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二三章 各取所需

荣安公主呢?嗯,相貌最美啊。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关卓凡还没有见过荣安公主,但他不缺乏相关的情报和资料。

不过,虽然关卓凡“疾在”,但对他来说,荣安公主最大的吸引力,不是她的容貌,而是她的……阿玛。

慈禧以为敦柔公主有一个“好阿玛”,然而在关卓凡的眼里,荣安公主的阿玛才是“好阿玛”呢。

躺在金棺里的文宗,对未来的额驸,又有什么用处呢?

那得看额驸是谁。

有人以此自高身份,但对关卓凡已经取得的地位和权力的“体量”而言,这种“尚主”起到的锦上添花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

关卓凡所求不是这个。

当他知道自己可能成为文宗的女婿后,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如果小皇帝像原时空那样早薨,文宗留在世上唯一的子嗣,就是荣安公主了。

因为荣安公主是女子,所以不论在原时空还是本时空,上面这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应该都不会让其时的任何一个中国人,生出关卓凡紧接着生出的想法。

可是,关卓凡来自二十一世纪。

在他穿越而来的那个时空、那个时代里,绝大多数的君主制国家,公主和王子一样,拥有继承王位的权力。

就是说,按照这个标准,如果小皇帝早薨,并像原时空一样没有留下子嗣,那么,荣安公主便会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然后……

这是一个过于大胆的想法,近乎天方夜谭。但,武媚娘取李唐而代之,不是更加天方夜谭吗?

荣安公主可是文宗亲生,姓爱新觉罗的呀。

再说,世界潮流。浩浩汤汤啊。

如果关卓凡娶了荣安公主,将来这个计划有没有实施的必要,以及如果实施,能不能够成功。都还是未知之数。但。何防先把牌抓在手里?

所以,关卓凡觉得。两位公主的味道,都非常鲜美。现在是还没到下嘴的时候,等到开吃了,他希望。能够都吞到自己的肚子里。

一双两好啊。

又是一个天方夜谭,不过,这个世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咱们走着瞧吧。

还有,两宫皇太后各有心水。俺顺得哥情失嫂意,如果只娶一个,不论娶谁,都会有一位太后不高兴。太后不高兴。事情可大可小。为了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团结,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俺就受点累,把两位公主都收了吧。

慈禧回到宫中,把关卓凡“放个一、两年再说”的意思和慈安说了。她原本以为慈安会非常失望,没想到慈安平静得很,说道:“也是,孩子们还小,就再等个一年半载吧。”

慈禧颇出意外,正在疑惑慈安何以如此“顺遂”,注意力便被新到的两个折子吸引过去了。

一个折子是两广总督瑞麟的,弹劾署理广东巡抚蒋益沣;一个折子是蒋益沣的,弹劾瑞麟。

督抚同城,互相攻劾,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先看瑞麟的。

瑞麟参劾蒋益沣,“任性妄为,劣迹彰著,伙同藩司郭祥瑞,朋比迎合,相率欺瞒”。

就是说,还扯了藩司进来,一个折子参了两个二品大员。

但细看全折,蒋益沣如何“任性妄为”,蒋、郭二人如何“相率欺瞒”,却语焉不详,一个实例也没有举出来。

再看蒋益沣的。

洋洋洒洒,瑞麟的种种“劣迹“,可就“详实”多了。

先劾瑞麟“不学无术”。比如,广州米价大涨,瑞麟问幕僚是何缘故?幕僚回答:“市侩居奇。”瑞麟听得“市侩”二字,问道:“‘四怪’?那都是谁呀?”

再劾瑞麟“任用私人,卖缺纳贿,无所顾忌”。折子里,蒋益沣指名点姓,谓瑞麟将总督府的公事都交给一个叫徐灏的幕僚把持,自己不理公事,一门心思,全放在讲究饮馔,以及和家中女佣胡天胡地上面了。

折子里还有一句话,指斥瑞麟“以暗庸为宽厚,以推卸为能事”。慈禧记性很好,觉得这句话在哪里见过的,叫人去查以前的“折底”,果然,当初左宗棠为高连升部不得入粤事,攻劾粤员,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当时的两广总督是瑞麟,广东巡抚是郭嵩焘,左宗棠一笔将两个人同时扫了进来。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以郭嵩焘任事之猛,怎么可能“宽厚”、“推卸”?这两句话,明白是打瑞麟的。

蒋益沣借了老上司的嘴,再喷瑞麟一脸唾沫星子。

看完了瑞、蒋两人的折子,慈禧头疼了。

理智告诉慈禧,这个案子,蒋益沣有理,瑞麟无理,但她却不能不维持瑞麟,原因,前文已经交代过了。

一来,李鸿章取代官文为湖广总督之后,瑞麟乃为天下总督中硕果仅存的旗人,这个点缀,无论如何也得保住。而朝廷的夹袋中,有资格出任总督位子的旗人,只有比瑞麟更糊涂、更无能。所以,一动不如已一静,还是瑞麟好了。

二来,瑞麟于她有恩。

你对我好,我就要对你好;你对别人好不好,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不关我事。

这是慈禧的死穴。

慈禧烦恼地叹了一口气,怎么办呢?总不成真的办成黑白颠倒?

瑞麟这个奴才,实在不省心!

突然间,她眼睛一亮:广东巡抚这个位子,“他”也在盯着哦。

她的念头飞快地转着:甘肃也不设巡抚,由陕甘总督兼巡抚事,现在军兴,左宗棠这个陕甘总督未必有足够的兴趣、精力放在民政上……还有,四川也不设巡抚,总督骆秉章病故之后,四川总督这个缺一直空着,那么……好,跟“他”做笔“交易”!

督抚相互攻讦,朝廷当然要派大员查办。河道总督吴棠接到上谕:驰赴广东,秉公查办。

这是比较少见的安排。地方开府建牙的督抚之间,相互参揭,朝廷惯例是派京中大佬查办的。就算派地方大员查办,也必是曾国藩、李鸿章这类身上带着“大学士”衔头的,不然威信不够。

现在派了吴棠,明白内情的人晓得,不管案子查成什么样,对查案的钦差,肯定是要有所安排了。

而吴棠和圣母皇太后的渊源,朝野上下,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河道总督虽然也叫“总督”,入息亦十分丰厚,可这个位和实管一省几省的总督毕竟不能比,慈禧很想提拔吴棠更上层楼,只是吴棠才具普通,操守可议,合适的机会可不好找。

左宗棠由闽浙总督北调陕甘,慈禧曾想由吴棠来接左宗棠的缺,可是吴棠自己却颇为别扭。因为闽浙总督虽然管辖福建、浙江两省,但浙省富,闽省穷,而总督府驻福州。浙江巡抚是刘郇膏,那是什么背景?吴棠自知手根本伸不过去。福建地方本来就苦,全省最重要的一项政务——船政,又插不上手。所以,闽浙这个总督,在吴棠眼里,还不如他的河道总督呢。

因此,这个事也就搁下来了。

现在,总算有了一个好机会!

吴棠到了广州,装模作样地查了一番,然后如此上报朝廷:

“蒋益沣久历戎行,初膺疆寄,到粤东以后,极思整顿地方,兴利除弊;惟少年血性,勇于任事,凡事但察其当然,而不免径情直遂,以致提支用款,核发勇粮及与督臣商酌之事,未能推求例案,请交部议处。”

吏部苦笑,瞧吴仲宣这话说的,人家蒋芗泉又是“兴利除弊”,又是“勇于任事”,我们该怎么“议处”呢?

最后拟了四个字出来:“平级调用”。

调哪里呢?“西北军兴,置甘肃巡抚,驻兰州,着蒋益沣赴其任,帮办西征军务”。嗯,给老上司打下手,这不是人地两宜,皆大欢喜吗?

广东巡抚谁接呢?丁世杰。

吴棠去哪呢?“调补四川总督”。

各取所需。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