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四六章继续巡视

其实早在出兵进击诸间泽的时候,高原就己经有了突击阴山,奇袭匈奴营地的想法,理由一方面是因为阴山的匈奴对代郡的威胁确实太大了,必须把这一支匈奴势力解除掉,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给匈奴一个严厉的教训,让匈奴明白,代郡决不好惹,让匈奴以后不敢轻易的来侵掠代郡的地区,以免以后月复背受敌。【】

现在的匈奴民族虽然处于上升期,但还没有到达全盛时期,本身的人口就不多,还不到二百万,而且在北方草原上还不少能够和匈奴相抗衡的游牧民族,没有足够的实力全面南侵,这一次派右贤王头须带领一支匈奴南下到阴山驻扎,也是听说赵国灭亡,李牧身死,因此试探一下代郡的反应,如果阴山营地被攻破,一定能够让匈奴人以后的举动有所收敛,为代郡北境至少赢得数年的稳定时间。而高原一方面可以加紧北境的防御,另一方面也是争取到一定的平稳发展时间。

不过突击阴山现在还只是一个构想,如果要真正的实展,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各项准备工作没有完成之前,高原也不打算大张旗鼓,只让少数几个人知道。因此参加讨论的人只有袁选、李瑛鸿、姜桓武、凌风四个人。

但袁选听了高原的计划之后,还是半天没有说出话来。虽然高原让他去寻找到过阴山的人,袁选也能猜到几分,但听高原亲口出来,袁选还是再一次为高原的大胆而震惊,

因为在这个时代,这种深入不毛之地,进行长距离的行军突袭战术还没有一个成功的战例,向高原那样,奔袭三百里,袭击诸间泽,巳是前所未有的战役了,而现在高原居然打算远奔二三千里,去袭击匈奴的营地,尽管袁选也是久经战阵的宿将,但还是觉得高原的这个想法太有一些异想天开了。

高原当然也知道,这种长距离的突袭战术在这个时代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战术,一方面是人的观念,另一方面是这个时代的骑军战术还并不成熟,另一时空里汉唐两代里,长驱直入深入塞北,也正是中国古代的骑军战术发展达到高峰的时候。不过现在代郡基本已经放弃了战车,建立了一支以骑军为主力的军队,而且双桥马鞍和马蹬的应用,现在代郡骑军的战斗力己经和汉唐两代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也可以说,实施这种长距离的突袭战术的客观条件己经完全俱备了。

而长距离突袭的战术观念,更不是问题,至少在高原的头脑中,有无数类似的成功战例。因此现在所差的只是一个完善的战术计划和准备工作。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派出一支侦察队伍,潜入到阴山地区,把匈奴的详细情况了解清楚,以及进军的路线,沿途的驻营地点,都必须有详细的安排。因为在塞北进军,粮食补济还是其次,随军至少可以携带十五到二十天的粮食,加上沿途射猎,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杀马充饥,保证三十天的供应,是完全可行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水源,诸间泽之所以能够成为匈奴军队的临时营地,以前是塞外各族的交易集市,就是由于这里有一个大湖,有充足的水源。因此行军的路线上,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水源。

虽然高原很想自己亲自带队,潜入到阴山地区去侦察匈奴的情况,但这显然是不可能,只能把这个重任交给姜桓武和凌风去完成。这也是他们两人能够参加这一次讨论的原因。不过侦察探路的事情,现在姜桓武和凌风巳经是轻车熟路了,连续这几场战争,武安军都能够取得重大的胜利,姜桓武和凌风统领的特战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他们为大军查清道路,打探敌军的虚实,才使高原能够掌握敌军的动向,做出针对性的布置,才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可以说姜桓武和凌风统领的特战队才是武安军最大的功臣。

因此这一次去阴山地区去侦察匈奴的情况,以及设定大军的进军路线的重任,也只能再交给他们去完成。而俱体的用兵计划,也需要等他们打探回来,报告的匈奴情况,才能制定出来。而袁选松了一口气,虽然高原的想法十分大胆,但在俱体实施的时候,还是相当的小心警慎,细仔如发。并不是一味的轻急冒进。

姜桓武和凌风当然没什么说的,立刻接下了这个重任。虽然凌风要面临和云娜暂时分开,但凌风也知道,在匈奴的营地里,还有八名白灵族的族人,这也是一个讨好云娟姑侄,给她们留下一个良好印像的大好机会。因为凌风感觉得出来,云娜没有什么心机,对自己己经完全接納,但云娟很明显对自己有提防情绪。因此凌风的劲头也很足,散会之后,凌风也立刻开始去准备。

而袁选、姜桓武也在行动,袁选在百姓中寻找去过阴山的人,而姜桓武则提审被抓的匈奴俘虏,从他们哪里了解阴山匈奴营地的情况。

当然,这一次侦察任务不是几天就能完成,而高原本来的计划就是巡视雁门、云中两郡,因为要抵挡匈奴军队的进攻,在雁门郡己经耽误了十几天的时间,不过收获也是十分巨大的,不仅击败了匈奴军队的进攻,收获了大量的物资和牲口,而且还收服了雁门关外三十余万百姓的人口,因此接下来就要去云中郡,把这一次巡视计划完成。

于是就在第二天,高原就率领大军,从雁门郡出发,赶往云中郡,只留姜桓武、凌风和百余名特战队的士兵在雁门郡。而云娟、云娜姑侄也自然随大军出发。在临行的时候,云娜还专程和凌风告别,颇有一些依依不舍的样子,也让高原、李瑛鸿、云瑶等人心里十分好笑,看来这两个人的关糸进展不错。虽然云娟一脸阴沉的样子,但也无能为力。

大军从雁门关出发以后,在途中只休息了一天的时间,就到达到云中郡。驻守云中郡的主将陈咨接报之后,也率军出城,迎接高原一行。

而且这时陈咨也己经知道,高原在雁门郡大败匈奴军队的消息,因此也当面向高原表示了祝贺。然后将高原一行迎入城中休息。

休息了一夜之后,高原在陈咨的陪同下,在云中郡的各地巡视,首先立刻是去看燕国移民的安居情况。

这时从燕国来的三十余万移民己经迁移到云中郡安定下来,现在燕国的移民已有一半人己迁入了新居,另一半人的新居也还在加紧的修建中,在年底之前,所有的人都可以搬进新居过年了。

在雁门郡耽误了十几天的时间,秋收己经接近尾声,但高原在云中郡巡查的时候,还是发现仍然有大量的人口在田地里努力的劳动,因为燕国的移民加入,使云中郡的人口翻了近二倍,接近五十万,因此明年需要开垦大量的荒地,才能保证明年的收入,而这时燕国的移民都在整理将要开垦的田地,为明年的春耕做着准备。

另外在云中郡还有一项重大的工程,就是开渠,因为开垦荒地,必须保证足够的水源,因此开荒必先开渠,这是必然进行的工程。而且云中郡正好位于黄河的“几”字端头,还有数条黄河的支流,水源十分充足,也为开渠有足够的条件,高原在巡视的时候,也看到五条主干河渠正在开掘之中,而沿着河渠两侧,都是正在整理的田地,另外河渠的分支,也都一一的标注出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河渠网络。

虽然要完成全部的工程耗资不小,而且至少需要三五年,甚致是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不过一但完成之后,云中郡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力都将会得到一个极大的提升。为以后高原从云中郡出击,攻击秦国北境的后勤基地,也就可以成为现实了。

建屋、整田、开渠这三项,也是目前燕国移民以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维持生活的主要工作,不过因为这三项工作都是关系到燕国移民自身的切身利益,建屋是自己住,整的田地也是自己的,开渠是为了更好的种国,而且云中郡官府制定的报酬标准也十分合理,并不需要移民们拼命劳作,就完全可以保证生活,另外移民们对未来也有希望,因此移民们不仅工作得十分努力,而且人心安稳,都有一种安居乐业的情绪,现在就是让他们再回燕国去,估计都不会有几人愿意了。

因此高原在云中郡巡视所到之外,也都受到了移民的许多赞颂,不少地方的移民都对高原叩拜不巳。而整个云中郡也都呈显出兴旺发达的景像,这也让高原十分满意。其实不仅仅是云中郡,雁门、代郡、上谷郡的情况都差不多,自己治下的地区总体都呈现一种蒸蒸曰上的势头,如果能有几年的发展时间,就可以成为列国时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