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重新回到井冈山已经一周了
虎子这次重回井冈山,似乎注定肩负并且要完成一项使命――“迫使”我读《明朝那些事儿》
说虎子是《明朝那些事儿》的超级粉丝或许并不过分,因为以他十岁的年龄,已经津津乐道不知道读过这本书多少遍了,并且对里面的许多故事能够倒背如流
早在今年上半年,他就开始向我推荐这本书当时因为我要发表自己的书,便推月兑说没有时间
其实是我不怎么想看那本书而为自己找的借口”间这个东西,想要从哪儿挤不出来一点儿呢
我不怎么想看,是当时我想,一个“小破孩儿”说好的东西,“我”怎么能看呢,不是一个档次呀
再说是历史小说
我的自己这个历史盲,一不小心被一部戏说调侃的书把对那段历史的理解给误导喽,从而盲上加盲,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可咋办?还不如咱不看,咱也不昏昏,或者说干脆昏到底比较好
然而我的周围,说这本书好看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在起点发表自己的作品,天天看到《明朝那些事儿》位于什么榜首
我在发表自己作品的初始,很有一点儿虚荣心(“你现在也有虚荣心”――坐在一旁的虎子说),傻乎乎特把自己那点儿破事儿当事儿,恨不能自己周围的人都来读自己的书,包括虎子
于是我总是会催问他:看了大姨的书没?大姨今天更新了耶
他总是搪塞,说,哦,我忘记了
后来我发现,其实,他是在利用一切可以抓得到的时间看《明朝那些事儿》
之后,虎子一如既往地,见了我,总是不遗余力地向我推荐那本书
而我这个人,毛病大大地多,其中一个就是逆反你越说好是吧,我越不看
虎子的优点就在于,相当地执着
7月份他在井冈山上住了半个月,每天央求我,大姨,看一看《明朝那些事儿》?
我不理他
这次虎子再上山,可就没有那么斯文了,他改换了战术,他来硬的他强行把《明朝那些事儿》添加到我的收藏夹,然后每天催我:大姨,今天该看了吧!
说老实话,我的确动了恻隐之心你说,一个孩子,为了达到他的目的,多么辛苦,多么执着而这个目的并没有什么恶意,他只是消我分享他的喜爱,或者说分享他热爱的一本书
你说我至于吗那么小器多读一本书怎么了?这本书这么受追捧,一定有它的道理,是不是?我为什么就不尝试改变思维方式,尝试着去试一试去接受一下呢?
千万不要拂逆孩子的一片好心
再说,我还有试图要影响他的野心想要影响他,就要知道了解他喜爱什么,想什么,才好有共同语言呐
就这样,我开始看《明朝那些事儿》……
我看得很慢并且,很快,就看进去了并且,开始做摘抄
每个人看书包括看世界,都有自己的视角
这本书所以能够吸引我,自然应该要有一个能够吸引我的理由
作者不断用调侃点评的方式,解读分析朱重八摇身变成朱元璋的历史背景和心路历程他试图告诉我,一个人成功的人,他所以成功,绝不因为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其实也是一个稀松平常的普通人
一个平常普通的人,怎样就干出了一番惊天伟业呢?
他有什么不平常不普通的过人之处呢?
这才是这本书吸引我看下去的理由
比如作者说:
“作为一个正常人,在做出一个可能会掉脑袋的决定的选择上,是绝对不会如此轻率的,如果朱重八真的是这样莽撞的一个人,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朱重八是一个有畏惧心理的人……”
“知道可能面对的困难和痛苦,在死亡的恐惧中不断挣扎,而仍然能战胜自己,选择这条道路,才是真正的勇气”
“朱重八和别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请注意这句话)”――我非尝意这句话
“在讨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这就是我看到的朱重八所以不永远是朱重八而注定会成为朱元璋的过人之处!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
像这样的句子太多太多,我决定慢慢看下去,一边看,一边做一些摘抄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块海绵,在这本书中,吸取着奋斗的力量
《明朝那些事儿》到底好在什么地方,相信喜欢它的人,能说出好多好多理由虎子也有虎子的理由,虽然他的理由还很童稚
但是,喜欢《明朝那些事儿》的人当中,从此多了一个小小的我
谢谢《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
也谢谢我的小虎子!
写于2009-8-10,10:30分
〃未完待续,尽请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