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吹小号的课还算是有点正规的,学校统一发了装备——小号。

不知情的人怕会以为学校多有钱,连一个文娱课都有足够的教学器材。实际上,学校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培养一支小号队,用作大型节目和活动的储备人才,有时候还会给外面的人表演,赚一些外快。

因为有这样的心思,所以小号课教的很认真,要求也很严格。

说实话,前世罗欣的乐感就不是太强,所以小号她还是学得颇为辛苦。大概三个星期之后,老师从他们这个班里面选了20个人正式组成小号队,其中就有罗欣。这群可怜的小孩子每天早上六点半就要到学校去练习,中午有时间也会练,其他小孩子都很兴奋,因为觉得自己被选上了,这是一份荣耀,但是罗欣就觉得苦不堪言,前世的时候,就算是高三她也很少在六点半起床的啊!!!

进入五月份,小号的练习更加频繁了,有时候还有一些校领导来视察。

罗欣明白,这是因为六一儿童节已经很近了。

同时,最后一批少先队员的名单也出炉了,罗欣小朋友终于赶上了这最后一波。

按说罗欣这么好的成绩,早应该在一年级末的第一批少先队员选拔上就应该被选上的。前世她的成绩平均,但胜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也是第一批少先队员,奈何这世选第一批少先队员的时候她撞上枪口了,被老师在网吧里逮到。因为这次恶劣的行为,第二批少先队员也没有她的份,这不,到了这最后一批班级剩下的所有人都做了少先队员,她才赶上了。

以前年纪小,第一批就被选上了还曾经沾沾自喜过,后来发现过了二年级之后,全年级没有一个人不是少先队员,才有一种被骗了的感觉。加上每次进校门都要佩戴红领巾,而忘记带红领巾就要在校门口买,每条一块五,还曾经月复诽过,学校让人加入少先队员就是为了用红领巾骗学生的钱。

学校和小贩肯定是勾结的!

这就是吐糟的原始版本……

二年级的时候,黄孟欣的成绩终于渐渐赶上来了,日益得到老师的欢心。

她的成绩好不是没有原因的,前世听见黄孟欣自己说过,在一年级暑假的时候,她妈妈让她每天做40道题,错一道就加做20道,绝不心软,也决不妥协,她做不完宁愿让她不吃饭不睡觉。

这虽然辛苦,但是让黄孟欣养成了好习惯。

人和人在智商上的差距真的不多,成绩好很多程度上都是依靠习惯和毅力,所以二年级的时候黄孟欣的进步也很明显,这在绘画补习班上也体现了这一点,黄孟欣得到老师的称赞渐渐多了起来。

这段时间,黄孟欣的妈妈每次见到罗妈妈,都笑得格外开心。

不过,此处得意,彼处就有失意之事。

画画补习班的蒋老师要求四年级水平的学生都画一幅画,作为某比赛的参赛作品。

前世罗欣听黄孟欣说过,她在绘画上得过很多奖,甚至还有国外的。黄孟欣还曾经给罗欣看过自己的一大摞奖状。

不过,这世罗欣在补习班里学了这么多年,也渐渐看出门道。

蒋老师让学生参加比赛,纯粹是为了让学生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白学画画。

蒋老师的这种比赛,并不是纯粹的骗人,只是也不是什么特别高端的比赛就是了——尽管所有的比赛都冠以“全国比赛”“全亚洲比赛”,只有不懂行的人才会羡慕嫉妒恨,但是自己身在其中,对这种比赛的性质了解得不能再了解,也没有觉得特别荣耀。

因为有重生的外挂,罗欣学得很快,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水平了。

素描雕像都难不了她了,彩绘也有几分了解,想到去年的时候,她画人物的手,足足花了一个月,各种手形多达一百多种,乍看区别不大,画起来可是要了老命了,更别提剩下的眼睛啊嘴唇啊鼻子啊这种精细的器官了。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重来一世,罗欣也不想偷奸耍滑,所以还是咬着牙完成了。

蒋老师目光中的欣慰更甚。

他不是什么大师级别的人,人又年轻,好多教学生的方法他自己也在模索,像教罗欣画这么多手形,是他买了一册画册才让试着罗欣照着画的(同时他自己也在画,学无止境嘛),别的学生都受不了,只有罗欣坚持了。

为人师表,总是喜欢勤奋的学生,在蒋老师看来,罗欣除了勤奋,还有天分(重生外挂嘛),怎么可能不欣慰?

蒋老师觉得,先前罗欣参加几个比赛,得到的奖项不温不火,都是因为她擅长模仿,不擅长创新。

所以她的画总是细节处怡人,但是没有太多新意,整体效果不那么明显。

罗欣一般得的都是银铜两种奖项,从来没有得过金奖,所以说评委还是颇有几分火眼金睛的。

小学生的绘画不讲究,只要能画出一幅不那么简单的卡通画,一般就有一个优秀奖或者鼓励奖,只有金银铜或者一二三等奖才是真正有含金量的奖项,虽然获得了这些奖项不会有什么知名度的提升,但是这些比赛都是正规比赛,获奖还是有一定权威性的,即使冠上了“全国”的头衔,实际上参赛的不过几百上千人,但是也总是每个省都有那么几个人,算得上是“全国”了。

蒋老师很明显的看到了罗欣的缺陷,自然就想着让她改正,画画需要灵气,他希望罗欣展现这种灵气。

这次,他不再提供什么思路,全部让罗欣自己想。

因为这是四年级级别以上的学生参加的(前面说了,罗欣虽然只学了三年,但是水平是五年级的),黄孟欣才学了两年,参加了这个级别的比赛也没有什么用处,连个鼓励奖都得不到。

但是黄孟欣和罗欣是同班同学,罗欣就可以参加,黄孟欣却不能,于是黄妈妈心里有些不平衡。

要说两个人真正的年级,别说四年级,连三年级都没有到,两个人当然都没有资格参加;但是现在,罗欣学了三年可以参加了,黄孟欣学了两年也没差多久却不能参加,黄妈妈觉得自己应该为女儿讨回公道。

蒋老师也没有把这个当做回事儿。

人家上补习班是交了钱的,参加比赛也要交报名费,都是家长自己负担,既然黄孟欣想要参加,他当然也不会阻拦。只是,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那几个得奖的苗子身上,黄孟欣根本的不到什么指导,也谈不上什么进步,可谓是白白浪费了钱和时间。

黄孟欣到底小孩子身份,没能理解这里面的关窍,自己能参加四年级以上规格的比赛还很兴奋,言语中就透露了出来。

她的口才一向是好的,说什么也绘声绘色,兼之有夸张,所以很能引起话题。

“罗欣,听说你和黄孟欣在上一个绘画补习班啊?”黄孟欣的好姐妹何玉跑过来问罗欣。这妹子也是个喜爱绘画的,系统学过半年的画,因为兴趣,平时没事儿就喜欢临摹书上的漫画人物,别说,画的还不错!前世四年级的时候罗欣就求过她的几张墨宝,虽然是用铅笔画的,但是和漫画书上的人物没有什么区别,她最擅长画人物。

因为有绘画的共同兴趣,黄孟欣和何玉关系非常好,一度像亲姐妹那么好。黄孟欣曾经说过,她和何玉有“姐妹之誓”,彼此舌尖碰舌尖,代表了深沉的情谊(那时候绝对是纯洁的姐妹关系啊,还不懂有天下大“同”这种事呢)。但是,即使有了这种亲密的关系,友谊这种东西也并非牢不可破。

五年级的时候,黄孟欣和何玉“分手”,闹得整个班都沸沸扬扬,似乎大家都在劝他们不要分手,还是朋友嘛!

罗欣对黄孟欣有防备也是因为这件事,他们俩当时闹矛盾其实不是多大件事,但是黄孟欣逢人就说,又有渲染,所以人人就觉得她们要是弄崩了就要死掉一样。当时黄孟欣就说起来她曾经和何玉的各种要好(包括了“姐妹之誓”),所以“分手”的时候多么伤心、多么不舍、多么痛苦……

黄孟欣在班上的成绩是顶级的,人又会来事儿,所以那次分手何玉的名誉受到了一些损伤,偏偏黄孟欣从来没有说过何玉的坏话——她一直只强调两个人当年彼此的情谊是多么美好,对两个人为什么闹掰却欲言又止,显得十分为难,所以大家理所当然觉得黄孟欣是为了何玉的名誉才隐瞒原因的。

当时年纪小,罗欣没有任何犹疑,但是后来长大了却有些不自在,黄孟欣有点不厚道。

即使和人闹掰,也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所以现在何玉来问罗欣问题的时候,罗欣就很警惕。她和何玉没有什么交集,她也从来没有告诉班上的人自己在上绘画补习班。能透露消息的,除了黄孟欣不做第二人选。

不过,既然何玉问了,罗欣也觉得这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是啊,怎么了?”

何玉有些挤眉弄眼:“我听说你学画画的时间比黄孟欣久多了,怎么你们两个要参加同一个比赛啊?”其实如果长大了,就会知道,画龄早几年晚几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在小孩子的眼里,你比她多学了这么久的时间,还和她水平一样,不就是说明你有点……那个什么啥的么?

当然,也是何玉的性格有些大惊小怪,不然不会专门跑到罗欣面前说。

“是啊,怎么了?”罗欣很坦然,倒让何玉有些接不了话。

何玉的内心深处是有些羡慕那些学画画的,她家不算穷,但是她妈妈觉得学这些是浪费时间,所以不让她上绘画补习班,所以她心里对学画画的就有点敌意。本来是想看笑话的,此刻见罗欣如此坦然,她倒没有话说了。

“啊,那个,祝你取得好成绩啊!”何玉留下一句就走了。

“谢谢你了!”罗欣心里要笑死了,面上还是微笑。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