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百度搜索本书名+盗梦人看

气质这玩意儿真是不可琢磨,智慧这东西也是玄而又玄。

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儿脑袋上盘着两个小丫鬟髻,抱着一张裘皮大衣走上台递给他,他穿上。

一时年少时寒山学堂般的冷清情境,虚幻的3d投影笼罩小台楼四周,影壁上的猫鼠共嬉图很好地诠释了大同世界。天下大雪,呵气成冰。

他裹着裘皮大衣,怀揣手炉,捧本《祥月传奇》津津有味看。小丫头天真的表情,有画外音,说她想回家添件衣裳,师傅竟不许,只教抄《论语》。下面一段表演开始:

啪!师傅读到精彩处拍响戒尺,吓得小丫头毛笔落地。

“你写得如何啦?”师傅问,

“师傅,我写不下去啊小丫头稚女敕的声音煞是清澈好听,

“怎么?”

“师傅在那里快活自在,却教我苦苦抄写。圣人尚且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况师傅您呢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你不要有怨言师傅见她还不落笔,就放下书说,“孔子说,贫而乐,富而好礼。就好比烧菜,即使材料很贱,但经种种工序,也能烹出鲜美菜肴。而那些龙虾鱼翅,倒没几种做法。贫富虽然悬殊,但都有可能达到君子境界。《论语》讲的就是这意思。我看传奇,就如你抄书,追求的都是得意忘言。不要拘泥于圣人的几句话,要努力体会圣人说话时的情境。读《论语》要读出其中的故事戏剧,置身其中才能体会仁的酸苦咸辣

投影很逼真。此时北风呼啸,掠窗而唳。师傅本能裹裹领子,拽拽袖口,挪挪。

小丫头稚女敕的声音又响起,颤巍巍恳求道,“那我去添件衣服总可以吧

师傅道,“饱暖时读《论语》,只觉得词句精妙,却无法接近微言大义。饥寒时读《论语》,才能明白深义至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读《论语》也是修行。你看我这里衣暖裘肥读传奇,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其实我是在配合你。你看这富贵饱暖这么近却不可得,心中一定焦虑。这时你就要努力克制自己,这就是克己复礼啊。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他清亮的声音还在耳畔缭绕,有如这出小剧目给人营造的氛围,那样悠远仙羽……

蒋大小竟不觉痴了!

脑瀚中仿若蒙受重拳,如此活生生一幕,她似亲身经历!

夜使大地有了浮力,浮起她这样的俗物。佛灯亮了,把心思照得透明……

许久,3d影效去掉,人们好像终于回归尘世,响起了掌声。

掌声却还没将大小从震惊中唤回,太真实了!历历在目……不过,接下来观众与他的对话她倒听得分明,

一人问,“这出剧有出处吗,”

台上陈醉依旧盘腿席座,仿若布道,依旧清亮的声音,

“有,出于《王统世系明鉴》。这一幕是记载观世音菩萨与他最心忧之物:一只明黄小螳螂,唯一相处一幕。

据《大庄严宝王经》记载,无量佛向观音菩萨讲述六字真言,说,边国雪地的众生有情,看见圣者你的身体,听见六字真言,就会立刻月兑离三恶趣,熄灭邪恶之念,诸病痊愈,身强力壮,延长寿命。

这六字真言分别是,

唵:对诸天神除死亡之苦,

嘛:对非天(即阿修罗)除争执之苦,

呢:对世人除生老病死之苦,

叭:对畜生除役使之苦,

咪:对饿鬼除饿渴之苦,

吽:对地狱除冻灼之苦。

无量佛当时将这六字真言寄与观世音菩萨时,是附着在常年养在他座下一只明黄小螳螂身上交付于观音,并嘱托,此物因其母独一在佛旁产下她,无任何兄弟姊妹,所以长期寄养佛座下,灵气非常,可惜恃宠而乖戾,滋生太多骄纵,望观音在从她身上导出六字真言之际,好好驯化她,教导她,让她成正道。

于是观音开始了带着这只小螳螂边游历边借机导出六字真言的旅程。

《大庄严宝王经》里也只记载了这些,历来佛家典籍极少涉及观音与小螳螂相处事迹,唯有《王统世系明鉴》中提及这唯一一幕。具体年代无述,但是可见观世音下界幻化为剧目中的私塾师傅,而小螳螂则是个四五岁小女儿。

即使四五岁小女儿堪称难教。生娇惯,不能吃苦,观音甚至用‘歪理’来辖制。小小一景,由此可见再神圣的佛物也有叫人束手无策之时,以此来告诫世人,人无完人,教化需得法,需不懈耐心

台下众人听得如痴如醉,许是被他优美的气质,清亮见底的声音,好似真见一神人在警示世人。

突然又有人问,“先生,即是佛物都无完美,那咱世人是否就应满足于现状?您布道多年,以您法眼,见过您觉得接近完美之人吗?”

“现场就有

众宾哗然!

就见台上美人儿抬手一指,

直指黑纱遮面的蒋大小方向!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