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胤礽躺床上半死不活“昏迷”了几天,渐渐有了好转,康熙听人禀报说是顽疾已除,疯症减轻,不日就能痊愈稍稍放下了心来,然后免不得思来想去又起了疑心。

虽然他确实隐约有些后悔废太子,也有给胤礽开月兑的意思,但种种事情发生得都太过凑巧了一些,总让他有一种是有人在背后耍手段搞鬼的不舒服之感。

他怀疑胤祉,也怀疑胤禔,当然对胤礽却也是有怀疑的,在胤祉上奏弹劾胤禔之后,康熙其实就有想过这是不是胤礽自己捣鼓出来的一出戏码,然后转念一想,那日他吩咐胤礽出宫去看胤禔是突然提议的,也问过咸安宫的人有给胤礽搜过身确实没有带东西出去,那么至少就算要下手也不可能是他本人亲自下的手。

所以一时半会儿的,康熙也确定不了到底哪一个是真清白,哪一个是假冤枉,心里却委实是不舒坦。

胤禔说要与胤祉当面对质,康熙却又实在不想再看到几个儿子在自己面前互相推诿指责吵得他一个头两个大的场景,干脆就先叫了人把胤祉带来见自己。

胤祉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起来,其实他心里也怵,若非是胤礽要求,他原本已不想在这事情上再生事端,但偏偏胤礽派人来跟他说,不告老大,他就准备一个人都担待着。

于是胤祉就后悔了,早知道当初就不该写那封信给胤礽,若是胤礽他还留着信,事情被他以污蔑嫁祸老大揭露出来,自己第一个得吃不了兜着走,然后无奈之下便也就只能依着胤礽说的硬着头皮上了,好在胤禔的府上确实搜出了那镇魇之物,当然胤祉一猜就知道是胤礽做下的,多少他心里总算是有了一点底气,只是这会儿面对着康熙,到底还是心虚。

“你说那与直郡王勾结的会巫术的喇嘛,人呢?”

胤祉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小心回话:“已经死了。”

“死了?”康熙的眼里泛起了寒意:“死了是什么意思?”

“突然就死在了住处,儿臣派人去查看过,虽然看不出什么蹊跷,但这事儿臣一直有些疑虑,思前想后,这才还是决定上奏了……”

“疑虑?什么疑虑?你这话的意思是你早知道那喇嘛的事情,一直等到他死了才上奏?”

胤祉的脑袋垂得更低了一些,谨慎解释着:“关于这事,儿臣确实……先前就知道,之前皇上您率众出塞外之时,儿臣发现那喇嘛私下里与直郡王勾结,因为事情重大又牵扯到二阿哥,儿臣不敢贸然上奏,就写了信给二阿哥,告知了他事情原委。”

“你是说胤礽一早就知道了这事?”

康熙语气里的质疑之意越甚,胤祉赶紧解释:“是,二阿哥应当是知道了的,但是……他那个时候刚刚被废了,也不能给儿臣回信,儿臣更不敢擅作主张,后来又传出刺杀一事,直郡王拼死救了二阿哥,儿臣就想着喇嘛的事情也许是儿臣误会了直郡王,原本也就想这么算了……请皇上恕罪,儿臣那个时候当真是胆小怕事,才没有直接跟您说,但一直到前几天,那喇嘛突然死了,虽然没有确凿证据,儿臣却怀疑他是被人给杀人灭口了,于是儿臣趁着那日去直郡王府上探望,试探了他一二,他果然早就知道了那喇嘛的事情已经曝光了,所以儿臣思来想去,许是他那个时候奉命看守二阿哥,从二阿哥嘴里得知的……”

说到这里胤祉便噤了声没有再说下去,点到为止就够了,康熙这么爱猜疑的人,听了他这番话,定是能想到他要表达的意思他也没必要说那么透彻显得他故意针对胤禔。

果然,康熙的脸色当下就不好了,阴沉着脸深思了片刻,没有再问,挥手让之退了下去。

人走之后,康熙沉默了片刻,才问身边太监:“二阿哥那里如何?”

“这两日已经好很多了。”

“去将他与直郡王一并押来见朕。”

胤禔在乾清宫门口碰到同被押来的胤礽之时,就见他脸上哪有半点病恹之态,反倒是趾高气昂得很,相比他自己因为在宗人府里待了几天,一身衰气,灰头土脸,气势就要弱得多了。

胤礽上下睨了他两眼,先扬起了嘴角:“大哥,别来无恙了,宗人府里日子好过吗?”

胤禔是当真恨不得撕了面前这样得意洋洋的笑脸了,皮笑肉不笑道:“托二爷的福,爷也能有幸去那个地方见识一二。”

胤礽双眼轻眯起来,冷笑一声,转身先进了乾清宫里头去。

双双在康熙面前跪下,康熙只扫了一眼两个,就没好气地转开了眼,实在是看到这两个孽子就气不打一处来,顿了一下,他先开了口问胤礽:“你是不是一早就知道了胤禔和喇嘛勾结行巫蛊之事魇胜你?”

“是,”胤礽低着眼,谨慎答话:“之前在塞外之时,三贝勒曾经给儿臣写信说过这事。”

这口供就算是跟胤祉对上了,康熙手指轻叩着桌子,又问道:“你既然知道了,为何不上报于朕?”

“那个时候儿臣刚刚被废,哪里还记得这事,看过就忘了,后来想起来也没机会跟皇上说,再者之后直郡王又救了儿臣一命,儿臣就觉得三贝勒信里说的事情许是无稽之谈,便也不敢多事。”

康熙瞥一眼低着头沉默不言的胤禔,继续问他:“你可有就这事问过直郡王?”

胤礽也斜睨了胤禔一眼,嘴角挑起了不易察觉的弧度:“儿臣有问过,直郡王也承认了认识那喇嘛。”

某种程度来说他确实问过,这么说倒也不算欺君,胤禔听得眉都蹙了起来,却也不好插嘴,胤礽又接着道:“不过后来,直郡王救了儿臣一命,这事儿臣便也就不好再追究了。”

“当真是这样?”

“儿臣所说句句属实,还望皇上明察。”

康熙听着瞳孔微缩,慢慢陷入了深思之中,眼神也跟着冷了下去。

其实之前那场刺杀,康熙一直都不太相信是胤俄做的,只是后来他自尽了这事也无从追究了,虽然阿灵阿认了罪,但他的证词前言不搭后语,当中有多少是实话就不好说了,原本康熙一直在怀疑是胤禩做下诬陷栽赃的胤俄,但到现在,他的心里又隐隐生出了其他的念头,若是还有第三种可能,胤禩和胤俄都是冤枉的呢?

胤禩那个人康熙是知道的,脑子灵活又刁钻,那句“柔奸成性”就是对他性格最准确的概括,也许他确实有图谋刺杀胤礽的意思,只是走漏了风声,尚未成事就已经被有心人利用,如此,胤禩逼不得已,即使没有做过,但为了自保狗急跳墙不顾手足之情栽赃胤俄便也不是不可能。

而这个有心人……

按着胤祉和胤礽先后给的口供以及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如今串起来便是,先顺承郡王上奏禀报那江湖术士欲刺杀胤礽的种种狂言,胤禔在自己面前说胤禩与那江湖术士相识,并得那术士相面后必大贵,再胤祉知道了胤禔与自己牧场上的喇嘛私下勾结行魇胜之事,并写信告诉胤礽,胤礽当面质问胤禔,胤禔承认认识那喇嘛,之后就是行刺事件,胤禔为救胤礽身受重伤,胤礽在自己面前说是胤禩派人行刺的他,而那喇嘛也莫名其妙地死了,最后便是胤俄与阿灵阿勾结事发,证据确凿之下胤俄百口莫辩,上吊自尽。

康熙越想心就越往下沉了一些,先前是因为胤禔去鬼门关走了一遭回来,他才完全没有怀疑过他,确实是他疏忽了,但若是事情一开始就是胤禔弄出来的呢?

胤禔原本就与胤礽不合,在生死关头不顾自己的性命相救,现在康熙想想都觉得自己是大意了,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若这事本就是胤禔安排的,是他原本想要行刺胤礽再推到胤禩身上一箭双雕,之后因为知道了自己私下镇魇胤礽的事情已经暴露,不得已改变计划为了摘清嫌疑而故意使用的苦肉计演了一出戏救了胤礽一命,再弄死了那喇嘛杀人灭口……

康熙惊觉,自己差一点竟就被他给唬住了!

不得不说,康熙其实已经差不多接近了事情真相,除了胤禔原本就想要刺杀胤礽那一段是他想多了以及要诬陷胤禩的不是胤禔是胤礽就是了。

从自己的思绪里回过神,康熙的眼神已经冷得不能再冷,吩咐人先将胤礽押回咸安宫去。

胤礽很干脆地跪安告退,起身的时候再次睨了一眼一直低着头跪在地上的胤禔,转过身,嘴角终于是扬了上去,康熙的表情告诉他,他已经彻底对胤禔起了疑心了。

人走之后,康熙才缓缓开了口,问起了胤禔:“你为何要装病?你到底想做什么?”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