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运输艇

又都留了六天,待到小型运输艇全都生产出来之后,徐文昊这才准备动身。

将一些通过技术复原制造出来的首批电子程控设备,都用木箱包好,被工程机器人装运上了运输艇背部的货舱之中。

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徐文昊特意订做的长短枪械、单兵火炮和弹药储备,更有一套徐文昊自己使用的小型单兵外骨骼武装盔甲。

这套蕴含着新世纪人类文明结晶的高科技武器系统,被用一个完全密封的硅化铝板箱子隐藏了起来,还包括一些徐文昊自用的电磁充能武器装备。

箱子上设有密码锁,需要徐文昊的声纹和脑波同时激活,才会被打开。

要是有人想要强行破解,只会引爆箱子中内置的电浆炸弹,到那时,液化的高能电流将会溶解盒子中的一切。

荒僻的山谷之中,寂静无人,唯有哗啦啦的瀑布水流声在不断回荡在耳边。

清澈的河水起于山巅,顺流而下,4艘带着浓厚科技气息的灰白色小艇,突兀的出现在湍急的河面上,与四周的原始自然景观格格不入。

这种小型运输艇样子非常奇怪,是一种扁平结构的船体,船舱很小,位于船体的前端,是一个只能容纳6人的双排座椅,类似汽车的布局。

可以人工驾驶,不过现在徐文昊找不到船员,只好调整为智能导航模式。

由于采用全碳纤维合成材料制造船身,整体重量因而大大减轻,全重不超过8吨,却可以运输最多不超过超过16吨的货物。

这种合成材料与制造高档网球拍、高尔夫球杆和滑雪橇的材料一模一样,其舰体坚固程度不比钢铁和铝合金材料的船体差。

但相对这个时代的战舰而言,依旧只是相当薄弱的装甲,防御力几近于无。不过作为运输艇倒还是挺合适的,全碳纤维的质量很轻,并且耐腐蚀和氧化,可以省下不少日常维护的工作。

扁平的船底结构,适合用于内河运输,以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一次充能便可维持300公里的航程,这足以满足一般的运输任务需要。

作为这四艘运输艇的首航,徐文昊自然要亲自带队。

在快艇结构中利用了旧时代的船舰技术,是当时人类研制的一种商船用m型外壳,它具有4个风道和2个偏向中心的外壳。

船弦平面和中心做成与主外壳**无关,这种结构能使每边船弦驱散波浪,尾流能量会上升到风道中,在这些风道中的气流会产生动力升力。

不管是内河还是浅海区域,这种运输艇都能发挥出自身良好的机动性能。

以超过50节的航速在水面上疾驰,溅起漫天的白色浪花,电动马达的静音效果被着重强化,因此反而没有那种刺耳的发动机轰鸣声传出。

只是在路过某个不知名的殖民者小镇时,水面上莫名激射而起的浪花引发了许多白人移民的好奇与遐想。

运输舰上面搭载着简易的电磁光学迷彩系统,良好的隐身性能使得它们根本不会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之中。当然代价也是很大,系统开启之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都意味着能量的大量消耗,这是以牺牲船体的续航力为代价。

飞快的掠过所罗门群岛的沿岸浅海区,花了数个小时,徐文昊才终于从岛屿的南端抵达了北面的霍尼亚拉湾附近,找了一处没人的沙滩将货物卸下。

运输艇的尾部直接倒行上了沙滩,背部的起落架和机械臂在智脑的协调下有序地运转起来,无需任何人力就能**完成货物的的卸落工作,这倒是省却了徐文昊不少功夫。

随后便是跑回小镇上的旅馆中,找来谢剑彪他们,处理接下来的杂务。

“老板,我在码头上找了几个工人,他们愿意帮我们把货物搬运上船谢剑彪这时站在徐文昊身边,恭敬的低着头,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群当地的码头工人。

他虽然奇怪为何徐文昊不把货物直接运到码头,而是找了一处无人的沙滩卸货,可这时还是不敢提问。自从有了想要追随徐文昊的心思之后,他越来越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忠诚下属的身份上,不敢有丝毫僭越之举。

老板愿意说的,他不用多问,老板不愿意说的,他不能多问,这才是为人下属的本分。

“嗯,这件事你去处理好,那批货物很重要,不容有失对于谢剑彪心思上的这点变化,徐文昊也是察觉了一些,因此也有了要栽培和重用对方的想法。

想了一下,又吩咐道:“剑彪,这事办完了,我还有事要交待你

这话语中,就明显有推心置月复的意思在内了,本身就有几番阅历和见识的谢剑彪,这时听了自然是欣喜不已,甚至毫不掩饰的表现在了脸上,笑道:“小人明白,老板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不管以前有多么心高气傲,但他生于富贵人家,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见识到了西方文明的技术力量,自然不是甘于平庸的人。

比起任何人都要渴望功成名就,此前加入致公堂,和一群会党人员掺和在一起,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打心底里,他就对那些所谓的江湖义气嗤之以鼻,只可惜孤身一人在美国生活不易,才不得不加入这样的帮会组织,以图自保。

这时有了更好地选择,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改换门庭。

原本只是觉得徐文昊不过一介商贾,可是相处得久了,谢剑彪也渐渐从徐文昊的言行举止中看出了一些东西,这时心下一番验证,也明白对方不是甘于寂寞的人。

至于能走多远,谢剑彪也太过在意,反正比起自己原本的生活,还是现在的日子过得更舒坦一些。当然单凭这些,还不足以让他下定决心投靠,不过至少现在他选择了留下。

以后的事,自然由以后来决定。

货物搬上远航欧洲的轮船后,徐文昊他们又再一次踏上了远洋航行的旅途,不过这次却是因为携带大批的物资,不得不选择经由澳大利亚、印度,再穿过苏伊士运河开往欧洲的这条海上航路。

最后才是跨越大西洋,抵达波士顿。

比起原本经由夏威夷开往南美的旅程,这无疑将要在路上花费更长的时间,不过徐文昊这时却也只能如此。更何况这并非毫无意义,漫长的旅途将途经大洋洲、亚洲、非洲和欧洲四个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各种各样的见闻和信息搜罗,将极大地丰富智脑的数据库,增进徐文昊对这片时空的了解和认识,免去了日后许多情报搜集方面的功夫。

唯一遗憾的是沿途并不经过华夏这片古老的土地,让徐文昊有些无奈,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时的中国可不是什么好去处,贫穷、落后、野蛮、愚昧,甚至是一片充斥着危险和混乱的土地。

时值清末,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各种天灾**也开始频频光顾这片充斥着苦难和哀愁的土地。

从太平天国起义起,各地的匪乱就持续不断,大批一无所有的民众在饿死还是杀头面前,终于选择揭竿而起。

而有鉴于废弛的八旗子弟兵不足以镇压越来越频繁的地方暴乱现象,清廷先是编练绿营兵。可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之后,绿营兵也很快腐化堕落下去,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滑。

鸦片战争中,野蛮、愚昧、无知且腐朽不堪的清廷,总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近代军队。在缴纳了高昂的战争‘学费’之后,奴酋们开始仿照西方列强,建立属于自己的近代新军。

和洋务运动一样,清廷统治者在面临时代的巨大变革时,并非没有作为,也并非没有努力去尝试做出改变。

但这种改变,并没有为国家带来富强,反而是敲响了满清统治的丧钟。

原本时空之中,覆灭清廷的就并非那些只知道虚张声势的所谓南方革命党,而是满清自己编练的北洋新军。

虽然这片时空之中的历史是否也会照着这个轨迹行进下去无法得知,但徐文昊却心中明白,不管什么时代,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其脉络总是相似的,并且有迹可循。

漫长的航程之中,徐文昊有着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和思索,以做出对自己而言最为合适的决定。未来的道路,总是可以选择,也必须做出选择,然后矢志不移的向前迈进。

看着这个充满着悲惨和压抑的旧世纪时空,徐文昊不由心生要改变当前这一切的使命感,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不该继续重复那些遗憾和错误。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片时空,徐文昊就渐渐觉得或许这就是属于他的命运,来到这里,改变这里,造福这里。

但想要改变世界,没有力量却是不行,因此不管梦想和志向有多么高远,终究还是要落于实处才有意义。

载着满船的货物,徐文昊望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波士顿港口,嘴角不由轻扬,浮现出自信的笑容来,心中暗暗对自己说道:“真正的计划,现在终于要展开了……”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