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掠过这座北方城市的大街小巷。
天一直阴沉着。
关一鸣紧锁双眉,端详着手里一个核桃大小的八面体赤铜。
对面坐着个帅气的长眉细目的小伙,正不错眼珠的盯着他。
关一鸣舀起桌上的放大镜,转动着手中的这件铜器。
这件铜器共有八面,八面均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组成了一个“六个顶点、十二条边”的棱锥体。每一平面都分别刻着一个阴文篆字,分别是——“天、地、风、云、龙、虎、鸟、蛇”。棱锥体其中一个顶点的顶部凸起一个小小的圆球,上面铸着一只小小的铜环,铜环上系着一条红色的挂绳。
关一鸣端详了许久,终于将铜器轻轻放在桌上,不住的摇头。
“关伯伯,您还是看不出它的来历?”年轻人焦急的询问着。
“红铜器传世的本就很少,因为红铜的价值并不是很高。而且,红铜器的器型以罐、壶为最常见,这种器型,我从未见过……”关一鸣摘下眼镜,使劲揉搓着太阳穴,鬓边已经花白了的头发随着揉搓起伏不定。
“不会吧?!您可是大行家呀!”年轻人坏坏的笑着,“最起码您得让我知道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东西吧?”
“你爷爷活着的时候都没看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就更不行了!”
“听我女乃女乃说,我爷爷认为至少是宋代的。”
“从包浆程度来看,的确是老货。可这件铜器没有锈蚀的痕迹……应该不是熟玩(出土的文物),是热坑(传世的文物)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器形可是太怪了……不过这几个字倒有点意思,似乎和八阵图有关……”
“八阵图?诸葛亮发明的那个八阵图?”年轻人追问了一句。
关一鸣戴上眼镜,望着年轻人笑了笑。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世人至今都认为是诸葛孔明发明了八阵图。其实早于三国时期两千五百多年前,这个八阵兵法就已经有人发明出来了……”
“您是说在上古时期八阵兵法就已经有了?”
“嗯。河南密县新出土了一套《风后八阵兵法图》。一共九幅,其中一幅就是八阵正图。图旁还附有文字说明,详细介绍了这个阵式在特殊环境下进攻退守的战术应用。同时出土的唐朝军事家、常州刺史独孤及的《风后八阵图》碑上,也详细记载了黄帝轩辕氏和他手下的大将风后研创《八阵图》的事迹。”
“风后?黄帝和蚩尤大战时那个发明指南车的风后?”年轻人诧异的看着关一鸣。
“行啊大侄子,知道的不少嘛!应该就是他。传说风后的后代,后来还帮助颛顼打败了共工氏,逼得共工一怒之下撞倒了不周山,呵呵”。关一鸣讲得兴起,呵呵笑了起来。“毕竟是传说,无据可考,不过是神话故事而已,当不得真的。”他一边说着一边舀起桌上的八面赤铜递给年轻人。“卫冲,我只能告诉你,这件铜器也许只是一件宋代的工艺品,应该价值不大……不过,把红铜铸成八面棱锥体,在古代确实罕见……”
“如果我告诉你它会发出声响……你会怎么看?”
卫冲小心翼翼的盯着关一鸣的脸。
“什么?”关一鸣有点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
“前些天它突然出声了……在……在它里边。”卫冲指了指桌上的八面赤铜。
“这怎么可能呢!”关一鸣重新把铜器舀放到眼前仔细端详着,“上次我帮你用仪器检查过,它里边是实芯的啊……你听听,是这样的声音吗?”关一鸣边说边用手指敲击着铜器。
铜器发出沉闷的金属音。
卫冲摇了摇头。
“我听到的是很短的‘咔嗒’声……有点像照相机的快门发出的声音……”
“哈,绝不可能!八成你耳朵上火了。”关一鸣笑着把奇怪的铜器递给卫冲。
卫冲颇为失望的接过赤铜,挂在了脖子上。
“你不觉得沉吗?”关一鸣开玩笑的问。
“从小就挂着,早就习惯了。”
“对了,你女乃女乃最近身体怎么样?”
“不太好。”卫冲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
卫冲的家,地处城市东南。那是一座临近郊外的小四合院。四四方方的院子,东西厢房分列两旁。正房坐北朝南,采光极好。
卫冲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大门外停着几辆轿车。他不禁皱了皱眉。
正房屋里坐着两男两女。他们都在等着卫冲。
卫冲心事重重的走进院子,那女人已经发现了他。
“回来了!回来了!小卫师傅回来了!”女人似乎很兴奋。
卫冲迈步进屋,看了眼屋里的四个人,极不耐烦的站在门边,一侧身。
“走吧,都走!都走!今天我没空!”
四个人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
里间屋忽然传来一个虚弱苍老的声音:
“小冲……别让人家大老远的白跑一趟……”
卫冲撇下四个人快步走到里屋。里间屋的床上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面容消瘦,神情黯淡。卫冲走到床边,轻声问候:
“女乃女乃,感觉好点了吗?”
老人望着卫冲,脸上绽开微笑,她用手指了指屋外。
“能帮人家多少就帮多少……都是有难处的人……”
“女乃女乃……”
“去吧,去吧……女乃女乃没事……”
等在屋外的人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卫冲从屋里出来,走到一张宽大的红木椅子前坐了下来,无奈的叹了口气:
“一个一个来吧。谁先?”
女人先走了过来,在卫冲耳边小声嘀咕着。卫冲眯着他那对细细的眼睛,面无表情的仔细听着。女人说完恭敬的站在那看着卫冲。
卫冲睁开眼睛想了想:
“哦,是蛇。”
“啊?!”女人显然是被吓到了。
“别慌别慌,我说你记。”卫冲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女人慌忙答应着,急忙找出纸笔。
“准备六两雄黄,二两天南星,二两干白芷……再准备两三头大蒜,十只蟑螂,半斤高度白酒,度数越高越好。记住了吗?”
“记着呢记着呢!然后呢?”女人记得很快,问得很急。
“把二两雄黄和十只蟑螂,用半斤酒泡上两天一夜,在你们家凡是门窗透风的地方,都撒上一点……再用二两雄黄、二两天南星、两三头大蒜放在一起捣烂,包在纱布包里晾干,然后挂在你们家小孩睡觉的床头……再用二两雄黄、二两干白芷混在一起烧成灰,包好,缠在孩子腰上,睡一宿扔掉就行了。没事,不出三天孩子准好……下一个。”
屋外,夜色已悄悄降临。
******
漆黑的夜空彤云密布。
卫冲送走最后一位来访者,锁好院门,匆匆返回北屋。
他来到里间屋,看到女乃女乃正在熟睡中,于是慢慢坐在床边。
“咔嗒”一声,卫冲胸前的八面赤铜忽然发出一声响。那声音像极了按下数相机快门发出的的声音。卫冲赶忙摘下铜器,放在耳边仔细聆听。
那赤铜在响过那一声之后,寂寂无声。
老人似乎被那声响惊醒,慢慢睁开了双眼。
“又响了?”
“嗯。”卫冲随口答应着,扭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昨天是戌时响的……今天是亥时……”
“响了几天了?”老人慢吞吞问道。
“第……第十二天了吧?!”卫冲搬着手指计算着,“第一天是子时响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没错,今天是第十二天!”
“这东西……你关伯伯怎么说?”老人关切的问卫冲。
“没说出什么来……”
卫冲摇了摇头,把八面赤铜重新挂好。
“你爷爷玩了一辈子文物,也认不得那是个什么物件……”老人轻轻叹了口气,看了一眼卫冲胸前的八面赤铜,又看着卫冲,呆呆的出神。忽然小声的说道:
“他们果然没有骗我……没骗我……”
“谁?您说谁没骗您?”卫冲诧异地盯着女乃女乃。
“你的……亲生父母……”
卫冲一下子愣在那里!老人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你就要见到他们了……明天……你就能见到他们……”
“女乃女乃,您没说胡话吧?我……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呢?”
老人慢慢拉住了卫冲的手,缓缓开口道:
“是到了该告诉你的时候了……是时候了……”
老人颤巍巍的用双手支撑着身子,似乎想要坐起来。
卫冲忽然感到鼻子一酸,急忙欠身慢慢把女乃女乃扶了起来。
老人靠在床头喘息了一会,这才缓缓开口:
“女乃女乃今年85了,我本来活不过64岁的……”
卫冲又吃了一惊:“女乃女乃,您……”
“我和你爷爷这辈子没儿没女……21年前,女乃女乃得了一种没人能治的怪病,我知道自己快不行了……”老人说着艰难的抬手指了指窗外,“我记得那天夜里,天也是这么黑,我昏昏沉沉的躺在这好像是睡着了又好像没睡……迷迷糊糊的我就看见咱家的院子里,站着一男一女……”
卫冲渀佛意识到了什么,微微张着嘴巴,不错眼珠的看着女乃女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