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60.第二十一章 孙权遣嫁亲妹 刘备续娶夫人(2)

第2章正文

第64节第二十一章孙权遣嫁亲妹刘备续娶夫人(2)

甘夫人一去世,诸葛亮就知道:来了。

虽然诸葛亮并不那么清楚孙权这样急吼吼把妹妹嫁了的原因。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权稍畏之,进妹以固好诸葛亮只见过郭嘉和司马为了这句记载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司马懿坚持认为孙权“畏”的并不是刘备,而是曹操。因为刘备此时只有四郡,势力依然很弱,不足以让孙权忌惮到送个妹妹。

郭嘉则觉得好笑:畏惧曹操就要把妹妹献给刘备?这什么逻辑!还不如献给曹操有说服力。

诸葛亮在一边觉得很扯:赤壁你刚烧完人家就送个妹妹过去,那你烧的有什么意义啊?

还不如直接铜雀春深锁小孙。

周瑜在一旁指出这个结论的技术性错误:赤壁的时候,铜雀台还没建好。

总之在现世就理不清的一笔糊涂账,在眼下依然很糊涂。

糊涂就糊涂着吧,我们总不能指责诸葛军师不看东吴小报的八卦版是个错误。

但是想必历史君会绞尽脑汁哪怕是用“孙权脑子进水了”这样的理由也要把孙氏嫁给刘皇叔的。这么想,诸葛亮就一点也不担心了。

干嘛要管孙权的想法?知道结果比知道过程重要。

所以从人来报吴侯使者求见的时候,诸葛亮就笑眯眯的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刘备浑然无知的问诸葛亮他们是不是来吊祭甘夫人的?

怎么可能。他们吊祭刘琦也不会吊祭甘夫人的好么,再说主公,吴夫人去世您也没理这茬啊。这是礼尚往来的事。

那吴侯此番遣使何意?

联、姻。

“不吊丧而做媒?此非人伦之礼刘备皱眉。

诸葛亮看着刘备,突然想起现世时候常听人说的中年男人的三大幸事:升官发财死老婆。这么说刘皇叔才是人生赢家。

“孔明,孤当何处?”

“答应诸葛亮回答的很干脆。

“孙氏何许人?”

“不知道诸葛亮回答的依然很干脆。“亮只知道不管她是何许人,主公你都得把她娶了

刘备的眉头皱得更深,他命人召来使者,当面答对。

诸葛亮并未避席而去,她当了自动弹幕……

使者说:郡主已及笄,未满二十,正当婚配。

诸葛亮用羽扇挡着,悄悄在刘备耳边说:萝莉有三好,清音柔体易推倒。

使者说:郡主姿容无匹。

诸葛亮:他没说是美的无匹还是丑的无匹。

使者说:郡主才捷刚猛。

诸葛亮:主公你试着幻想孙仲谋是个女人……

使者说:郡主喜刀剑,常令侍婢击剑为乐,不同流俗。

诸葛亮:就是说炒菜做饭绣花带孩子主公你就不要想了,她都不会。

使者说:郡主窃慕皇叔久矣,尝言:非天下英雄,吾不事之。

诸葛亮:主公你还记得和曹公青梅煮酒的时候,曹公说的什么吗?

使者说:我家主公求亲于皇叔,愿皇叔过江亲迎郡主,以彰联盟之固,遂令曹贼不敢复窥伺东南也!吴侯专侯皇叔。

使者和诸葛亮每说一句,刘备的表情就阴沉一层,等使者说完了,刘备就决定以“年纪不相当”和“中年丧妻,不忍便议亲”为由拒绝掉,这女人太可怕了,不能娶。但是还没等他开口,又是诸葛亮笑眯眯的说道:“太好了!郡主德貌皆备,求之不得!请回复吴侯,我主这就过江迎娶!”

刘皇叔喀吧一声傻掉了。

陪刘皇叔过江的是赵云。

赵云并不推辞,她只是去找诸葛亮要锦囊。

诸葛亮不客气的把赵云伸过来的手拍掉:“没有!什么锦囊!让你多看点书少看点电视剧少打点游戏你怎么就不听呢!哪来的锦囊,没有!”

“戏里说你有……”赵云嘟嘟囔囔表示罪魁祸首不是《三国演义》也不是《真三国无双》更不是《三国杀》,而是京剧《龙凤呈祥》。

“用不着诸葛亮说,“虽然我也想不通吴侯为什么这样慷慨大方,但是他确实没打算害主公

“会不会扣下主公?不是说要过江吗?如果没打算害主公,那把妹妹送到公安举行婚礼不就好了?”

“那可是孙权的妹妹!娘家这点面子总还是要给的吧!我是说如果孙权想害主公,就没必要弄得这么麻烦,又是割地,又是升官,又是送妹子的。他应该主要是为了防备曹操,要防备曹操就必须巩固联盟。听说他打合肥无功而返,这时候不全力想着怎么对付曹操反而来加害盟友,就不怕我们翻脸和曹操两面夹击他?放心啦,孙权没那么笨。你快点陪主公去,早去早回,我在这里准备接你们~”

赵云想了想,点点头,反正她的任务就是保护刘备,别的管那么多干什么。但是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诸葛亮好像对此事太热心了一点,太兴奋了一点,不就是多了个孙氏当主母,至于么?

“小猪,你激动什么?”赵云狐疑的看着诸葛亮。

“啊?很明显吗?”诸葛亮模模下颌。

“你好像很盼着孙氏来——你又想什么幺蛾子了?”

“也没什么啦,不过——在江东的时候听小桥夫人说过,这位未来的孙夫人性情很彪悍啊,周师姐吃了她很多苦呢

“她欺负周师姐!”赵云来了精神。

“对啊。周师姐就是脾气太好,又加上跟两代江东之主错综复杂的关系,不跟她一般见识。她得寸进尺,还动手打过师姐!不过没关系,周师姐不好做的事,我来替她做,反正我没心理负担

“小猪

“恩?”

“前一段时间是谁让张翼德到处写信挑拨离间害得周师姐被猜忌被打击被排挤被削兵权的啊!”

“孙权啊!”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赵云带着亲兵保护刘备过江,去庐江结婚。

诸葛亮其实还算够意思,还是给了赵云一个锦囊的,不过内容没什么秘密可言,虽然确实有用。

真正结婚那天,阵仗很宏大,刘备和赵云及从人一早就准备,到了下午,披红挂彩的上马,从馆驿出发,先要走一段特意留出来让民众观礼的道路,人们争相观看新郎,称颂一行人的风姿。建威中郎将府也在这条路上,小桥带着三个孩子,被街上的气氛所感染,也来凑个热闹。

周循和周胤羡慕的望着高头大马上的刘备,朦朦胧胧的有“丈夫生当如是耶”的想法。只有小女儿周清目不转睛的望着骑白马挂红缨的赵云:“娘,那个白马将军是谁?”

“是长坂坡一战名震天下的常山赵云赵子龙啊小桥笑着把周清抱起来,让她看得更清楚些。

“他很厉害吗?”

“很厉害

“比爹厉害吗?”

童言无忌。小桥慈爱的看着女儿:“他在长坂坡被曹孟德追着到处逃命,你爹追得曹孟德到处逃命,你说,谁厉害?”

“我就知道爹最厉害!”周清的语气里满满的都是自豪,“我将来也要做爹那么厉害的人!”

小桥敛去了笑容,沉默的看着走远的队伍。

前面的道路两旁就是缀满明珠的锦缎做成的步幛,这不算什么,听说新婚夫妇的卧房里,连床上挂纱帐的钩子都是纯金打造的。孙权为了最大限度的宣传孙刘联盟,大造声势,在迎亲的道路两旁安排了无数的歌舞百戏,远处还传来吴女甜美温柔的嗓音唱的歌子: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古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

婚礼进行的很顺利。

到了新婚夫妇进入卧房合卺礼成的时候,引路的是个披红挂彩的年长的女人。

说年长,也不到四十岁,眼角眉梢带着杀气。

赵云牢记着诸葛亮的叮嘱,扫一眼就看到了这女人腰间的那把匕首。

大喜的日子,这样的凶器出现是很不正常的。

但是赵云看了看自己的佩剑,不动声色,只是跟随着刘备夫妇向前走去。

年长的女人看了跟在后面的赵云一眼,眉头拧了个大疙瘩,又看看刘备,皇叔一脸的悠然自得根本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女人只好把疑问咽回肚里。

走到堂屋门前,屋门紧闭,门上悬挂彩绸,看样子是要割断彩绸才能进屋,有点像现代的剪彩。

女人突然伸手到腰间去拔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来,还不等刘备反应,女人已经双手执利刃冲向刘备!

众人错愕,身后跟随的刘备的从人有的尖叫出声。

这个时候赵云出手了,她手中的连鞘的剑无声的滑到了女人两臂中间,然后赵云轻轻一拧,把女人的胳膊制住了,一直架到刘备近前:“请主公断绸

绸与愁同音,讨个好口彩。

刘备从惊愕中回过神来,点了点头,从女人手中拿过匕首,隔断彩绸,门应声而开。赵云这边也松开了自己的剑,女人得到自由,但看向赵云的眼神非常仇恨。

赵云微笑,装看不见。

到了卧室门前,先看见两排带剑侍女,面色严峻,目不斜视。

等刘备诸人走上前来,这些侍女出其不意的齐刷刷拔剑,似是要用剑组成剑山,阻止这些人过去。

但是赵云眼明手快,还不等这些侍女面对面把剑架到一起,她已经利剑出鞘,在这些侍女面前走了一个来回。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剑尖纷纷落地的声音。

赵云宝剑归鞘,面不改色。

孙夫人终于忍不住了,她浓施粉黛的脸上简直看得见实体的怒气:“赵云你放肆!”

“结亲之日,不宜观武事。剑,凶器也,云恐于亲不利,故而令诸婢解剑。未及通报主公、夫人,云甚惶恐赵云说着,脸上可一点也看不出“惶恐”。

“剑乃凶器?那你手中是什么!”

“若非夫人之婢用剑在先,云何敢如此?本不欲剑出也。此是长坂所得,救得小主人活命,故主公特许随行,不必解剑。夫人知长坂之事否?”

赵云的谴责之意虽然很含蓄,但很明确:我带剑那是有特许的,不满意找你旁边这位说事儿去。我本来不想露剑的,不露就不在乎凶器,结果是你的婢女先违反规则,我后发制人,不能怪我。你要是不服气——你听说过长坂坡我的英雄事迹没?

孙夫人气得脸色都快像身上那玄衣一样了,先前被缴了械的女人连忙上来拉了拉她的衣服,示意不要跟赵云争竞。孙夫人这才压了压火。

等到了卧室内,新婚夫妇坐定,年长的引路女人便开始完成最后的合卺等礼仪——她看了看赵云,心想这人怎么还不走?

赵云一点也没有不自在。

孙夫人忍无可忍,叱道:“何无礼之甚!还不速退!”

赵云斜眼看了看对面的女人:“她也没走啊

“放肆!她是助成礼者,汝不知礼节?”

听孙夫人提到礼节,赵云脸色倒庄重了:“既然说道礼节,云有一事不明:前番刺新人组剑山,又是谁家的礼节!江东礼节,莫非都是这样教的?既然如此,这亲,不结也罢!”

赵云说完了,目视刘备,刘备心里很明白,也作势起身要走,女人见不好,赶忙拦住,同时用哀求的眼神看孙夫人,显然是希望孙夫人让一步来挽回局面。卧房里的这一切都不是孙权安排的,是孙氏自作主张,如果因此激怒刘备导致婚姻破裂,孙权的怒气可想而知——亲妹妹不能动,这些下人就都是替罪羊。

孙夫人压了压火:“出去!都出去!不用你们!”

赵云满意了,她躬身行礼:“主公,夫人,云告退

赵云在年长的女人之后迈出卧房,刘备还在后面追上了她,拉住了她:“子龙,孤有事问你

“恩?什么事?主公您说

“你今天说的话比以往有条理多了啊

“那不是我说的啊,”赵云回答得理直气壮,“那么有条理的话怎么会是我说的。那是小……是军师教我的啊。军师说孙权本人那么想联姻,肯定不会主动找什么麻烦,可是夫人就不好说了,如果孙权知道她妹妹这么干,肯定是装不知道,因为他也希望借此折主公的面子。所以军师让我注意点,遇到有下人动刀剑一定不能让他们先出手,惹了夫人也不用怕,因为孙权不会明目张胆给夫人撑腰的

刘备放心了,有这样的人做后盾,这个老婆可以娶了。

作者的话:铜雀台是赤壁之战后建的。

周都督的女儿名不详,这里的名字是作者瞎起的,至于她的命运……可以去查历史书……

皇叔结婚时候的歌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作者费老了劲了才好容易从十九首里找到这么一首还不算太悲伤的……古诗十九首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公元140-190年间,所以用到这儿在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刘老板结婚时候的场面,主要取材于唐诗“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幛幄黄金”和老版《三国演义》。

那把剑不是青釭……是诸葛给赵云做的,之所以说是长坂坡来的,主要是吓唬孙夫人,反正孙夫人不知道到底是哪儿来的。史书上没写赵云在长坂坡捡装备的事儿。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