列跪拜,将袋子里的纸灰,倒在祖宗牌位前香炉中,再用红纸写好的死者姓名纸条贴上祖宗牌位,然后酙酒安座,烧纸,仪式便完。那天全家都要吃猪红、豆腐,意思是‘红盛’和‘富有’
殷巧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林司设方才的话到时让本宫茅塞顿开,收益颇多。但是关于林司设之前的疑问,恐怕是本宫也无法回答的了你的问题的了。这还要看看皇上拟的是什么旨,司设房按照皇上的圣旨来准备便好。于是其他的东西,你们也应该看着办的。皇上若是想要豪华的,你们便豪华的准备。若是想朴谷,便朴谷的准备。这些东西,可是和孝服头饰不一样。孝服头饰的简朴是代表着子孙对于死者的敬仰和尊重,那些东西的豪华反而代表着的是子孙的孝心和诚心,因此本宫也不便多说些什么的。至于侯司膳,林司设不是说了么要吃豆腐的么?想必筵席的菜单之中应该有豆腐的吧?”
“回皇后娘娘的话,在筵席上吃豆腐,亦称为吃豆腐饭。葬礼结束后,丧家要举办豆宴,酬谢前来参加葬礼的人。这筵席一般为谷席并以豆类居多。古人云‘作赤豆粥以禳疫’,自古有服豆或豆羹以禳灾疫祓除不祥的习俗。人之亡故,或以疾病,或以凶殃,不免有疠疫之气缠绕尸身,故请送葬者食用豆制食品,可除去疫气或不祥。另者,豆腐以既圆且硬的黄豆为原料,制成后呈雪白之色,是金气的象征
“那么侯司膳本宫可是帮不上任何忙的啊!”殷巧儿淡淡的笑着说道:“要知道对于斋饭本宫并不了解。侯司膳若是有不解的话,何不去询问国师大人?”
侯司膳连忙点了点头说道:“小人遵命
一早就已经来到了东方仪宫的端木啸淡淡的笑了笑,对于自己的皇后——殷巧儿,自己倒是从来没有认真的去看过,也没有想去了解过。但是现在看来……
因为皇后是有太后定下来的,有事出生于丞相之家,因为端木啸心中其实是有些排斥她的。并不是说他长得不漂亮或者是不都贤德,而仅仅是不喜欢被人操控着娶一个女人来皇后。但是就看方才她的表现,端木啸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确是很有那六宫之首,天下之母的风范的。
第一次殷巧儿让端木啸感到惊起和满意,或者这个皇后并不是那么的令自己讨厌的。
尚宫局各位正准备离开,端木啸看了看身边的小欢子,小欢子会意的点了点头,后退了几步说道:“皇上驾到
听到小欢子的这声呼唤,东方仪宫内殿的人都有些乱作一团的了。尤其是尚宫局的各位,现如今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还是殷巧儿够沉着冷静,淡淡的笑了笑说道:“尚宫、李司制、侯司膳、林司设、谭司珍,各位掌仪还是随本宫去迎接皇上吧!”
尚宫局的各位连忙点了点头说道:“小人遵旨
殷巧儿含笑着站了起来,那一身的明黄暗纹长袍,谷白轻纱迤地轻移莲步款款的走了下来。青丝层层挽起,斜插一支琉璃簪,侧别金步摇,少许青丝顺颈肩散下。
还不待殷巧儿带着尚宫局的各位走出来迎接,端木啸便带着小欢子走进了内殿。
殷巧儿微微有些愣了愣,很快又回过神来福了福身说道:“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尚宫局的尚宫、李司制、侯司膳、林司设、谭司珍,各位掌仪还有东方仪宫的宫女太监们随后也反映了过来,连忙福身说道:“小人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端木啸上前一步扶起殷巧儿,而后看了看众人说道:“都平身吧!”
“谢皇上
端木啸微笑着看了看尚宫局的各位,淡淡的说道:“该做什么的便去做什么吧!朕有事情吆和皇后说
“小人遵旨
众人一一退了下去之后。殷巧儿淡淡的笑了笑看着端木啸说道:“不知道皇上找臣妾所为何事?”
“朕与皇后乃是夫妻,本事一体。朕主外,而皇后主内。在外,朕处理的事国家大事、百姓民生;在内,皇后处理的便是这后宫的争夺、红白之事等等的家常琐事端木啸突然握着殷巧儿的手说道:“皇后你辛苦的了
听到端木啸这么说殷巧儿微微有些闪神,心跳好像漏了一拍似得,有些难以置信的看了看端木啸喃喃的说道:“皇上……皇上……”
端木啸看了看殷巧儿的这个反映,拉着殷巧儿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说道:“皇后这些年真的是委屈了你了。一直以为朕对你都是有些反感的,聪慧如你,敏感如你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并你不是皇后你做的不够好,是朕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