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五十一章 渠道限制

五日后,美华科技公司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圆珠笔正式上市,在商店的橱窗中,这种采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书写工具,标价6美元。

虽然对于许多家庭而言,这样的价格过于昂贵,但美华公司仍旧在第一天就卖出了1万支。

最初仅仅是在唐人街中的商铺中有售,但很快,闻讯而来的零售商便挤破了美华公司的大门,甚至连一些威钢集团的股东,也想来分一杯羹。

这支小小的笔杆,却仿佛有着魔力一边,吸引着投资者们的视线。如果不是徐文昊坚持美华公司不上市的话,说不定这会儿凭借着股票,就能狠狠地在金融市场中捞上一笔。

庆功宴上,才刚刚入职的美华公司高层管理们,个个都是喜笑颜开,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十分良好,意味着他们的未来有了可靠的保障。

而前来道贺的里斯,也举着酒杯,凑到徐文昊跟前,以略带埋怨的语气说着:“我亲爱的朋友,你这次真是太不够意思了,这样的好事怎么能不叫上我呢?”

徐文昊这时也是笑了,拍着里斯的肩膀,“抱歉,在此之前,我也没有料到圆珠笔的销售情况是如此顺利。你知道的,公司目前的生产重心还是放在钢铁行业,民用化工品的生产还未曾涉足过

“徐,我对任何能够赚钱的生意都很感兴趣,不仅仅是我,海诺叔叔他们也托我过来,征询你的意见,他们似乎也想要参与这场狂欢盛宴,只是不知你意下如何里斯举着酒杯,优雅的笑着,试探着徐文昊的态度。

随着手中掌握的实力渐渐雄厚,里斯的话语中也开始有了自信和从容,并且改掉了不少过往那种急躁焦虑的性格,开始学会了冷静的处理问题。

这一切,徐文昊自是看在眼里,人总是会成长的,在经历中改变最初的稚女敕和轻浮,渐渐学会稳重和冷静地面对生活。

里斯的这番话,明显是觊觎徐文昊手中的技术专利和生产工艺,无论是里斯还是他背后的德裔资本家们,都盯上了圆珠笔的生产和销售,想要插手进来,分上一份。

对于这点,徐文昊倒是没有太大异议,不过绝不会白白交出,因此讨价还价还是十分必要的。

找了处僻静的角落,徐文昊便和里斯进行着初步协商,“里斯,技术我可以交出来,但我也有要求获得相应的回报

急于获得专利授权的里斯,这时自不会拒绝,但也没有像过去那样轻易就答应别人的条件,而是冷静地笑了一声,才说道:“说说你的条件吧

“我希望能够拥有一家属于我自己的化工厂,设备、工人和厂房,都需要你帮我搞定,当然,最后我会自己付钱。而作为交换,你们可以免费使用我的圆珠笔生产专利

当所有人的目光还盯在圆珠笔身上的时候,徐文昊却知道,真正蕴含巨大利润的商品,其实是生产笔杆用的abs塑胶。

abs树脂可是日后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

在原本的时空里,这种新型材料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被发明和推广,其因为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因此得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每年的需求规模,高达800万吨以上。

目前的美国和欧洲,已经有不少资本家开始进入塑料这个新型材料市场,但由于技术上的局限,是的塑料制品目前仍未能够大范围普及,进入千家万户。

而徐文昊正是要趁着这个塑料行业发展的真空期,抢先进入市场,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其巨大的利润空间,未必会输给钢铁工业多少,毕竟目前而言,徐文昊有长达20年的专利保护期。

里斯听了后,默然沉思,心中一时间却是难以作出判断,“这件事,我必须回去和其他股东商议,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决定

“那么,我会耐心静候佳音的,我的朋友。为了我,我们的友谊干杯徐文昊意有所指的笑着说道。

而里斯也听出了这其中的疏远之意,不知怀着怎样的心情,还是举杯应和,“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原本的友谊变得脆弱无比,但他们都知道这实是难以避免:资本从来都是没有感情的,商业本就是一个**果的金钱游戏。

只是想起大半年来的友好相处时光,里斯还是心中感慨:从什么时候起,原本亲密无间的朋友,变得像现在这样,互相提防和算计。

……

翌日,美华科技公司总部,财务副总罗伯特德尼罗拿着第一季度的财政保镖兴致勃勃得向徐文昊做着汇报:“老板,仅仅是一周的时间,我们就卖光了第一批生产出来的10万支圆珠笔,毛利润60万美元!”

新商品在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一旦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便总是能够很轻易地卖出好价钱。但这种好事并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利好消息,徐文昊并没有和公司中的其他人那样盲目乐观。

他坐在会议桌的主座上,对着其余几位公司副总说道:“生产管理部现在已经开始调整圆珠笔的生产线,改进工艺,未来半年内,我们就能在原本的产能基础上将效率提升五倍以上。大量产品涌入市场,必将使得售价降低,关于这点我们不得不做好准备

公司的生产管理部是由生产副总拉尔夫费因斯带领,一位古板的英裔移民。

拉尔夫年近五旬,是王顺林以前工作过的工厂中的车间主管,同时还是技术员出身,有着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因此在跳槽过来之后,便被徐文昊委以重任。

而拉尔夫也的确没让徐文昊失望,很快就根据徐文昊的建议简化了原本的生产流程,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同时生产车间内的管理条例,也是由他一手操办,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标准的生产制度,让生产活动得以有序进行。

“约翰,你对产品的销售有什么建议么?”这时,徐文昊又把目光投向了左侧第二排的一个白人。

这人年约三十岁左右,毛发粗硬,脸圆身胖,脸上总是挂着讨喜的笑容。他便是约翰德利奥,公司的销售副总,同时也是王顺林的大学同学。

约翰耸耸肩,笑着说道:“老板,我要是你,就不会现在就基于提高产能

“哦,你有些什么想法呢?”对此,徐文昊也是有些好奇。

“公司原本的产能就足以满足整个东部的产品市场,毕竟我们的圆珠笔现在主要是供应给社会上的富裕阶层,定价更是高达6美元,而目前市面上的零售价,早已经突破到9美元一支了

见自己的话引起了总经理徐文昊和其余几位副总的注意,约翰说得更起劲了,“继续营造供不应求的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我们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我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经过初步计算,我发现假如公司将产能提高到目前规模的三倍以上,那将意味着我们无法继续维持现有的高价销售策略

“当产能提高无法带来更多利润的时候,我们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约翰以这句话作为总结,随即便将决定权交回徐文昊手上。

徐文昊其实也在考虑这个事情,公司目前的月产量为30万支,考虑到整个美国东部城市的经济状况和富裕阶层的人口分布,这样的产量确实已经足够了。

诚如约翰所言,这种时候,由于是垄断经营,与其费心思扩大产能,不如维持高价策略更为有利——以最低的生产和销售成本,最大限度的获取产品利润。

虽然这时候还没有现代营销学,可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的约翰在长期的经营中,还是自己总结出了许多有用的经验和技巧。

“由于公司目前仍然没有掌握可靠的销售渠道,因此我们的货物只能依托近海运输系统,销往附近的六个东部州约翰将情况如实上报,这也是他建议目前不必急于扩大产能的主要原因。

而徐文昊也非常清楚其中的原因,有些时候,产品再好,也未必就一定能够卖出去,甚至和价格高低无关。

因为产品的销售,本质是货物的流通,假使生产厂家如果不能掌握相应的销售渠道,最终只会导致产品积压,而不得不降价出售。

公司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必须要找一家贸易公司和自己展开合作了。

而首要的人选,自然是在美国东部地区都有着不小影响力的海诺等人,甚至能够开拓一条通往欧洲的销售渠道也说不定。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