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致读者
第10节第四十八章上
第四十八章上
席远山在党员学习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被列入了学员学习和讨论的重点。学习和讨论,激发了每个学员的热情,讨论更是踊跃参与集中,场面很是活泼,象春雨过后的阳光,无不呈现一片生机盎然。
这是一种未曾见到过的学习氛围。
同时,席远山《在党员学习班上的讲话》,在电视新闻中播出后,又一次在人们中间引起了广泛的热议。街头、公交车上、路边、饭桌上、办公室……无处不在议论着席远山的讲话内容。在对席远山讲话高度的赞扬声中,议得最多的是席远山的胆魄和才华。在大瑶县的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县委书记有席远山如此深刻卓识的讲话,且又有如此的新意。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讲话!
这是一个具有新纪元标志性的讲话!
这是迎接一个伟大时代到来的讲话!
这是为大瑶县创造一个崭新面貌的讲话!
这是为建设一个强盛大瑶县的讲话!
强盛,是大瑶县人民对席远山讲话赞誉声中的翘盼和期待。同时,他们还有揣模,他们还有怀疑,他们不知席远山能为讲话做出多少事情。
但在人们心里,无论席远山能否为大瑶县人民做出多大奉献,他那独具新意的讲话,将会在大瑶县的历史上,在大瑶县人民的心里,留名千古。
而在席远山心里,他从没有过留名千古的念头,也不知能为讲话做出多少实事,他一定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他不求做多,哪怕是一件半截的事,他都希望尽力去做好,就足以给自己心灵最大的慰藉,就不愧对大瑶县人民了。他唯一能做好也敢于向大瑶县人民承诺:在任一天,绝不会做出有损公平的事,尽最大努力去制止去扼杀不公平的事和现象。事实证明,席远山一上任,就在逐步纠正不公平的现象。领导干部的选拔,兴修水利,取消种粮以土地面积为单位补贴等等一系列举措,无不都是在以公平为准则。他只是没象在党员学习班上那么透透地去说罢了。一开始,他不能说,他一说,就会乱章法,又是改革又是公平,身上的虱子多了,弄得人们不知去捉哪只好。一着急,虱子没抓着,反给身上的皮肤抓破了。徒劳且失。其实,消除不公平和改革是同一目的,只是说词不同而以。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柔和与严峻,前者容易使人产生共鸣,乐于接受,后者容易给人造成恐惧,产生害怕。犹如米酒和烈酒,米酒易入口,烈酒难下咽,。不饮酒的人一听是米酒,好奇都要尝几口,而那些堪称酒仙的人,一听喝高度酒,吓得搞不得搞不得,慌忙回绝。殊不知,米酒也是酒,烈酒也是酒,是酒都具有诱人的醇香,又不失伤人身体的乙醇。米酒只不过好入口罢,它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醉态,一旦入醉,它比烈酒入醉更令人难受。消除不公平和改革是同一目标,哪席远山为什么又要用不同的字眼来表达呢?这就是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同一件事情,时间上的不同选择和语言上的措词表达不一样,所产生的效果不尽相同。米酒和烈酒,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消除不公平现象和改革,它们还有一个相通的共同点,都是细致的针线活,急不得。尤其面对千百年沿袭沉积下来的一些现象,得一环套一环慢慢地除,否则半途而废,甚至愈演愈严重。
席远山读小学时,那时他女乃女乃还活着,在雨后春笋般季节,席远山有时也会在天刚蒙蒙亮起床,有时还会迎着毛毛细雨,拎着竹蓝,跟随村里大一点的孩子去对面的山上拔小竹笋。扯完竹笋后再去上学。扯回的竹笋,要放在水缸边潮湿的地上,洒上水,有时还用湿毛巾之类的物盖在上面,来保持竹笋的鲜女敕。晚上,席远山做完作业,有时也会帮忙剥竹笋壳。竹笋剥完壳后,用稻草捆成手腕般模样大小一把,以便第二天拿到街上去卖。捆笋肉很有技巧,笋肉有破相的不能捆在外面,也不能捆成圆筒筒,扁扁的,卖时现得大现得多,有看相才叫卖。别看剥笋壳简单,其实,哪是一门极要技巧的活,稍有疏忽,稍有忽视一个环节,笋肉不是拦腰折断,就是笋头的肉没了。开始,席远山老是剥不出完整的笋肉,在一旁的女乃女乃从不责怪他,给他做示范教他方法。女乃女乃说先要在笋尖上揉一揉,把笋尖上的壳揉软,然后用大拇指甲在笋的中间部位,掐开一点缝,但不能伤到笋肉。然后再由下往上一层一层剥。有时也可剥几层,但要根据笋子粗瘦来定,剥多了才有经验。席远山细心学着剥了几次后,剥出的笋肉果真完好无损,就是笋尖上薄薄一层一层的女敕笋衣,都能留在上面。
改革不正是如此道理吗?
席远山没有想起孩提时女乃女乃教他剥小竹笋的往事,可他在改革中,却运用得淋漓致尽,发挥得是那么地完美绝妙。不是吗?如果说不痛不痒地杜绝公车私用,是搅动特权思想的根基,中层干部的测试,则是吹响改革的信号,那么,领导干部的改革和机构的精简,恰恰是改革的起程。一根竹笋,如果不从最底下一层笋衣剥起,谁又能剥得掉笋衣?一层裹一层,紧紧相抱,密不透风。
席远山在党员学习班上的讲话,一字不提改革的字眼,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些人不懂,这些人认为米酒好象不是酒,产生了改革难以继续下去的错觉。认为席远山就那两刷子,只好搞一个什么公平来转移人们的视线。殊不知,席远山只是在此替换了一下说词,或者是障眼法。总而言之,米酒也是酒,烈酒也是酒,各有所爱的选择。
席远山在这个时候改用公平一语替代改革一词,当然是为下一步改革工作做铺垫。
席远山下阶段又会对哪一方面以公平的面容来进行改革呢?
这正是大瑶县人民所猜测所期盼的事。
然而,就在席远山准备要召开县委会,为贫富工资差别进行改革讨论的前夕,主管经济工作的副县长梁汉初,不知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才能,不知是受别人思想影响,还是另有原因,在主持召开的财经工作会上,不声不响作了一个《当前的主要工作是抓经济保增长》的讲话。身为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作这样的报告实属自己工作的范畴。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有些人听了觉得在理几分,尤其在一些领导干部中间,认为眼下应该是如何保经济增长,而不是改革不是讲什么公平来说事的时候。经济发展了,再来谈这些。
问题出就出在这里。
梁汉初的讲话也没什么不对,改革和公平,目的不就是更好的发展经济,使大瑶县强盛人民富裕吗?问题是梁汉初选错了时候,在错误的时间上讲了正确的话,导致了错误的结果。问题是梁汉初在报告上用“当前主要工作”的字。就是这几个字,使问题变得严峻复杂了。到底是先改革还是以经济增长压倒一切?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不是一项投资失误造成了损失那么简单。人无完人,谁敢保证工作中没有失误的事?只不过是失误的多少和尽可能去回避,减少失误而以。在改革和保增长这个问题上,正如一些精明老练的农民所言“吃不穷穿不穷,盘算不好一辈子穷”那样。盘算,决策也。
方向问题是个根本性的大问题,席远山绝不会在这个问题上作出让步作出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