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九十九章 泰坦尼克

1912年4月10日,是一个无风的晴天,海绵平静。

英国南安开普敦,一艘号称是“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豪华客轮,正准备,前往纽约,它的名字叫做泰坦尼克号。

肃穆的黑色舰体上,屹立着如同白玉城堡般的美丽建筑群,泰坦尼克号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是人类的美好梦想达到顶峰时的产物,真切反映出人类掌握世界的强大自信。

远在波士顿的徐文昊,自然也是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消息,泰坦尼克号的到访,让这时的美国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果然,这件事还是发生了徐文昊这时正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自言自语说着,“哼,历史果然并没有多少偶然,少数人引导甚至主宰世界命运的事实,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望着窗外那些正如工蚁一般辛勤忙碌的普通民众,徐文昊微微叹气一声:“并非每一个人,都能透过命运的迷雾,看到自己的一生是何等卑微

这个时代的通讯技术实在是太落后了,因此早在数年前,智脑就破译了几乎所有往来于欧洲和美洲的电报讯息,因此也意外获知了这次由梵蒂冈主导的秘密行动。

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密谋着要消灭那些体系外的国际金融势力,同时也是打压越来越强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重整世界秩序。

而他们的计划,便是通过泰坦尼克来实施……

这个时候,位于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世界上最豪华的巨轮泰坦尼克号已经从伦敦开出,进行着它的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史诗之行——驶向大西洋彼岸的纽约,驶向它永恒的坟墓。

或许百年后,风云变换,恐怕这时人们还想象不到,这次悲壮亦或伟大的沉没在百年后会以电影的形式倾诉一场爱的挽歌,就像他们同样不会知道他们踏上的是一条注定要沉没的航班。

如今正是二十世纪初,欧洲依然主宰着世界,大英帝国依旧还是那个日不落的帝国,罗斯柴尔德银团对西方资本世界的统治依旧不可动摇。

只可惜,红盾家族的强盛日益引发光照会中其他成员的不满,尤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绝对忠于梵蒂冈教皇的耶稣会。

作为盎格鲁撒克逊计划的制定者,他们不允许原本仅仅是作为犹太人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威胁到他们主宰世界命运的计划。

因此,矛盾自然出现了。

很快,他们秘密开始支持300委员会家族中的两位后起之秀:摩根和洛克菲勒,以一个蒸蒸日上的美国为基石,展开了一次挫败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计划。

一个日渐强大的华尔街,正野心勃勃地想要取代昔日的第六帝国,于是一场真对大西洋彼岸的阴谋开始酝酿。

对于这个本应用古犹太文翻译,实际用英文翻译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东方世界并不是很著名,然而在西方尤其是欧洲,红盾之名如雷贯耳。

自意大利战争后北迁德意志,隐匿三百年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徽记——红盾,重新在西方世界露面,并且迅速取得了统治地位。

之后的一百年里他们支配英荷银团,压制瑞士银团,在全世界范围里建立起一个资本帝国,甚至欧洲列强的战和乃可由罗斯柴尔德一言而决,欧洲的政治家惊恐的发现各国之间的战争只是一小撮异教徒操纵的游戏。

那时的罗斯柴尔德银团,时人谓之:欧洲第六帝国!

美国的建立可以说也和罗斯柴尔德银团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战争本就是盘踞在欧洲大陆的罗斯柴尔德银团与盘踞在伦敦的英荷银团对北美主导权的一场争夺,而当今美国金权的霸主摩根财团正是罗斯柴尔德银团一手建立的北美分支机构。

美国是金钱的乐土,这里没有贵族,没有上帝。

由金钱建立的国家,财富代表了一切,因此美国短暂的历史贯穿着一条金融斗争的主线。从**战争的欧洲两大银团火并,到建国后以华盛顿为首的本土集团背叛欧洲宗主参与到货币发行权的争夺。

从梧桐树下的第一华尔街,到胜利者定鼎的第四华尔街——美联储;从莫里斯的第一美国银行破产,到摩根财团的建立;从华盛顿流进鲜血的死亡,到戏院里飞向林肯的子弹,一切都围绕着财富的核心——美元的发行权。

无论英荷银团,罗斯柴尔德银团还是瑞士银团,斗争的核心始终是在欧洲,美国的争斗只是全球布局的一角而已。

正是这一忽视,一次次血腥斗争洗礼后的美国本土力量渐渐成长起来,他们注视着欧洲,期待着摆月兑被人控制的命运。

摩根和洛克菲勒,就如同某部漫画中写的那样:风云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虽然斗争激烈,却始终没有一只力量取得绝对优势,控制美元的发行权。

美国的三个央行都是和美国订了长期合同,限制了发行美元的年限,时间一到,如果不能续约,就要倒闭。

二十世纪初,美国第三央行结束了,一个新的轮回正要开始,故事的起点也在这里开始。

建立美国第四央行这样重要的事,欧洲各大银团的宗主们当然要派出重要人物去美国主持大局。大人物有大格局,号称世界上最豪华,最壮观的游轮——泰坦尼克号自然是最适合的最符合乘客身份的选择。

所以泰坦尼克号的航线当然也是伦敦—纽约,或者说金融城——华尔街。

如何才能摆月兑欧洲的控制,建立自己央行,成为美国真正的主人,而不是代理人,这时是摆在华尔街巨头面前的首要问题。

虽然华尔街已经不再弱小,而且梵蒂冈和英国共济会这两个盎格鲁撒克逊人集团,此时都已经抛弃了一直兢兢业业为他们服务的红盾家族,但是单纯从金融角度上来讲,与罗斯柴尔德的正面交锋,依然没有胜算。

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让罗斯柴尔德银团的人不会出现在讨论建立美国央行的会议上。

所以,泰坦尼克号必须沉没,只要她沉在大海里,罗斯柴尔德银团和英荷银团短时间内将无法派出有足够分量的人物去美国商讨央行事宜,他们在美国的力量除了已经叛变的,其他必然群龙无首。

这样华尔街就可以在一段时间里月兑离来至欧洲的影响,独自建立属于自己的货币发行机构,而欧洲则鞭长莫及。

此外,罗斯柴尔德银团、英荷银团的如此众多的重要人物罹难,必然造成欧洲金融势力的内部洗牌,也就是说在欧洲的金融势力忙完自己内部事务之前是无暇顾及美国发生的事情的,这是西方版的攘外必先安内。

于是,一切都谋划完全,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开始了它的处女航,满载着欢呼启航,载着一批神秘的客人驶向纽约,也不可避免的完成了和水上冰山的历史性碰撞,仅仅4天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1912年4月14日夜,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1年后美联储成立,以摩根财团为首的华尔街银团占领了美国金融的制高点,广义上拥有了美国的一切财富,罗斯柴尔德银团以及英荷银团在美国百年间注入的资金和掌握的财富化为乌有。

但是美联储的建立只是华尔街一系列计划的第一步而已。

因为这时的欧洲战云密布,由于世界上可以瓜分的资源已经瓜分完毕,新兴的强国想要获得相应的资源视乎只有战争一途了。

然战争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须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战争在近代西方世界从来就是一个生钱的机器,但问题在于战争红利由谁来赚。

就地缘政治来讲,美国远离欧洲,一旦欧战爆发,必得渔人之利。

在美联储建立前,由于美国的货币权掌握在以罗斯柴尔德银团为代表的欧洲银团手中,欧洲爆发战争,则罗斯柴尔德银团可以在对抗双方两头下注,同时坐拥美国贷款,确保战争红利落入自己手中,并在战后以战胜国金主的身份大肆搜刮战利品。

但此时,美国的金权已经易手,华尔街坐到了渔翁的位置上,而罗斯柴尔德银团则进退失据。罗斯柴尔德前期为欧洲战争进行的谋划由此全成画饼,其立场迅速从暗中推动战争转向维护和平。

一战前西方列强进行了军备竞赛,英德在海上开展造舰大赛,但是却没有提到其中的一处关键转变——1912年德国停止与英国的海上竞赛,英德两国联手缓和欧洲局势,避免战争的发生。

看似偶然的历史,其实并非如此。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随后英德关系转暖。

1913年,美联储成立。

1914年,一战爆发。

很显然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美联储的成立和一战的爆发有密切的联系。人类历史上一切重大事件都不是偶然事件。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