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八月末的一天。请使用访问本站。这天,天气很晴朗,万里无云,秋风习习,有了丝丝的凉意。
刘志斌这天上午十点来钟,她穿戴整齐,独自出去。所谓的穿戴整齐,并不是说她穿的好,而是她的这身衣服,可以说,是她现有衣服最好的,但也是穿了多年,只是没有补丁,色彩很暗淡,是一身深蓝色的便服,但是很整洁干净。她那美丽的面容,不因为岁月的流逝和艰难困苦的折磨而失去光彩,她已经四十三岁了,但还是风韵犹存,一种成*性的美,还在她的脸上闪光。
刘志斌要去街里给肖辉买吃的喝的,同时,也给自己家买点儿小米来度日。
刘志斌正要去粮店,突然,她听见身后有人在大声地喊叫,确切地说,不只是喊叫,还好像是歌唱,但那声音,很叫人心颤。
她不由地转过身来,站在路边看去。她看见,一个身影从远处奔过来,到她的面前,刘志斌一搭眼看去,她心里吃了一惊:只见那个人,衣衫不整,邋邋遢遢的,而且,头发说长,还不是长;说短,还不是短,让人见了,很不舒服。
而且,那个人,左手拿着一个饭勺子,右手拿着一块红绸子,一边舞着,一边半走半跳,他是个男的,嘴张得大大的,好像唱着什么歌曲儿,声嘶力竭地唱,说是唱,还不如说是喊叫,也听不清楚他码出来的什么词。
刘志斌看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这是个疯子,刘志斌的心里不免对他有了怜悯之情,她往前走了走,想对疯子说点儿安慰的话。当疯子走到刘志斌面前的时候,刘志斌看看他的脸:那脸,腌腌臜臜,像是多少年也没有洗过,但他的相貌还很周正,看来,他不是个丑鬼,这样潦倒的面容,也泯灭不了他的青春年少。
刘志斌盯盯地看疯子的脸,突然,刘志斌见疯子的眼睛,她觉得有点儿面熟,但她想不起来究竟是谁,一种惶惑与惆怅的情绪,涌上了刘志斌的心头,她下意识地上前拽住疯子,柔声柔气地说:“孩子,你不要这样,要安静啊,小心车马。”
说也奇怪,疯子听了,觉得一股暖流注入心田,他看看面前的这个女人,他不叫也不唱了,他把手中的物件合在一起,哭咧咧地说:“观音菩萨,你救救我,我不是坏人哪,我没有反党呀。”
说着,疯子不停地作揖,刘志斌还想安慰他,有几个人跑过来,他们捉住疯子,其中一个人说:“二儿呀,回家去,回去!”
刘志斌定睛一看,这个说话人竟是大哥刘长斌!
刘志斌太惊讶了,怪不得看疯子的眼睛,她仿佛在哪里见过,这疯子,是自己的二侄儿刘迪呀。那儿时的刘迪的形象,猛地涌上她的心头,这可是天差地别的形象呀。她要招呼大哥,但大哥根本就没看她一眼,和几个人拖着疯癫的刘迪就走,刘志斌涌到嗓子里的话,一个字都吐不出来了。
刘志斌怔怔地站在那里,她都僵化了。过了几分钟,她缓过神来,她突看到大嫂戚赛花走了过来,她上前一把拽住戚赛花,颤颤地喊道:“大嫂,你——”
戚赛花正心急火燎地往前赶,突然有人拽住她,她定神一看,见是自己的小姑子,她就站住了,冷漠地说:“喔,是他老姑啊。”
刘志斌在这一天见到了自己许久见不到的亲人,却是这般情景,娘家的那些往事都涌上了心头,她想问问大嫂,爹娘怎么样,家里都怎么样,特别是侄儿刘迪怎么疯癫了……
可是,刘志斌见大嫂冷漠的态度,她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戚赛*里惦记着儿子,急着要走,刘志斌见了,就说:“大嫂,迪儿怎么这样了?”
戚赛花见刘志斌问自己儿子,她长长地叹口气,简单地说出来儿子的情况。然后,她不管不顾地就奔前面而去。
刘志斌无法拦住,也不能再拦住戚赛花,她慢慢地走着,一边走,一边回想着大嫂讲述的关于刘迪的遭遇。
刘迪十八岁那年,正是一九五○年。刘迪念了几年书,学习很好,在刘家,文化也是最高的了。但他不满足,他想念大学。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朝鲜战争爆发了。开战之日是6月25日,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6月28日,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1950年10月8日,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
刘迪他决心参军,去抗美援朝。因为,他在学校的几年,受过革命的教育,也曾参加过革命活动,他是爱和平的,他是爱祖国的,他也是有正义感的。
父母不同意他去,但他决心已定,不可挽回,后来,父母都同意了,爷爷女乃女乃也没有反对。但他是富农子弟,这阶级出身可是个政治问题,而他痴心不改,天天地去请求。
后来,经过组织研究,批准了刘迪参军的要求,刘迪高兴地跳了起来,他去部队报道。团长严守漪见刘迪后,上上下下地打量他:身材不高,瘦瘦的,但非常地精神,眼睛特别敏锐,说话对答如流,他点点头,说:“好,你先去学习三个月,然后当通讯兵。”
刘迪学习三个月的通讯技术后,被分配到通讯连,连长周童让他当通讯员,负责电话的联络工作。他很勇敢,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在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日的上甘岭战役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当时,仗打得非常激烈,我部队的首长在临时指挥所里用电话指挥前方,电话突然不通了,刘迪冒着炮火去检查,原来是电话线被炸断了,接不上,他就双臂伸直,当了电线,电话是通了,但他的身体受到了电波的冲击,非常地痛苦,他忍住坚持到最后。
我军胜利了,但刘迪做下了病,几个主要器官受损,他身体大伤元气,不能干重活了,部队给他记了三等功。抗美援朝结束后,他凭着证书到嘉萨县的粮店当店员,一年后,当上了店里的团书记。
刘迪家里所在的村里的村花郎美娟相中了他,他们定了婚约,准备在一九五八年的元旦结婚。
然而,不幸的事,悄悄地降临到刘迪的身上。
一九五七年的六月八日,中国**发动并领导的一场全国范围的反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进攻的政治斗争。采取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
刘迪所在的粮店,也当然地卷入到这场运动中来,开座谈会,让大家发言。刘迪没有发言,那粮店主任倪孝孙总是让他发言,刘迪被*不过,就说:“我看,咱们的粮店,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样,可以使老百姓少挨饿。”
这是刘迪针对粮店不爱惜粮食,粮食耗损很大的现象而言的,那主任倪孝孙听了,非常不高兴,他恼羞成怒地说:“刘迪,你好大胆,你说老百姓挨饿,这不是污蔑党吗,这不是攻击新中国吗?好,我看你这个富农子弟,就是阶级本性不改,是地地道道的右派分子!”
就这样,刘迪被打成了右派分子,不但撤销了职务,还被开除了公职,到清原的沙厂去劳动改造。
在那沙厂,都是干重体力劳动,刘迪他在抗美援朝中身体受损,根本干不了重活,但谁可怜他,谁还想着他的三等功?他干不动,那沙厂的负责人俞少父指使下边的人史玉春、巩福权打他,可见,他的日子是何等地艰难,这还不算,他失去了做一个公民的权利,处处受欺压。
那个村花郎美娟马上和刘迪断了关系,一次都没有看过他。
这几种打击,严重地摧残了刘迪的身心,特别是他的精神境界,他的精神彻底地崩溃了,他在重压之下,终于精神失常了,而且,越来越严重,一个可爱的青年,就这样地被毁掉了!
刘志斌想到这些,侄儿那疯疯癫癫的落魄形象,使她的泪珠子涟涟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