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诚,今儿个怎么过来了?入夏的时候,唐志诚赶了牛车来周友平家。♀
姑姑,我爹让我过来和你商量一下,等两个月嬷嬷不是六十整寿吗,我们想要给她大办一下,你和姑父看怎么样?唐志诚也没绕弯子,直接说明了来意。
周友平笑道:这是好事儿啊,娘她老人家一辈子也不容易,这六十大寿好好热闹一番也是应当的。
志诚表哥,这次姥姥做寿要坐多少桌啊?周筝儿对排场很感兴趣。
唐志诚想了想,我爹说先预备这三十桌,要是不够再补上。
坐席吃肉肉。周福儿旁听了半天总算听明白些。
唐志诚一把搂起这个小表妹,是啊,到时候福儿跟着爹娘到舅舅家吃肉!
我也去!周亭景生怕漏了自己似的,赶紧报名。
什么地方都有你!唐氏佯装不满地看了儿子一眼。
说过祝寿的事,唐氏把家里商量的事情和唐志诚说了,志诚,你也知道,自从苹儿和玉儿相继出了门子,我们家的人手是越来越少了。加上大姑爷那边也要卖清怡糖,家里这几双手就更忙不过来了。
本来周友平家把清怡糖拿给舒胜明卖,唐家父子虽然理解但心里还是有些疙瘩,现在听唐氏这么说,唐志诚的脸色都有些变了。
姑姑,你们不会不给我们货了吧?虽然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仿制的薄荷糖,可口味没有周友平家的好,加上他们做了很漂亮的盒子包装,所以卖得还是不错的。要是少了这笔买卖,对唐家铺子而言也是不少的损失。
表哥,我娘没说不给你们货了。周筝儿看唐志诚有些着急了。♀赶紧帮忙解释,只是要靠我们家三双手别说给大姐夫那边供货了,连你们那边要的糖也做不出来。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想让小姑姑和康三婶她们都跟着做,至于卖的钱。还是像以前那样分,你看成吗?
听了周筝儿的解释,唐志诚稍微平静下来,只是还有些疑惑,你们怎么舍得把这方子白白告诉人家了?
本来这方子也是几个丫头闲来无事想出来的,我们也凭着它赚了不少钱了。唐氏笑得爽朗,况且梅香和敏儿都是亲戚。两家人也老实本分,是信得过的,一定能把这糖做好了。
既然姑姑你们都想好了,就这么办吧。唐志诚只要货源不断。对周家的事情是不会指手画脚的,只是,以后我过来拿货是直接去他们家,还是来你们家?
起初先来我们家拿,等你们几个都熟络了。这事儿我们也不管了。周友平笑道。
那成!薄荷糖的事情也商量好了,唐志诚留下来吃了顿晌饭就赶着车,带了十来斤薄荷糖回去了。
既然得了云氏七月里要做六十大寿的消息,唐氏这个做女儿的自然开始忙活起来。
孩子爹,你说我们送些什么东西给我娘贺寿啊?晚上哄睡了孩子。唐氏和周友平商量起贺礼的事情。
周友平倒是愿意做甩手掌柜,你看着办吧,该送什么就送什么,娘这些年待我们可不薄。
哼,你也知道娘待我们不薄啊?唐氏娇嗔看向丈夫。
周友平老脸红了红,我又不是傻的,这些好歹还是知道的。
那行,我就一手包办了,到时候你可别心疼银子!唐氏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
你做主就成了。周友平对自己妻子为人处事还是很放心的,不过这事儿我们是不是要给舒家和谭家送个信?
哎呀,幸亏你给我提了个醒,明儿个我们去镇上一趟,给玉儿带个信。唐氏说风就是雨的,还有苹儿,这个不省心的,萧哥儿才多大就带到州府去了。我让筝儿给她写封信,明儿个去五福楼请陈掌柜帮着送过去。
说着就准备起床,去叫周筝儿写信。
周友平连忙拉住她,这个时候筝儿都睡下了,明儿个一早让她写也是一样的。
第二天周筝儿听说周友平两口子要去镇上给云氏选礼物,只嚷着也要去,娘,我可以帮忙参谋参谋啊,姥姥喜欢什么我最清楚了。再说我好久都没看到二姐了,怪想她的,你就让我一起去吧!
你这丫头,都是要说亲的人了,还这么喜欢往外跑?唐氏觉得女儿大了就要乖乖待在家里,没哪个婆婆喜欢抛头露面张扬的媳妇。
周筝儿听到说亲,心下一惊,娘,你不会已经瞧上谁了吧,我还小呢,用不着这么着急的。
都十四岁了还小啊?你瞧瞧你大姐二姐不都是十三四岁就订了亲。唐氏觉得女儿的亲事还是早些定下来好,女儿家像花骨朵,要称着花期找个好人家。要是耽误了,往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有了周秀儿的前车之鉴,唐氏对几个女儿的亲事很是上心。
我不管,反正以后我成亲的人一定要我自己瞧得上眼才成!周筝儿很怕唐氏一个激动,给她定了个盲婚哑嫁。
你这丫头真是不害臊,爹娘还能害你啊?唐氏好气又好笑地瞪了女儿一眼。
周福儿在旁边鹦鹉学舌,不害臊,不害臊,嘻嘻……
周筝儿一把抓过她的小身子,说谁不害臊呢,小丫头!
周福儿以为三姐和她闹着玩儿,笑得更开心了。
因为周筝儿是写信的执笔人,经过讨价还价,还是被允许跟着去镇上了。
这里的习俗,老子娘过大寿的时候,衣服鞋袜都是做女儿的准备。因此一家人先去了布庄。布庄掌柜的听说是给老人过大寿穿的,很热心地推荐了几匹喜庆的布料。
我瞧着这绛紫色的绸布挺好的。唐氏仔细看了布料,掌柜的,这布怎么卖?
大嫂真是好眼力,这布可是江南过来的,又细密又喜气,最是适合有福的老太太。掌柜的先把布狠夸了一通,才报了价,要说这价格也公道,每匹只要二两银子。
唐氏闻言倒抽了口凉气,这么贵?
这可不算贵的,大嫂,一分价钱一分货,我们这绸布透气又漂亮,可没要你的高价。掌柜的笑着一张脸继续吹捧。
周友平见妻子一副喜欢又舍不得银钱的样子,干脆自己做主了,掌柜的,这布给我们半匹吧。
孩子爹。唐氏看了丈夫一眼。
周友平笑道:老太太好容易做次寿,这一两银子我们也该出的。
买好布料,一家人在西市逛了一通,又去了趟五福楼请陈掌柜帮忙送信,之后才去东市那边,位于王家医馆旁的一个小院子。
玉儿,玉儿,你在家吗?唐氏敲了院门。
院门很快就打开了,周玉儿惊喜地看这外面几个人,爹,娘,玉儿,你们来啦,快,快进来!
二姐,还有我,还有我呢!周亭景见她没提到自己,赶紧出声提醒。
周玉儿笑得更开心了,是啊,还有我们亭景和福儿。哟,这吃的什么呢?
糖葫芦,可好吃了!周亭景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二姐,你想吃吗,我分一颗给你好了。
还有我的,我也分二姐一颗。周福儿小声对周玉儿表达友爱。
真是乖孩子!周玉儿笑着夸了两个小家伙,二姐不吃,你们自己吃吧!
两个人几乎同时松了口气的样子,虽然很懂事的要分东西给人家吃,可小孩子哪有不馋零食的,真的分了出去还是会不舍得。
当知道周友平一家子的来意后,周玉儿很高兴,姥姥要做大寿了?可真是件大喜事!爹,娘,你们先在家里坐会儿,我去医馆把子凌叫回来。
他忙,不用让他专程跑回来。唐氏赶紧制止女儿。
不碍事的,他每日都要回来吃晌饭的。周玉儿很坚持,今儿个你们就留下来吃晌饭,也让他回来陪爹说说话。
唐氏拦不住她,只好让她出去了。
娘,我瞧着二姐家这个院子挺好的!周筝儿在谭家院子转了一圈,对这个被布置得很温馨的小院子很满意。
唐氏笑着点头,本来我还担心你二姐性子软,成了亲过不好日子。没想到她倒是掉进福窝了,亲家和女婿都是好的,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她自己拿主意就成了,也没什么人说闲话给她气受。
那也是二姐贤惠,谭伯父和二姐夫才放心让她管家的啊!周筝儿觉得周玉儿性子虽软,却不是软弱的人。
唉,现在只要你二姐再给他们谭家生个一儿半女的,我就不用再操心她了!唐氏吃过子嗣的苦,所以特别希望女儿都快些生下孩子。
娘,二姐和姐夫都知道分寸的,你就别为他们操心了!周筝儿软言劝着。
通知完两个女儿,唐氏就投入到给云氏做新衣新鞋中,画了好几个花样才决定下来,让周筝儿帮着打下手,希望在七月前把东西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