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29.第二十九章 虞家事

第1章第1卷

第29节第二十九章虞家事

“呵呵,小姐,都半年多了,我和依侍终于是见到您了。这次您又去小银城了?”大霞笑嘻嘻的靠过来,对着虞千菡爽朗地笑道。

“明知故问虞千菡由着依侍为她拿下金发簪,然后身子一歪就倒进了自己有大半年没亲近过的大床。舒服的伸了个懒腰,这才是她虞千菡的幸福生活啊!

“小姐,这次出去大太太又给您添置了不少的首饰吧?您看看是不是叫姹紫嫣红她们把单子拿来,咱们核对核对?”依侍看着在床上翻滚的虞千菡,皱了皱眉道。

“呵呵,依侍,你急什么,莫不是怕小姐真把她们两个调到身边来伺候,倒时抢了你管首饰的活儿去?”大霞对着依侍挤了挤浓眉讪笑道。

“你胡说什么?就算小姐真把她们调到身边来,我有什么好怕的。倒是你,嫣红可是认了曹妈妈做干娘的,倒时我看你怎么办说着依侍就回了大霞一眼。

“她能把我怎么办?我不是还有小姐给我撑着,她曹妈妈再厉害,还敢来小姐这嚣张不成?”大霞满不在乎的道。

“什么曹妈妈?不过就是半年没回来住,怎么就听不懂你们在讲什么?”这个话题终于引起了虞千菡的注意,她迷惑的从床上爬了起来。

“小姐,你不是忘了大霞年底就要嫁进陈家了吧?那陈妈妈和曹妈妈可是对头,你不在的那半年,嫣红可搭上了曹妈妈,还认作干娘来着依侍不便说得太多,就点了点道。

曹妈妈和陈妈妈是内院的老人儿了,两人不对盘也是出了名的。那个曹妈妈是虞老四的女乃娘,现在可以说整个饮庄虞家主人里的壮丁就只有虞老四和虞老五了,而庄里明面上生意都是靠着虞老四,所以说这曹妈妈就算在饮庄横着走也是有资本的。可是这个陈妈妈的当家的却是饮庄的大管事,可以说是三太爷的心月复。反正各有各的靠山,又相互看不顺眼,就这样慢慢积下了梁子。而大霞今年已经十九了,年前由虞大嫂做主许配给了陈妈妈的大儿子。两人也算是两情相悦,而虞大嫂那里不过是陈妈妈求的情,走个场面,也好让两边都有面子罢了。这些虞千菡都知道。就是这个嫣红可真是好本事,还没入府多久竟认得了曹妈妈做干娘。虞千菡再次回想了这十几天一直近身服侍的丫头,好像还真是极为聪明伶俐的人,半点错都没有出过,有些时候比大霞依侍想得还要周到。

“她怎么搭上的?那另一个呢?有什么动静?”虞千菡想了想问道。

“她怎么搭上的我们哪知道!要不她还搭得上?另一个倒是老实多了,没事的时候就老老实实呆在屋里绣花,听说绣工相当了得大霞笑道。

“是不是比闵大娘的女儿还厉害吧?”虞千菡转了转脑袋贼贼地笑道。

“我们没见过她的绣品,哪里知道谁厉害大霞摇头道。

“这样啊!那要有机会你们就要来看看,要是好,就告诉我一声。我就不用下午去大嫂那里学针线了。哦,对了,先让她们把东西和你们对一下,东西先归好,至于她们的差事,你们看着分些次要给她们做,先别让她们进内室来,看看再说。大霞过年要走了,得从她们两个里挑一个顶着虞千菡说完就觉得她越来越像沈莫离了,竟然能想得这么周全了。

“是两个丫头对看了一下,微笑着低头应下。看来多出去几次还是有好处的,现下已经开始有小姐的样子了。

“三叔公回来了没?”虞千菡刚刚想倒下去,突然想起了扎针的事来。

“听大管家说是要过两天依侍道。

“哦虞千菡这下没有再出声音,到头就睡去了。

丑时的平谷庄,一片寂静,半晌的月亮在天上斜斜的挂着,淡淡的光线洒在湖面上,粼粼的波纹伴着秋风凉凉的闪动。后山的小房子里还点着一盏小小的烛灯,弱弱的灯焰在馨凉的秋风中摇曳。一个背影在夜里闪动,没有半刻功夫就闪进了小屋子。

“太爷一个棕麻短袍的老仆站在桌边躬身行礼。

“有什么消息?”气色文雅温润的长者,从书桌后抬起头来,淡淡的问道。

“京城的丁掌柜传话过来了,说是习老爷说了些事老仆恭敬答道。

“习老爷说了什么?”三太爷问道。

“丁掌柜说,那天习老爷到楼里来喝酒,顺口提了提老爷子的近况。说前些时候,老爷子在书房睡过去了,醒来时满脸老泪纵横,几日都郁郁无神。后来有一天屏了退左右,在大公子的屋里对着大公子的遗相盯看了半日。后来中秋时免了大宴,只和老夫人、五公子在花园里大公子的衣冠冢前祭奠了一番那老仆道。

“习老爷说老爷子只祭奠了大公子?可提到大小姐?”三太爷眉头一扬,双目却极为静静看向老仆。

“丁掌柜传来的话里未提到大小姐,只是说习老爷听见有人传言说,后来老爷子在饭席上还是像往常一样留了两个空位,老爷子身边的空位上依旧是加了碗筷,可老夫人身边的空位至那以后再没有加过餐具了那老仆依旧躬着身子,平静的回答道。

“嗯,可还有什么消息?”三太爷靠着椅子闭了闭眼,沉默了半晌才问道。

“还有就是京城里这段时间说得最多的事。中秋的时候,皇上下旨封二皇子为武王,封地福建老仆道。

“只封了二皇子?可说了何时就藩?”三太爷忽然睁开眼睛问道。

“只封了二皇子,未说何时就藩老仆道。

“嗯,那施家可有什么动静?”三太爷又闭上眼睛靠回椅子。

“施家第六子前些日子与礼部左侍郎连亲了

“呵呵,就是那个被指了女圭女圭亲的庶六子?这施老五还没有成亲,弟弟倒是先娶媳妇了!这施家可是闹哪一出啊?”三太爷忽然笑道。

“谁说不是,这施五爷今年也到了弱冠之年了,倒是让弟弟抢到前头了去那老仆也笑了笑道。

“看来皇上还是要揪着他不放啊!施家也挺不容易的三太爷笑了笑后还是叹了口气道。这富贵权势不都是这种险中求取的吗!“还有什么事吗?”三太爷有些累的捏了捏眼睛问道。

“也不是什么事,可能是老奴多心了,听到了一下闲言碎语,不知是不是应该回您老仆低敛着眉,恭敬的回道。

“说三太爷淡淡的道。

“老奴路过汕阳城时,听老伙计们说,一天恰巧看见大太太带着七小姐去赴布政使郑大人老父亲的大寿宴。老奴也不知道是不是该回太爷您其实要是只是赴宴确实不算什么事,大家族里人情来往是常有的。可是带着一个十三岁而且从不出庄应酬的小姐忽然去赴这样一个关系不是很近的亲戚的宴会未免有些奇怪了,而且这个小姐还是三太爷极为看重的嫡亲小姐。

“小七去闵家过中秋这事我是知道的,六小姐也跟着五太太回唐家了三太爷想了想又道,“你是说,大太太有想和郑家结亲的想法?”

“老奴只是觉得奇怪,以往七小姐不是很经常出门走动的。老奴还听说,五太太这几天也带着六小姐去郑家拜访了,不过好像遇到了些小钉子老奴低头道。

这是什么意思?虞家的小姐还要争着嫁进郑家?这在家里斗也就算了,竟然拿小姐们的婚事到外面去斗!这虞家的颜面何存?还有就是这个大太太,抛开其他不说,怎么说小七现在也是虞家这一代唯一一个嫡小姐,这婚事怎么也要自己这个长辈同意才是。

“唐家老太爷和郑家老太爷好像是莫逆之交吧?”三太爷久久的沉默之后问道。

“是,两人是同乡,也是同窗,只是后来郑家老太爷入了仕,唐家老太爷经了商。听老伙计们说,郑家老太爷年轻时家境不是很好,很多时候都是靠唐家老太爷接济的老仆回道。

“六小姐今年也十七了,我给唐家老太爷写封信,你让人带去唐家。五太太打的算盘要是得了唐家老太爷的默许那就没有什么悬念了三太爷提起书桌上的笔,那老仆便上前磨研。

“太爷,恕老奴多嘴。要是大太太给七小姐说的是布政使家的嫡亲少爷,也不算辱没了咱们虞家门第,为何太爷不高兴?”老仆等三太爷写完信后,还是忍不住态度恭敬的问了出来。

“老卜,你不懂的三太爷叹了口气,将晾干的信折好递给了那老仆道。

“老奴多嘴了那被称作老卜的老奴低下头恭敬的行礼道。

“去吧!”三太爷也不再都说,挥了挥手。那老奴就领命下去了。

三太爷站起身子,立在窗边看着闪着粼粼寒光的湖面。要起风了吧!空气里透着阵阵的凉意。这个秋天,来得比往年突然,有多少家的暖火能挨得过这个寒冬?或许在自己的网撒不到的地方,风已经起了也不一定。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