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十四章 坐火车一溜烟――厉害

会议报到时间有三天,我为了不耽误会议,同时也为了早日看到我梦中的那个童话世界――合肥市,我就提前了两天往合肥赶。

出发那一天,我几乎一夜没好好睡觉。

临行前一天回了趟家,枣针给我烙了一叠油饼,又煮了十二个鸡蛋,让我在路上吃。我为了不耽误里程,当天晚上也没有在家住,就又赶到文化馆我那间小小房间里。为了能在第二天起个大早,不耽误由雉水发往蚌埠的汽车,我强迫自己早点睡。可是,由于心情激动,却老是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却被邓未来一推推醒,说你还不赶快走,我让给你出席,你还那么肉,耽误了火车我看你怎么办。我这才去赶呀赶,却总见一个火车在我前面奔跑,我眼看着就赶上了,却总是追不上。着急之中,我醒了,原来是做了一个梦。这时候,一看我那不拍不走表,才夜里三点钟。此时,我也不敢再睡了,就起来,洗洗涮涮,等待着天亮。

我快要来到雉水汽车站的时候,天才算亮。汽车七点钟开,现在六点还不到,我却象火烧火缭的一般,疾步朝汽车站赶。

那一天,我穿得特别光鲜。进省城,逛合肥,我总得穿得时尚一些,打扮得洋气一些。我穿着中山装,振挎着钢笔,戴着手表,蹬着皮鞋,一看这身行头,就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街上的行人,看到了我的装束,都投来羡慕的眼光,我也感觉到一种满足。

我有点骄傲地往前迈着步子,不觉身后有位熟息的声音向我打探:“同志,几点了?”

“哦,六点多一点,哈,你不是孙大海吗?”我回头一看,见孙大海正与几位老乡推着独轮车,上面装满了菜。原来,他们是给县农机厂食堂送菜来了。

大家都停下车子,围了过来,孙大海对我说:“怪不得当了官,是不一样。你看那头,光油油的,蚂蚁拄拐棍都爬不上去。”

我下意识地搂了搂头发,解释说:“省里有个会,要我去出席。我也不想去,不就是合肥么,有啥稀罕的,还不如咱蛤蟆湾空气新鲜哩。可县委决定了,我不出席不行,省里的这个会很重要。”

我这么夸张地一说,乡亲们都很吃惊,对我更是高看一眼,嘴里唏嘘唏嘘的,夸我有本事,有才干,不然的话怎么会代表县委,还到省里开会?

孙大海更是吃惊,说:“有志,你真是了不起,都混到省里了,啥时有空你得教教我,让我帮你倒夜壶我都干。”

我说:“大海呀,别这样胡思乱想的,现在是社会主义新社会,干啥都能干出成绩来的,只要你为社会主义做出了贡献,同样光荣伟大。”

孙大海说:“我靠,你这话我咋听着跟俺的乡长说的话都一样呢?同样光荣伟大,咱俩换换不好了么?”

我笑了,大家都笑了。

这时候,老远就听到汽车站里的广播喇叭里喊:“上蚌埠的,准备剪票了。”

听到这喊声,我告别了几位乡亲,说:“再见,我要出席去了。”

当汽车开到蚌埠的时候,天已黑了。

下了汽车,我便迫不及待地往火车站赶。

火车站前的广场很大,蚌埠火车站几个大字闪着红光,我便迎着那灯光疾步赶了过去。

在售票室,我看了看列车运行表,发现往合肥方向的有好几班呢,可今天的一班都没有了,最早的也要到明天凌晨六点。我买了票,不想找旅店了,我想上火车。火车对于我来说,比旅店要重要得多了,我第一次坐火车,那滋味应该是多新鲜多舒服多有自豪感啊。

可当我跟着一位戴袖章的值勤人员往站台里走的时候,刚到门口却被他拦住了:“这里又不是剪票口,你来来这里干什么?“

我举着票说:“我要上开往合肥的火车。”

“合肥?要到天亮呢。先找个地方住下吧,明天一早再来。”

我说,我想进车站看看火车是什么样子的。可火车站的那位吹哨子的工作人员却不让我进,说是论班次的,要在火车临开前才可以进站,你要看火车等你上了车让你看个够。我说:“我不看别的啥,我就看看火车上面可有火么。”那位吹哨子的工作人员说:“火车火车当然有火,没有火咋烧那蒸汽机?没有蒸汽机火车咋发动?咋带着车厢跑?”我兴奋了,一兴奋,话就多,话一多,废话就多,我又问:“那火是啥烧的?”“是煤烧的。”“啥是煤?”“煤是小黑石头。”我笑了,说:“我们家卧龙山上有不少小黑石头,下次我给拉一车小黑石头过来,留着给你烧火车,你别叫我买票了可中?”

“突――――”那位工作人员狠吹了一声哨子,让我吓了一大跳,那工作人眼神也变得不客气起来。我看到情况不好,象条狗一样夹起了尾巴,却又强装笑脸对那工作人员说:“我给你说说玩玩,又不跟你真换,你看你吓的?”

本来,我可以在车站附近找家旅店住上一夜,等第二天再舒舒服服地上路的,可听到车站隔个时辰就有火车进站出站的声音,我就不想住旅店了。我想,我第一次亲密地与火车接触,准确地说还没有接触,但我不能离火车太远,我就是进不了站台,看不到那飞奔的火车,听听它的声音也是好的啊,也刺激啊。所以,我就在侯车室里的连椅上躺下了。

好不容易熬了一夜,天一亮,吃了两根油条,喝了两碗稀饭,就往火车站里赶。进了候车室,我排队排了个第一名。

5点45分,火车终于进站了。我便瞪着两眼瞅火车,到了剪票口,服务员要我出示火车票,我却说:“火车呢?你不把火车开过来咋就剪票?”

服务员瞪着眼看着他:“你上不上?”

见服务员发了火,我才又换了副笑脸,说:“上,上,”学着电影里日本鬼子讲中国话的那一套,“大大地上。”服务员等我走远了,朝我的后背瞄了一眼,说:“神经病。”

我听见了,她在骂我,但我心里高兴,骂我两声我也没有生气。

我随着人流,来到了站台,不一会儿,就听到“呜――”一声长鸣,火车进站了。

我看到那喷着汽浪和的长龙,吓得往后退。待车停稳了,我前看看,后看看,打量着我梦中想象的火车,不觉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车呀,明明是一排房子呀,一时间,我呆住了,停在那里没有了词汇,后边的人催我说,你这个同志怎么了,上车呀?你不上让俺上呀。我木木的,不与他们理会,他们从我挡道的身边绕了过去,我还沉浸在这长长的火车之中,这奇大无比的运输工具之中,好半天,我慢慢地说:

“这火车,这火车,这火车真、真好。”

至于坐火车的感觉,我后来在蛤蟆湾向孙大海夸大了事实,吹给乡亲们说:“那味道就象是驾云,神仙驾云知道么?呜一声,你跑天上去了。呜一声,你钻云里去了。呜一声,你从云里出来了。呜一声,你入水里去了。呜一声,你从水里又钻出来了。知道么?这才叫厉害!”

在车厢里,我的惊奇也是继续着,但为了不让旅客们看出我第一次坐火车那种没见识的小人之气,我装了装,将我的表情镇静了一下,内心的激动掩饰了一下,找着一个有空位的地方,坐了下来。

我与几位出差的同志同座,那几位出差的同志是常坐火车的,他们对这火车的感觉与我大相径庭,好象并不待见这么先进的火车。从他们的话语里,嫌这火车座位硬,木头条的,不如上海到北京的特快好,那是皮包的座位,比这高级多了。批评这火车脏,烧煤的蒸汽机,一拉鸣就有黑烟喷出来,小煤霄乱飞,打脸,还脏衣服。批评这火车的盒饭不好,就会做盖浇饭,菜什么时候都是肥肉片子加萝卜或白菜。批评这火车不尊守规矩,好晚点,快车让,慢车也让,特别是到水家湖站,一停就是半个小时。我听了他们的议论,很看不起他们,心里说,看把你们这些家伙烧的吧,出了几次差,花着公家的钱到处逛,坐着这么好的火车,还嫌这不好那不好,要是犯到我手下,就罚你们到蛤蟆湾参加劳动去,让你们出大力拉牛车,吃红芋饭,看你们可嫌这不好那不好了。

跟这样的烧包鬼乘车,简直倒霉透了。我不喜欢这样烧包的人,如果他们与我在一个单位工作,我会与他们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也不与他们说话。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女子,倒是没有那么多话,始终微笑着听男人们讲他们的经,她不反对,但也看不出她是赞成,她只是微笑,微笑,一切都在微笑中。我倒是把这位女子与他们几个烧包鬼分开来看,我认为她是个好人,不是烧包鬼。这种想法在我脑子里翻动的时候,却见那女子眼睛一亮,原来,我的手腕一动,手表上的反光刺到了她的眼睛上了,于是,她的注意力就投到了我的手表上。她的目光看到了我的那块“走一走,拍一拍,一个小时慢四刻”的罗马表,我吓了一大跳,千万别让这位女子看清楚我的表,这表本来是可以提高我的身份的,若是让她看出我戴的是一只不走针的破表,那可就糟透了。

我一缩手,将手表藏到袖管里了,叫你看?叫你看不到,嘿嘿。

与这些人乘一个火车,真是不习惯啊,要是这个火车里就我自己一个人多好。或者留两个长得不错的年轻女同志,再加一个卖烧饼的多好。与女同志说说话,饿了买个烧饼吃,那个旅途肯定是愉快无比,或者说是无比愉快的。我脑子里在犯浑,在瞎想八想,就这样,我睡着了。

梦中的我,下了火车,在人山人海里穿梭,我脑子里记着下了火车要出站,出了站要去找公共汽车。我找公共汽车时,总是找不到。可一转身,我的身边全是公共汽车,一辆挨一辆,可就是不开门,急得我满头大汗,却见那公共汽车里的服务员用嘲弄的眼光看着我。我说:“你咋不开门?”那女服务员还是那样用嘲弄的目光看着我,好象是专门在气我,捉弄我。

就在这时候,火车已经进站了,与我同座的那几位烧包鬼也收拾行李下车了,我却在睡梦里。

乘务员走到我的面前,敲了敲我的小桌子:“到站了,准备下车了。”

梦中的我忽然高叫一声:“公共汽车、、、、”

那几位烧包鬼已整理好行李走了几步,这时回过头来,都看着我笑了。

出了火车站,我揉了揉惺松的眼睛,就去找公共汽车。

火车站前,车水马龙,各种各样的汽车川流不息。我的天爷,啥样的汽车是公共汽车呀?正闹不明白,我忽然又想起自己在家里准备得那个小卡片,那张明白纸,便又掏出来看看,只见上面写着:“主动开门的就是公共汽车。”我笑了,自我解嘲道:“揣着明白装糊涂”。

于是,我就在车站广场里转游,寻找公共汽车。可是,汽车也有在车站上跑动的,但并没有象蔡平描述的那样,主动开门的。都是哧溜一声就跑了,我想那肯定不是公共汽车。正着急中,我看到一辆黑色伏尔加在我身边不远的地方“嘎吱”一声停了下来,车上一位小伙子下来,主动打开了车门,这时,从车上下来一位年龄较大的男同志,往车站方向去了。

哦,这肯定是公共汽车,你看,车门主动打开了,从门里就走出一定是客人。于是,我走上前去,与那位下了伏尔加小轿车的客有点了一下头,那人也礼貌地向我示意了一下,我就钻进了那个伏尔加小轿车。

进了那小轿车内,我想,这公共汽车可能是高级的,座位软和,人又不多,还有香气,这公共汽车好,真好。我就这样想着,等着公共汽车发车。

咦?对了,公共汽车上还应当有一位售票员呀,女服务员,一般来说都是又年轻又漂亮的,这个公共汽车上怎么没有配呀?我又一想,也对,这么小的车子,只能坐三四个人,再配个售票员,还能卖几张票呢?

就在这时,刚刚下了这辆小汽车的那位同志又回来了,依然又钻进了这个车里。

只听那位同志说:“开车。”于是,车子就开了。

怎么没坐满人就开车了呢?我有些不解。不解就不解吧,我也不多问。于是,我就向前面的开车的同志喊:

“同志,我买票!“

我这一声吆喝,让这小车里的两位男人都大吃了一惊。

“小王,怎么回事?”坐在我身边的那位客人向司机发话。

那位王姓的司机立即把车停了下来,柔声细语地说:“首长,这不是你要接的同志吗?我看到上车前与你点了一下头,我以为是你要接的同志带的人呢。”

“你这个小王,向我点下头就是我的同事啦?我看到他上你的车子,你没有阻止,我还以为是你的老乡呢。”

他们的对话让我很是不明白,这不是公共汽车吗?怎么回事?客人与司机还都认识?

于是,我向身边的那位同志打听:“这不是公共汽车吗?”

那位同志笑了,说:“是的,是的,是公共汽车,你一坐上来,就公共汽车了。”

司机小王对我说:“下去,你坐错了。”

我坐错了吗?我反问道:“这个公共汽车不到稻香楼?”

我一说到稻香楼三个字,我身边的那位同志就打住了小王,不让他讲话,问我:“你到稻香楼干什么来了?”

我说:“开会,开文化工作代表大会,就在稻香楼报到。”

那位同志便说:“开往稻香楼。”

于是,车子又开起来。

“第一次来合肥吧。”那位同志问我。

“是,是,你这位同志真会猜,猜得还怪准呢。”我说。

“你是哪个县的?”

“俺是雉水县文化馆的副馆长,俺的贱名叫汪有志。”我大言不惭地说。

后来,我才知道,我身边的这位不是一般的人,可是位大人物,他正是分管文化教育的省委副书记黄习同志。

说起来也巧了,今天,黄习同志前往火车站去接一位老战友,刚从小车上下来就见我钻进了他的车里,他想我一定是他司机小王的老乡,没见过世面,也就笑了笑,没有理会我。这样的也事不是一次了。为这事行政处曾批评过小王,说首长的车你怎么能随便让你的老乡往里面坐呢?黄习听到后,还护着小王,对行政处长说:“带他老乡有什么错?车子又不是坐不下那么多人,空着位子浪费不也是白浪费吗?”

小王呢?看到我上来,大大列列的,不象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还跟首长点了一下头,看来跟首长很熟,没有一点束手束脚的样子,就以为我是首长的要接的人,因为首长已经看到我上他的车了,而且没有反对的意思,就足以说明我和首长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关系。所以我上来就上来,也没有阻止我的行动。

路上,黄习问了我一些县里的情况,我便一一作了介绍。说着说着,就到了了稻香楼。文化工作会议就在稻香楼宾馆报到,当车子停在稻香楼报到处后,小王就对我说:“到了,雉水县的同志,你下车吧。”

我说:“咦?俺还没买票呢?买票!”

黄习同志笑了,说:“你下车吧,你的票我给你买了。”

我听说这位老同志偷偷地为我买了票,就十分地激动,下了车,忙从腰里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根递给黄习同志:“谢谢你,叫你给我买票多不好意思,抽根烟吧,烟不好,是双戴花的。”

“双戴花的?好啊。”

小王插嘴说:“双戴花的九分钱一包。”

黄习同志笑着说:“我不会抽烟。”可我还是扒着车门子一个劲儿地敬烟,司机小王发火了:“你还不快走?你知道你坐的是谁的车吗?”

黄习同志瞪了小王一眼:“谁的车?”

小王突然又不响了。

“谁的车?”我一下子迟疑了起来,离开了车门,小王一加油门,车子又发动起来。

“哎,谁的车?你给我讲,我好感谢人家呀、、、、、”

车子很快地调了头,往省委驶去了。

我便从后面追了上去:“哎,同志,同志,你对我讲,是谁的车呀?我好感谢人家、、、、”追了好远,我见追不上了,才唉地一声停了下来,心里说:好人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