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雷霆之怒

大奎只带了狗剩石头扫帚簸箕板凳五人赶赴应天为求稳妥大奎将装了名册奏章的木匣亲自带在身边这也是无奈之举自己身边的这些侍卫若是去办事还勉强能用一旦遇到高手便中看不中用了

大奎身兼重任若是有闲暇当要对这些人好好教导一番

六骑绝尘一路向北取道应天路遇村镇也丝毫不做停留沿途山林鸟兽闻听马蹄急劲早已惊飞四散大奎六人马不停蹄只一昼夜便已赶到了应天府此时的应天虽仍是一派繁华景象但街市之上时常可见一队队的军兵穿梭行过

要打仗了如今的吴王正准备举兵北伐常遇春已过了长江占据了江北无为县(州)全境只等吴王一声令下即会挥军北上吴王之所以沒有命常遇春北上无疑是深有考虑当下江北的明军不过十余万况且滁州扬州等地常有战事此刻若是常遇春孤军北上无疑是身陷险地

对于这一切大奎是不关心的目前大奎心中所想便是尽快的奏了本章将江南之地的贪官污吏害群之马一一法办是杀是剐却不是大奎该操心的这应该是吴王的事情了如今的汤和汤大哥乃至所有的大明武将皆已经是忙的风风火火都在整军备战大奎很识趣也不方便前去打扰大奎径直进了宫去面见了吴王

吴王也是颇为忙碌大奎在吴王宫的偏殿等候了近三个时辰才等到吴王召见吴王很忙忙到了差点忘记了大奎大奎见到吴王时已近半夜三更

仍是在吴王的书房大奎见到了两个人吴王朱元璋坐于正堂书桌条案后正与那两个人侃侃而谈大奎进了书房依照惯例向吴王施了礼

“张爱卿來得正好坐吧”吴王笑意盈然的示意大奎到一边坐下

大奎起身依照吴王的意思便在那两人的下首坐了这两人大奎一个都不认得不由刻意的看了看这两个人

一人生的孔武有力膀阔三停一身绯红长袍胸前的朴子上一只仙鹤翩翩欲飞其头顶乌纱发冠却是文官打扮若不是其打扮及唇下的寸许须髯大奎真会以为这是一个正当壮年的将军至少以前会是个将军此人虽是外貌彪悍但一双眼眸却是看得出其必是沉稳多智之人

另一人长身高颧面如冠玉目似朗星最引人瞩目的却是颚下的半尺飘髯这人虽也是一身红袍但大奎却看到其胸前的衣襟上分明绣着一只怒狮这人却是一身武官打扮

按大明的官员衣饰制度这两个人却都是位居一品但这两个人大奎却从來沒有见过心中不由的有些疑惑

此时却听吴王呵呵笑道:“來來來本王给你们介绍一番”吴王竟站起身來绕出了书桌大奎等三人也都起身相候吴王朱元璋來到近前先是指着那文官道:“这位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也是本王的智囊刘基刘伯温”

大奎听到这个名字不禁有些惊诧万万沒有想到大名鼎鼎的刘伯温竟是生就如此威猛的外貌看样子其已是年过半百之人却是身形伟岸不输于壮年

大奎恭恭敬敬的施礼道:“久闻刘大人之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说着一揖到底

吴王呵呵笑着又介绍道:“这一位是左相国兼兵马大元帅徐达徐天德你们多亲近”

大奎闻言脑中轰然大震面前这位便是徐达便是那个大明三军元帅徐达徐天德

大奎不敢怠慢再次一揖到底恭声道:“下官张大奎见过徐元帅”

徐达的年纪比大奎只大了两岁因从不修面故此一副长髯对于这为传说中的徐达徐天德大奎是早已如雷贯耳

吴王朱元璋的手下能人异士极多但就文武而言刘伯温与徐达却是文官武将中的翘楚但凡作战吴王朱元璋必对刘伯温言听计从而一旦开战徐达徐天德便是吴王手上的逆天利刃

吴王朱元璋呵呵笑着又对刘伯温及徐达道:“这位便是江南通政使张大奎啦呵呵呵呵”吴王朱元璋的言下之意大奎岂能不知想必吴王经常在刘伯温及徐达面前提及自己想到这里大奎心中却也有几分自得

刘伯温及徐达也是拱手回礼大奎不得不再次深深一揖刘伯温目光望到大奎背上背着的偌大木匣却是会意的一笑徐达却是视而不见

吴王这才不解的问道:“张爱卿深夜前來面见本王却是所谓何事爱卿背上所缚的又是何物”吴王朱元璋早已逐一道大奎背着的木匣了直到此时方才问到

大奎当下解下了木匣双手呈上:“臣奉吴王旨意密遣暗探遍查江南百官廉政这木匣中却是涉案官员的罪证请吴王过目”

吴王点点头大奎双手捧着木匣走到条案旁恭恭敬敬的将木下放置在桌上然后伸手解了包袱将包木匣的方巾收在了怀中

吴王走回桌后落座这才道:“都坐吧”话语中已是颇具冷意

刘伯温及徐达当先坐了回去大奎等刘伯温及徐达坐下后这才回到自己当初的位置坐下毕竟那两位是朝中泰斗大奎却是不敢逾矩

这木匣早在进宫前已有宫卫宦官层层查验过此时已去了封条及锁具吴王开了木匣望到匣中的名册奏表脸上已是罩了一层寒霜

吴王沒有动名册及奏表只是伸出右手抓了一把信笺出來随便拿了两张看了两眼便即扔回了木匣

“张爱卿对于此事你有何见解”吴王冷声问道

大奎经此一问顿觉后脊背发凉当下起身拱手心思百转下大奎便依照自己心中所想道:“臣以为不将贪官一一严办不足以正国法安民心臣奏报中的涉案官员近万可就其贪赃多寡予以定罪此外江北元庭早已派出暗探臣已一一查明如何定夺还请吴王示下”

吴王朱元璋望着大奎问道:“张爱卿不妨说说该如何定罪”

大奎沉吟片刻便即奏道:“臣以为……”岂料大奎刚说了三个字吴王突然怒身而起竟起脚将面前的桌案踹翻在地

吴王动了雷霆之怒不光是大奎连同刘伯温及徐达皆是惶恐起身跪伏在地

吴王朱元璋踹了桌案随之咆哮道:“本王及满朝文武励精图治打下半壁江山如今江南官员竟是如此胆大妄为至本王于何地至万民于何地”

“吴王息怒”刘伯温及徐达连带着大奎皆是异口同声的劝慰

大奎心中的拟好的说辞瞬间化为乌有吴王如此动怒大奎哪里还敢再说

吴王在原地走來走去那把椅子甚为碍事吴王当即抄起椅子扔了出去下边跪伏的三人皆是静若寒蝉不敢发一言

“斩统统斩啦~”吴王厉声咆哮:“不杀一儆百如何威服百官本王便是要让所有做官的看到贪赃的下场不以民为重却中饱私囊拆本王的台脚…统统斩首一个不留”

过了许久吴王才缓和了心绪伸手指着大奎道:“将这些名册上交由刑部备案务必将其一一拿获不必上奏就地处斩”

“谨遵吴王令喻”大奎领了王命爬过身去将地上那些纸签名册一一收拢再找到了那只木匣将纸签收在其中大奎又要去收拾其余物事吴王朱元璋却是厉声喝道:“快去办差”大奎惊得直从地上蹦将起來当下抱了那只木匣出了书房一路逃也似的出了吴王宫

宫门外狗剩石头扫帚簸箕板凳五人早已恭候多时一日一夜赶來应天却又在宫门外站了半夜此时的五人早已是困顿不堪

大奎出了宫门急急招呼道:“速速上马随本官去刑部”狗剩石头扫帚簸箕板凳五人见到大奎惶恐不安之色知是出了变故当下打起精神各自上马

六骑策马扬鞭直奔应天城西门西门原是南唐都城以及宋元时期金陵城的龙光门它位于城西坐东向西(洪武初年朱元璋直接利用这座旧城门作为城西的城门直到洪武十九年推倒重新建造了这座城门并定名为三山门)

刑部衙门便坐落在城西门左近大奎也沒去过到了西门问过守门的兵卫便再次取道向南而行那守西门的兵士见到这大半夜的竟有一个三品大员去刑部心中不免满是疑惑

望着大奎等六人策马远去这兵士犹自摇头叹息现今吴王正要举兵北伐应天所有的文武官员俱是一派繁忙今番见到大奎等人夜半赶路虽是情知原由却不胜感叹

大奎等人到了刑部衙门各自翻身下马门前的衙差见到來了上差当即过來见礼问询

大奎也不啰嗦直言道:“速去通报就说江南通政使张大奎奉吴王口谕前來办差”

那衙差哪里还敢怠慢当即回身向衙门内奔去一旁另有一人当下引了大奎等人向衙门内的后厅走去大奎虽然不知道这刑部的主事之人是谁但他知道一旦自己掌握的名册交到他的手上那才是腥风血雨的开始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