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前因后果

“禀将军五万军马整装待发请将军示下”传令的士卒回來后如实禀报

甲胄声响处常遇春站起身來转身对大奎道:“兄弟且在此地安心休息常某这便去了”说着便要举步出门

大奎出言提醒道:“常大哥此去且帮兄弟一个忙务必差人到巢湖南的大湖村替兄弟接一个人”说着大奎向常遇春详细说及了事情的经过常遇春满口应承下來随后便出了大厅门外数名将校早已恭候多时常遇春带着人出了太平府衙门策马直奔江边码头

大奎此时却真觉得有些困倦了当下余铮安排了房舍饮食大奎吃饱喝足后便即早早歇息大奎心中计议已定等到潘夫人携子过江大奎尚要赶远路

大奎心中急切的想早日赶回泉州因为朱守仁提供的名单尚需与潘磊的两相对照如果两相吻合那么将江南元朝余孽连根拔起便是指日可待了不用多久吴王即回举兵北伐到时江南空虚若是这些元朝奸党趁机举事那么必将使吴王大军南北不得兼顾一旦发生兵变那么大明刚刚稳固的江南之地势必又要烽烟四起……

太平府建阳卫的长江码头上早已备齐大小战舰近千艘吴王励精图治未雨绸缪此刻便显出高明來据说这是军师刘伯温的授意

刘伯温名刘基字伯温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学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月兑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也可以与我象比了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元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吴国公朱元璋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吴国公朱元璋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吴国公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來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吴国公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月复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吴国公朱元璋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吴国公朱元璋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昔日的吴国公朱元璋已是今日的吴王整军北伐已是势在必行

公元1367年五月中旬常遇春率五万精兵渡江一时间战旗遮天蔽日千帆竞进

江北十万元军望风而逃待到常遇春攻下无为县全境所俘的元兵竟不足千人常遇春生性嗜杀他的习惯是但凡俘获的元兵一概不留尽皆斩杀

尤其常遇春还有一个恶习每每攻城略地必会事先告知无关百姓逃离战地若是等到城破之时那么不管这些沒逃离的百姓是自愿不走还是被元兵强留唯一的后果便是尽皆斩杀常遇春固然勇武但他嗜杀的这个习惯很叫人头疼吴王朱元璋也曾多次告诫但常遇春却是旧习难改

好在无为县境内乡镇村屯的百姓早已背井离乡远离战祸不然说不准常遇春还会闹出什么乱子短短一日之间无为县已尽归明军所有常遇春趁势率军东进竟将无为县域与滁州的要道打通

吴王闻讯大喜过望差人将牛羊美酒送到江北常遇春军中此时的常遇春哪里还有时间享用急急整军北上意图趁势收复庐州此时才想起大奎的嘱托庐州守备朱守仁已降收复庐州自不会有什么为难大奎曾托常遇春到大湖村接潘夫人及其儿子直到此时常遇春方才惊醒险些把这茬忘了

等到潘夫人母子过江已是三日后大奎算算日子若是带她们母子一路南行势必耽搁时日为今之计只能让潘夫人写就书信一封带在身上而大奎只能将潘夫人母子留在了太平府等候消息等见了潘磊将事情告知便是

大奎携了朱守仁的名册与潘夫人的书信连夜策马回转泉州朱守仁的降表交由余铮转呈吴王这件事却不是大奎该操心的

大奎一路快马加鞭风餐露宿只用了不及五日便赶回了福建行省泉州府

留守在泉州的二十名侍卫见到大奎安然回來皆是兴奋莫名因为他们知道接下來会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动作

自从大奎离开泉州的这段时日潘磊仍如往常按时坐堂起居饮食一如往常如此自然不会引得他人怀疑见到大奎后闻听朱守仁也已投诚自己的家人安然无恙潘磊心怀大畅可见到潘夫人的书信后潘磊的脸上由喜转悲过了一会更是悲痛欲绝

大奎不禁问及缘故谁知潘磊竟放声大哭哪里还能回答大奎的问话大奎从潘磊的手中接过了潘夫人书信一看之下却也是大惊失色

信上的意思是潘磊离家两年家中发生了变故年前元朝廷在无为县增添兵力并派遣了一位大将军这位大将军便是达顿

身为庐州守备朱守仁自然要设宴款待给达顿接风谁知达顿随后命人在庐州城内遍寻美女以供其婬乐潘夫人虽是久居家中但其美色却是尽人皆知这真可谓美色遭横祸达顿闻听庐州竟有如此美人当即带了属下甲兵五十名闯进潘府意图不轨

潘夫人身边尚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潘阳年仅九岁小儿子潘岳只有两岁达顿意欲用强潘阳见到达顿欺辱其母自不能相容随之趁达顿不备在达顿的腿上咬了一口达顿大怒之下命人将潘阳投入井中随后又以潘岳的性命相要挟逼潘夫人就范

潘夫人为保唯一幸存的儿子性命只能忍辱偷生屈从了达顿

其后的日子里达顿三番两次前來相扰潘夫人只想一死了之谁想达顿竟早对潘夫人身边的仆役丫鬟言道:若是潘夫人有什么闪失其余人等及其家人一律难逃一死

如此一來潘夫人几次寻死却都被下人救下直到数月后达顿带兵开赴无为县才有了潘夫人的短暂宁日

后來大奎找來了潘府潘夫人便借大奎之手杀了达顿……

潘夫人在信的最后说孩子会寄托在太平府如今自己已是再沒有颜面与夫君见面就此别过此后阴阳两隔望夫君保重身体好生照看孩儿云云……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难怪潘夫人要大奎去杀达顿原來确是有这样一段波折大奎看罢潘夫人的信心中不禁唏嘘

潘磊坐在椅上伏着身子双手捂住头脸此时已是大放悲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大奎任由潘磊嚎哭或许哭过心里会好受些

大奎与众亲随出了房间并替潘磊关了房门大奎走到院中望着潘府的布景设施不禁发觉这里的一草一木假山花卉却都是按照庐州潘府的原貌所设

潘磊绘就的潘夫人画像大奎是亲眼所见那画上的潘夫人与真人可谓一般无二由此可见潘磊对潘夫人用情至深可见一斑

不知过了多久大奎听的房内一声大响众亲随急忙向房门奔去大奎一声厉喝道:“都站住不要轻易打搅潘大人你等且放心沒事的”

过了片刻只见潘磊开了房门走到了大奎身前其手上还捧着一只木匣

“张大人这是潘某答应你的名册你收好”潘磊压着声音说道

大奎伸手接了木匣來转手交给身后的狗剩随之道:“潘大哥勿要悲伤此份名单本官自会妥善处理不知潘大哥今后有何打算”

潘磊抬头望着天边一抹云霞怅然道:“功名富贵一场浮云潘某今后漂泊四方再不参与红尘朝堂诸事”话语中说不尽的悲凉脸上不禁再次流下泪來

大奎点点头道:“本官这便着人备马潘大哥先到太平府接了孩子随后可到隆平府吴县找我小弟在那里有座宅院今后潘大哥便在那里落脚吧”大奎说这番话的意思是想邀请潘磊与自己一道去隆平

谁知潘磊笑了笑道:“多谢张大人美意张大人的恩情潘某今生不敢相忘就此告辞”潘磊说着已自大步出了院子

大奎当即吩咐狗剩道:“为潘大人备马另外送潘大人三千两银票以供用度”狗剩领命当即去做事了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