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羽思索了一会儿,摇头道:“那鲁奇是武相国和太子身边的人,这次皇上西山狩猎也是由他、太子和禁军负责安排行程和保卫。太子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就是再傻也不会傻到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派人去刺杀皇上。”
“另外武家在军中的嫡系都被赵家除去了,如果这次行刺是太子策划的,那1000人是从哪变出来的呢?”
那下人连忙道:“现在个方面反映回来的情报一致都认为西魏人干的,看来到时候禁军、刑部和大理寺若查不出什么结果来,这个黑锅都得让西魏人来背了。”
...............................
三rì后的朝堂上,皇上威严的端坐在龙椅上,他扫视了一下殿下的群臣后,脸上面无表情的说道:“三rì前朕在西山狩猎时遭遇的刺客可抓到了?调查结果出来了吗?”
底下的大臣们一个个的都盯向魏无忌和张文岐,这二人心中不住的嘀咕:“陛下呀,这事是太子督办的,您不问你儿子非在这问我们干什么呀?”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连忙上前一步,口中齐声道:“启禀陛下,臣魏无忌、张文岐有本上奏。”
“呈上来吧”
老太监将他二人的奏章呈给了皇上,魏无忌看了一眼皇上口中禀报道:“启禀陛下,三rì前西山狩猎遭遇刺客后,臣等协同京兆尹关闭西山周边所有的城门,严加搜查,可刺客至今尚未落网。”说完他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用余光看着皇上的表情。
旁边的张文岐这时上前一步道:“启禀陛下,臣在陛下遇刺后,察觉出西山守军将领鲁奇有诸多可疑之处,于是派人去抓捕,可去时那鲁奇已经畏罪自杀了,我等在鲁奇的住处搜查到他与西魏官方的密信,书信来往可追溯到10年前,其中的内容足可证明那鲁奇为西魏的细作。”
“臣随后又下令抓捕其他守军将领,可去时那些人皆畏罪自杀,臣等最后的调查结果是,此次的刺杀事件是西山守军将军鲁奇一手jīng心策划的……”
玄宗的脸sè随着二人的叙述愈加的难看起来:“一群废物,朕让你们追查刺客一案,你们可倒好,把罪名都推到了死人身上,还推到了西魏人身上。”
玄宗皇帝说完“啪”的一拍龙案,大怒的站起来指着下面的二人说道:“难道行刺朕的那三路刺客都是西魏派来的不成?”
魏无忌和张文岐听了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跪到地上磕头如捣蒜般的说道:“臣等知罪,请陛下治罪,还请皇上给臣点时间,臣等一定将那刺客捉拿归案。”
玄宗气呼呼的看着底下的二人,哼了一声说道:“拟旨”
“老奴在”旁边老太监听到连忙来到皇上近前。
“太子燕真辜负圣恩,治下不严,致西魏刺客趁虚而入行刺圣驾,朕罚其在太子府中反省半年。京兆尹刘肃对管下驻军督查不利,致叛军行刺圣驾,削去其官职。大理寺少卿魏无忌,刑部尚书张文岐,对刺客行刺一案追查不利,降去官职一级,但仍行使当前职务,罚俸一年。”底下三人连忙跪地磕头谢恩。
玄宗看了看朝堂上的群臣,见一个个都低头不语,他平缓了一下气息看了看旁边的老太监。
老太监尖声喊道:“有本便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上奏”玄宗惊讶的看了看殿下,见出来说话的竟是相国刘争鸣。
“刘爱卿,有什么本奏,快快说来。”
“陛下,臣昨晚收到西魏细作回报,西魏朝中已经传出消息,说他们派来我朝行刺皇上的计划失败,但具体是哪一路刺客是他们所为,回报中没有说到。请陛下明示我朝是否对西魏……”
刘争鸣的话刚说完,大臣们都大声的咒骂着西魏的卑劣行径,朝堂上顿时一片嘈杂声,他们都模不准皇上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所以一个个都不敢贸然上前谏言。
玄宗看了看众人:“诸位爱卿,对刘相国的奏章有什么提议?”
“老臣有话要说”武清扬从朝臣当中大步走出不屑的看着朝中众人道。
“武相国,有什么好建议快说吧。”
武清扬轻咳了一声说道:“陛下,攘外必先安内,刺客一事一rì不彻底查清楚,总是给朝中带来着隐患,老臣认为西山刺客事件有蹊跷,那三路刺客也许只能确定有一路与西魏当朝有关,可那两路如果不是西魏派来的,而是潜伏在我朝中,将必然成后患。”
“现在总总迹象表明,太子殿下在这次事件中是被设计陷害的,请皇上彻查此事,还太子殿下一个公道,然后再考虑对西魏用兵的计划。”
玄宗听完脸sè有些难看起来:“武相国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刺客之事一rì不查清,悬在朕头上的剑一rì不能去除,我看就由武相国督办此事,由刑部,大理寺继续彻查刺客一案,务必在短时期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老臣领旨”
玄宗又扫视的看了一下殿下的大臣们,当目光停留在殿下的刘相国身上时,刘争鸣连忙上前一步。
“陛下,老臣认为,我北燕在陛下治下16年国泰民安,国库rì渐富足,粮食年年丰收,军力更加的比先帝壮大数倍,但我朝军队好久没打过大仗了,这次北魏竟然使出卑鄙手段刺杀我朝陛下,是对我北燕**果的挑衅。我朝必须予以猛烈还击,否则有损我北燕的君威和军队的士气,请陛下速速给西线加派兵力,对西魏发兵讨伐。”
玄宗听完的脸sè终于舒缓了一些,底下的大臣也终于看出了皇上的用意了,陆续的有几个出来赞成刘相国的建议,纷纷主张对西魏发兵。
玄宗皇上眼望着殿下:“兵部赵尚书,你速速草拟派兵计划,一个月内从北线、东线调集20万大军派往西线大营,发出讨伐檄文于西魏朝中,一个月后对西魏发起报复还击。”
“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