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哟,一不小心被《大生活》直接撞翻
坦坦白白说,情绪还是不稳定,高高低低,一天起起伏伏好几个来回
奢望心静得跟水一样,是那种不起一丝波澜的水,可惜做不到又想,当真有不起一丝波澜的水么?好像不符合辩证法呢?算了,我又不懂辩证法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问我,看没看电视剧《大生活》?我说,看了人家问,感觉咋样?我说,说老实话,还不够过瘾我指的是,里面的川味儿还不够浓烈我说,要是对白全是四川话就好玩儿了当然,我也说,从那部戏里,我看到了成都人之可爱◇友说,建议看一下小说版的《大生活》,原汁原味成都味道
我答应了
我对四川,尤其对四川成都有特殊感情,我甚至觉得自己对那座城市有一种说不出的爱恋因为我在那里读的大学
不摆这些单说我在网上搜到了由作者乔瑜创作的《大生活》,并且开始读了起来♀一读不打紧,哦哟,简直一发不可收拾,有一种直接被撞翻的感觉
首先,还是要说那可爱的成都方言我虽然对其中一些话和比喻搞不甚懂,但那语言之幽默之诙谐,那种只可意会的感觉,那种意会之后会心的一笑,直笑得自己想喷的感觉,让我的心晃晃悠悠的
从那些可爱的语言背后,我解读到了一种心态,更觉那座城市和人们的可爱――隐隐约约的善良,儒雅,和,包容
我读得很慢,一边读,一边摘抄本来想直接“复制”的,可是,“人家(网站)”不让,说必须要怎样怎样我本来对玩儿电脑就笨得伤心,所以嫌烦,干脆手抄假装说,我喜欢这种感觉
我一边读,一边摘抄,一边,把柳东,请进了我的生活
柳东是谁?《大生活》里面的主角“柳东的汽修厂马上要垮杆了,更恐怖的是柳东快满四十了”
这样一个柳东,那天,他找到报社,想要追究他的名誉权和肖像权(柳东莫名其妙就被整上了报纸,说他浪子回头金不换,还刊登了他的一副笑得稀烂的照片),他本来是“裹挟了一身罡风,无坚不摧,”“现在是手里攥着一把王牌,打出哪一张都精彩”,却听说把他整进那篇驴头不对马嘴报道里的记者因车祸死了,他“顷刻间全没有了方寸,楞了半天从衣兜里掏出一张钱来,十元二十元还是五十元的他也记不清了,总之不会是一百元的,他自己还那么难呢他说我走了我们那里,是人不是人,谁死了都要打丧伙,这是我的一点子心意,还说些什么他也记不清了,总之在那个短暂的瞬间他觉得他和报社谁也不欠谁了,平觑”
这是我第一次有被撞翻的感觉因为我会想,若是我遭遇了这样的事,我会怎么办?本来想凭借一身的理,讨吧点赔偿费,不料却碰到死了人那种场面,我会情不自禁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十元二十元还是五十元的钱去打丧伙么?自己还那么难呢
紧接着,老苏又去报社交涉,就为柳东讨到了三千元赔款你却看那柳东,出报社的时候,“贼一样不敢抬头看人,怀里装着那沓子钱,赃似的烧心燎肺”“柳东给老苏一千”,“他想他还要给谁再分一千,这样他七跷八拱的心才能安静些”于是柳东就去报贩家吊唁(柳东觉得报贩的死跟自己月兑不了干系若您对故事感兴趣,请去读原著),“递过一个厚厚的信封”,“这里面有整整一千元”
可怜的柳东,自己却患有尿路结石,“难受得脸青面黑,轻浅地着,眼里晃晃悠悠噙一汪泪,他觉得自己怪可怜的,他甩甩脑袋,竟是有汗珠叭叭地溅在凉席上,什么他妈的世道!”
读到这里,我的心里好酸,好辛酸,为柳东的尿路结石,为他的痛不料,作者并没有让我一直辛酸下去,而是笔锋一转,这样写道:“苦难像水一样往低洼处汇聚但是柳东自忖他还不是最低洼处,最低洼处的,你比方说,丁爷,老苏,那个被他挥之即去的乡下女子,他于是觉得好受些一个人下了第十八层地狱,发现还有人住在第十九层,他便会感到一丝慰藉,熬吧,还有不如咱的呢”
这一段,不仅撞得我心口酸痛,我不仅心痛柳东,又对他生出了敬意,觉得他顽强得像一根钉子我更被那十八层地狱,十九层地狱的说法撞出来了一些感悟:人生多有不如意,就看跟谁去比了
再往下读,就读到,柳东是一个“自己的稀饭滚烫还满世界帮别人吹稀饭”的人▲东自己都沦落到摆地摊卖处理皮鞋了,可怜这些小摊贩,被城管追得鸡飞狗跳的,那言语之间流露出来的辛酸中,竟然还有包容:“人家鸡零狗碎的,风里雨里容易嘛真是的!”“小鱼小虾的你让它吃口泥嘛还能把河底吃漏了?当然城管也有城管的道理,吃泥可以,得到规定的地方吃,大家中规中矩本本分分地城市才好看嘛”
都这样自身难彼,命运却又让他碰到了一个“很肮脏很破烂的小姑娘”
柳东对小姑娘说(柳东给那小姑娘取了个名字叫鱼儿):“我说,鱼儿,你是不是讹上我了,我有啥把柄给你拿住了?你我明天还是老时间老地点,你我就像冯小刚那个傻瓜说的不见不散,今天你就饶了我行不行?鱼小姐,你我要讲道理嘛,说实在话我还是安逸你,之安逸你,如果你再大个十多二十岁,那是另一码事,我们还可以共同建设生活嘛,当然,如果是那样,你就不会对我穷追猛打了,但是我可以反过来对你穷追猛打嘛,你说呢?现在却不行,我自己的清鼻涕还畅起畅起流擤球不干净,你要再跟了我,那我的那个小院鼻涕就流成河了”“鱼儿不说话,黑眼珠里亮着金黄的路灯”
真是各花入各眼,我一边读一边抄一边就想,哦哟,这柳东好儒雅哦(当然是儒雅的作者创作出了儒雅的柳东)
柳东知道,“他跟鱼儿耗不起,穷上加穷就是雪上加霜,”柳东想躲鱼儿,想明天就换个摆摊儿的地方,可是心里又放不下:“外面下雨了,屋里更见闷热鱼儿大约是回衣冠庙的立交桥下了,……,算了算了,还是明天见吧,我不会换地方摆摊,”
故事转来转去,总之鱼儿想黏在柳东身边,柳东是想说让把鱼儿送孤儿院的,偏偏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柳西▲西的妈妈在生柳西的时候就死了,柳西跟鱼儿这般大的时候,他们的爸爸又死了街坊们就把柳西送去了孤儿院一个多月后柳东去看柳西,“那家伙还趴在地上拍纸烟盒,那个冬天奇冷,柳西的手背皲裂开一道道深刻的口子,拍一下纸烟盒子那口子就溅出点点血星▲西穿着胶鞋,没袜子”
不知道别人看这段描写的时候是啥感觉,总之我看到说“柳西的手背皲裂开一道道深刻的口子,拍一下纸烟盒子那口子就溅出点点血星▲西穿着胶鞋,没袜子”心里就很痛
可是再痛,也想不到故事会怎样发展
“馒头!柳###(抱歉书上就是这个样子,我也没法)然想起馒头,这个傻瓜就豁然开朗了――现而今老子我买一百个馒头还能脸不变色心不跳呢,打麻将点一炮那就是十个馒头!”
柳东决定先收留鱼儿十天……(看过电视剧,知道柳东后来收留了鱼儿)
我再次被柳东的“馒头!”理论撞得稀里哗啦,我再也不敢苟同把柳东以及处在柳东一样社会阶层社会地位的人划定为小人物倘若硬要说柳东是啥子小人物,那我可真从小人物身上看到了大胸怀,那胸怀,比一些人模狗样的大人物强一百倍不止
看来,还是要读原著
我暂时就读到这里为止后面的故事还多,柳东的路还很漫长我要慢慢读,慢慢去感受
管他别人怎么看这本书,总之我目前看得是填满我眼睛填满我心怀的善良,善良,还是善良不仅善良,还儒雅,还包容∧怀之温暖,心胸之博大
当然,这本书里的人物不止柳东一个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他许多人物也很出彩接下来的几天,我会把自己心中那点儿小波澜,汇入《大生活》的波澜壮阔里,哪怕被它一再一再撞翻我会滋润在成都方言中,“之哦哟,之不摆”
我甚至让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一下
想些啥子嘛?
不告诉你
无线电静默(这个时候,“默”,不读mo,而读me)
懂得起的人,会心一笑
写于2009年7月2日,下午4点45分,修改于7月3日早8点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