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九十七章 白色英镑

黄埔东区,这时还多是荒郊野岭,人烟稀少,只有一条曲折蜿蜒的小土路,遥遥伸向几十公里外的府城广州。

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村子,零零散散分布于江岸和道路两旁。

一辆经过改装的越野车,这时在崎岖的泥路上颠簸前行,徐文昊坐在后座上,不由出声抱怨着:“这条道路也该修修了……”

这可不仅仅是为这点不适而抱怨,考虑到以后越来越大的运输需求,修造一条宽敞平整的水泥马路,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负责开车的是一位新人,沉默寡言,反倒是副驾驶座上,端着突击步枪负责警戒的谢剑彪,神情轻松,和徐文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可不是么,运输队已经不止一次抱怨了

“等到码头区和工厂区的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完成,我会让工程建设部安排修路事宜,不仅还要修一条直通府城的高速路!”

由于目前大量厂房和民居都在修造,因此占用了绝大部分的建筑材料,使得铺路所需的水泥和砂石一直都安排不下来。

虽说嘉华水泥厂已经开足马力生产,可产能毕竟有限,一时间依旧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徐文昊已经考虑再增加三条大型水泥生产线,可这也需要2年以上时间来筹备和落实,远水解不了近渴。

车子一路向北,行驶了大约半个小时,才到达此行目的地——龙头山。

山体海拔不到两百米,算不得名山,亦无大川相伴,因此放眼全国而言,籍籍无名。

因山间有一清溪蜿蜒而流,如飞龙起舞,故名龙头山。有山峰十余座,由于四周为平野,倒也还能显出几分雄伟高峻的非凡气势来。

山脚下,一座建于明代的古庙,在此屹立500年而不倒。至今仍香火不断,受人供奉,以深厚的历史底蕴,见证漫长历史变迁。

龙头山西南一带,本是荒野,不过这时灌木和杂草都被清楚一空,里外三层密密麻麻的将一排排低矮的平房围在中心。

远远的就可以看到标有‘军事禁区’的木牌,还很形象的画着一个狰狞可怖的黑色骷髅头。徐文昊用低廉的价格买下周围万余亩不适合耕种的荒地,建起了自己的兵工厂。

这里常年驻扎着一个营的士兵,全是从军校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士兵,忠诚和能力都是上上之选,更考察过祖宗三代以上,确认没有问题后才会安排到这里工作,饷银是普通士兵的两倍以上,且优先安排家属进入美华公司的商业机构工作。

四周都是旷野,营房四角上各自都有耸立的着7米高的瞭望塔,时刻都有士兵拿着望远镜在上头警戒。

只有一条道路直通里面,车子缓缓开入,连续通过三处哨卡,才真正进入营地之中。

清一色身穿军服的士兵,见到谢剑彪和徐文昊都是立正行礼,肃声道:“长官!”

徐文昊则是微笑回礼,每一次来,他都默默环视四周,享受着自心底涌出的成就感。这里才是华兴社的心脏,更是光复军的力量之源,同时也是他改变这个世界命运的底气所在。

营长程文力快步跑上前,行了一个军礼,“见过会首阁下!”

一听他对徐文昊的称呼,就知道他必定也是华兴社的成员。实际上,住在这里的一个营,士兵有半数以上都是华兴社成员,另外一半亦是即将通过审核的准会员。

看清来人面容,徐文昊也是笑着称呼对方的军衔:“程中士,别来无恙啊

程文力是跟着徐文昊回国的美籍华人之一,现在华兴社中许多高层都是美籍华人,也是徐文昊最为倚重的势力团体。

这些人见识过西方文明的强大,却依旧保留着对华夏传统的向往,因此在经过仔细斟辨后背徐文昊吸收到了华兴社中,同时安排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文化,培养成组织日后的核心人才。

整个军事基地目前还只是完成了三分之一,不过对于目前的情势而言已经足敷使用。

徐文昊看了一眼井然有序的营地,对程文力的工作能力也是满意,在穿过外围的方形中空的单层楼体建筑之后,徐文昊才走近一个巨大的方形厂房门前。

自高空俯视,整个基地的核心建筑群落就如同在一个巨大无比的‘回’字。

密封式的厂房布局,没有窗户,只有一个宽12米高11米的前门。

到了这里,已经没人有资格陪同徐文昊左右了,按照这时华兴社的规定,有进入权限的仅徐文昊一人罢了。

谢剑彪和程文力都恭谨的退了出去,随后是厂房前的铁门缓缓开启,露出其中漆黑无光的内部环境。

第一层是厂区的外仓,生产出来的枪械和弹药,都会被无人驾驶的叉车输送到这里,然后才会通过指示灯通知外面的士兵前来搬运。

而再次通过一栋金属大门后,徐文昊才进入到了核心的生产车间,一列列机床整齐排列,金属部件撞击切削的杂音瞬间形成如巨大声浪,扑面而来。

在最初修建的时候,就完全考虑到了隔音的需要,因此外面却是听不到这里头的响动。

“欢迎来到‘元初’军械生产中心,我是这里的智脑系统‘龙渊’,必竭诚为您提供服务徐文昊前脚刚到,分区智脑便出声欢迎。

“17号生产线安排得怎么样了?”徐文昊问的是印钞机的布置。

智脑‘龙渊’在对数据的短暂分析和整理后,当即答道:“17号生产线已于4天前,开始正式投入生产,目前运行状况良好

“调出部分样品,我要亲自审核!”

“明白,指令执行中……”

为了建造大跨度的厂房和缩短工期,整座工厂采用的是屋架式厂房结构,利用桁架梁来完成主体的格构化。

而这一种梁式结构,是没办法建造行车、吊爪等大型室内承重运输设备配套,这只能日后慢慢想办法完善了。

以目前来说,还是勉强够用。

几分钟后,一个小型轮式机械构装体便将徐文昊想要的东西送了过来,整整一个皮夹的英镑。主要是5、10、20和50这四种面额的英镑纸钞,除了这四种主要流通使用的面额外,还有100、200、500和1000磅,其中1000磅也是英国发钞史上最大面值的纸币。

不过考虑到实际需要,徐文昊并没有印制这种太大面额的英镑纸钞,以免引起别人怀疑。

徐文昊望着手里白花花的纸钞,默默念着:“这就是最早由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

用黑色油墨印刷在白色纸张上,钞票的背面没有任何图案,也因此而多被世人称作‘白色英镑’。

细细端详着正面图案为采用花体字母印刷的英文和‘不列颠女神坐像’,同时与手上的真钞进行仔细对比,发现除了新旧差异外,确实没有区别。

翻到背面,发现是一片空白,不由笑了,“就这么节省印制成本?”

不过以这个时代的技术而言,防伪能力还是不错,纸张带有全版水印,用的也是一种材质特殊的土耳其亚麻布料。

因此生产假英镑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时代发行的英镑已经拥有精美的细节,包括委任专人设计的大不列颠墨印,很有质感的亚麻纸覆盖层,以及非常复杂的序号计数系统等……

不过在未来科技面前,这种防卫能力不值一提。

甚至在原本时空的历史上,二战中德国就曾经印制了大量假的英镑,占英镑流通总数的三分之一,风暴式的袭击了英国经济。

徐文昊举着手中这女敕白细滑的纸钞,对着头顶的白炽灯看着水印,轻松笑着:“单纯从技术层面上讲,我印的也是真钞呢,只不过英格兰银行从未批准发行过罢了

现在,机器开足马力,一个月就能印制700万英镑的假钞,但是这笔钱就足够还清徐文昊现在欠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的所有欠款了!

而对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所造成的冲击和损失,恐怕要在钞票总额上再乘以一个流通次数,甚至会极大的动摇英格兰银行的信用。

一想到这里,徐文昊就冷笑着:“盎格鲁撒克逊人,不管战略上多么高明,一旦战术上连续遭遇挫折和失败,那距离全盘崩溃也不过是迟早的问题。不知道你能抵挡几次呢?”

盎格鲁撒克逊人利用犹太人创建了现代银行体制,利用发行纸钞在全世界疯狂掠夺财富,现在却无疑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只要纸钞经济还在继续,他们就等于在持续失血,这就是技术领先所带来的绝对优势了。

对于从来不喜欢公平竞争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徐文昊也没打算和他们讲规矩。

“看来,是时候要再去美国一趟了望着手里已经印制好英镑,徐文昊默默思考着该怎么把这些钱安全的花出去而又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