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百九十九章风起

常山王站起来向蜀王老王妃深深行了一礼“婶娘放心,婶娘的教导侄儿铭记在心。以后会好好跟王妃过的,谢谢婶娘多年来的照看。”

“如此就好!”蜀王老王妃看着进来的常山王妃点了点头。

周娇娇的院子里,春喜欢笑着奔进房内。

“郡主,郡主,我都看见了,林府来下聘了,满满一百二十抬,满得都快溢出来了,金银玉器、绫罗绸缎,应有尽有。更稀罕的是里面还有一对林二少爷从平谷县捎回来的活雁呢!”她红扑扑的小脸满是兴奋之色,拍着手高兴的说着。

周娇娇停下做绣活的手,抬起一张含着羞意与喜气的娇颜“知道了,你嗓门真大,嚷得全府都听见了。”嗔怪的睨了春喜一眼。

“郡主,我听说当年林府抬林大少女乃女乃进门也是一百二十抬呢,与您一样呐。想来也是,那木氏不过是一个普通大臣的女儿,怎比得上郡主出身贵重,以后过了林府,林府应该更看重您才是。”她声音压低了下来,但杂着一丝不屑与骄傲。

“放肆!”周娇娇丽颜一沉,拍了一下桌几。

“春喜,你需得牢牢记住。嫁入林家后,我便只是林府的二媳妇,不是什么天家的郡主。对着木氏,需得恭敬有礼,不可再说什么郡主才贵重之类的话。以后在林府叫我二少夫人便是,不许再叫郡主。更需谨言慎行,事事依林府家规办事,如有违反,别怪我不讲多年情面。”周娇娇眼里透着严厉,一字一顿的吩咐道。

春喜粉女敕的小脸有了一丝苍白,战战兢兢的跪了下去“是,郡主。奴婢记住了,保证不会再犯。”

“嗯。下去吧!”周娇娇又拿起绣活做了起来。

做了一会,她放下手中的绣活怔怔出起神来,想了一会,整理了一下衣衫,向常山王夫妇的院子行去。

院子里的仆妇见了纷纷上前行礼。

“父王与母妃在吗?”周娇娇看着门口两个行礼的妈妈问道。

“是娇娇吗?进来吧!”门内传来常山王妃温柔的声音。

周娇娇笑着进了门。向常山王与常山王妃行了一礼。

“坐吧!来找父王母妃有事吗?”常山王笑着开了口。

“嗯,女儿来找母妃有事相求!”周娇娇嘟着嘴看向常山王妃。

“哦,有什么事说就是了,什么求不求的,说来听听!”常山王妃眼中噙着笑说。

“是这样的母妃,娇娇想求母妃从您身边抽两位有经验、行事妥当的老妈妈给女儿陪嫁。”周娇娇开口道明了来意。

“哦?这是为何?你的陪嫁你父王早就准备好的呀!”常王妃看了一眼常山王不解的问。

“是这样的母妃,我发现我身边侍候的人傲气太重。动则就把常山王府与郡主的仆从挂在嘴边。您也知道,我嫁到林府便只是林府的二媳妇而已。我成为林家人便要遵从林家的规矩,木氏虽然出身不如我高,但却是林府的大儿媳妇。未来的世子夫人。如果我的人不尊她、不听从她,不是显得我在林家不尊敬兄嫂吗?日子久了难免会让长房与二房生隙,传出对我对常山王府不利的流言。所以。我只有涎着脸来向母妃讨要两个懂规矩、守礼仪,罚赏有度的经年老妈妈,来看着她们、约束她们了。”周娇娇诚恳的说。

常山王脸上便有了一丝满意,看向同样吁了一口气的常山王妃“王妃,娇娇能懂得这一点,你我二人才是真正放心下来了呀!”

“好孩子,难得你不骄不躁。有这丝清明。好!好呀!母妃与你父王回封地后,也相信你能在林府过上和美的日子了。你放心吧,这人哪,母妃早就给你准备了。一共四名老妈妈,一管衣饰、一管内院仆从、一管内院开支,还有一名是管你房内之事的。她们都是我精心教的人,忠心也这毋庸置疑,这些事你就放心交给她们便是了,从此后她们便是你的人了。”常山五妃笑着说。

周娇娇闻言大喜,跪下去磕了一个头“娇娇谢过母妃。”

常山王妃赶紧亲自把她扶了起来。

常山王看着她们母女其乐融融的样子,不禁欣慰而笑。

“大人,有人在距青龙山十余里外苍龙岭一处山洞里发现了一批盔甲!”宋福兴匆匆的奔进刑部大堂禀道。

宋砚与林知义抬起惊诧的脸“消息可确切?来自何人?”

宋砚一迭声地问道,站起身来。

“是一樵夫上山砍柴偶尔发现,报于里正,里正报告了京兆尹,京兆尹刚才派人通知刑部。”宋福擦了擦额上的汗回道。

“好,咱们马上去。”宋砚与林知义说着向外走去。

苍龙岭,守护在此的里正是个五十余岁的白胖老头,比起村民,他穿得尚为周正,一身做工粗糙的下等绸缎衣衫紧紧包裹在肥胖的身子上。一张胖脸满是油汗,一见宋砚与林知义骑着高头大马前来便讨好的迎了上去,谦卑的跪倒在地,口呼大人。

“起来吧,你便是苍龙村的里正?”宋砚居高临下的打量着他,冷冷的开了口。

“回大人,草民正是此处里正。”里正又抬手擦了擦额上的汗渍,战战兢兢的回答。

“发现盔甲的村民可还在此?去把他叫来!”林知义审视着他,开口说道。

迎着林知义冷然而严肃的目光,胖里正的汗流的更多了,一张白晃晃的圆饼脸上满是油汗汇成的小溪。

“是大人!”里正又忙不迭的行了个不伦不类的大礼,将脖子扭向一边叫道“二狗子,前来回大人的话!”

一个干瘦矮小的人小跑着上来,麻利的跪在地上“大人,小人二狗子见过大人!”

宋砚紧紧盯着他“抬起头来答话!”

二狗子埋着的脑袋慢慢抬起来,一对上宋砚如炬的目光,慌忙闪了过去,又低下头磕了个头“大人请问!”

“你是怎么发现洞中藏匿的盔甲的,或者说,你怎么知道那就是盔甲?”宋砚冷若冰霜的声音响起。

“回大人,小人的堂兄弟便在军中效力,故而小人识得。”二狗子不假思索的说。

“嗯,好,起来吧,下去领赏!”宋砚收回目光,淡淡说道。

“谢大人,谢大人赏!”二狗子欣喜若狂的猛磕起头来。

宋砚也不理他,看向林知义“林大哥,我们上去吧!”

林知义点点头,与宋砚一起下了马,将缰绳交给旁边的护卫。

到了洞中,一堆胡乱堆砌的盔甲呈现在眼前。

宋砚上前仔细看了看,回头看着林知义“正是鱼鳞状的盔甲。”

林知义点点头,吩咐一边的护卫“点点数!”

一会儿,传来护卫的禀报声“两位大人,整整两千副。”

宋砚点点头,猛然抽出腰际的宝剑向盔甲砍去。

一阵火光闪过,宋砚上前仔细查看自己砍出的痕迹。

他向林知义点点头“确实像是银的。”

林知义疑惑的皱起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宋砚也沉着脸“是呀,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林知义抽出腰间的宝剑猛力砍向盔甲,砍出一道更深的痕迹,低下头仔细看了看,冷笑一声“好贼子,果真好计。”

他看向宋砚“此乃旧盔甲,上面镀了层银水,再刷了一遍黑漆。”

宋砚反而长出了一口气“还好林大哥仔细,若是粗枝大叶、急功近利之人,怕是就被糊弄过去了。”

林知义面色凝重的看了看洞外的天气“先回去再说吧,眼看着要下雨了。”

宋砚顿了一顿“林大哥,我有一计。不如,咱们就带着这批盔甲招摇过市的回京城吧!”

林知义细细一想,冷淡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好,听你的。”

叫过护卫将两千具盔甲抬着一路喧闹的回到了京城。

看着刑部里堆着的一堆盔甲,林知义苦笑一声“这该布的局都布了,以后又该如何?”

宋砚也长长叹了口气“明日期限便满了,此次是小弟连累林大哥了!”

林知义闻言不悦的摆了摆手“现在说这些作甚?”突然一道白亮的闪电划过窗际,天际传来轰隆隆的滚雷声。

“唉!先回家吧,夏雷开了。”林知义看了看窗外。

宋砚点点头,尽里却暗自下定决心,若是明日再无进展,自己就抢先一步到圣上面前请罪去。

回到宋府后,宋砚梳洗后躺在榻上闭目冥思:可以肯定,此次两百万两税银定是何郡王所为,但那批盔甲究竟藏在何处呢?

林府内,林明德听了长子的回报,也皱着眉来回踱步“这何郡王太狡赖了,竟然弄出一堆假的来。”他突然停住脚下步,匆匆走向书案后,拿出一大叠书信翻阅起来,看向其中一封时他猛然一击书案“原来如此!”

他看向林知义,扬了扬手中的书信“这是你二弟前次寄回来的书信,上面写了四王进京时护送卫士的人数及着装。这上面清楚的写着何郡王府侍从,约两千,着胡服短衣骑装打扮,未着盔甲。”

林知义眯了眯眼“是未着盔甲,不过却是带着盔甲入京的,所以才有现在镀银的假盔甲出现,看来他们是早就制订了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