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亦中趁着这次,算是彻底出名了,许多老师以前只是听闻有这么一个学生,如今没成想竟连本人也见着了,只是这第一印象的确不怎么样。幸亏赵亦中还算乖巧,在办公室里受罚时,勤勤勉勉,算是稍微丰富了自己的某些形象。
千怕万怕,赵亦中最怕这事被家里知道,想起老爸那张吓人的脸,赵亦中就后悔不已。你说你装什么能耐,全班没一个说的,就你能!现在后悔都来不及。
令赵亦中意外的是,爸爸还真没拿这件事说他。赵亦中不禁暗自侥幸,幸亏之前自己一直对这老师不满,班里的情况也跟爸爸妈妈说过,看来,这事虽然做的冲动,但父亲并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
或者,爸爸也是觉得,自己的儿子都已经被老师惩罚过了,自己若是再批评,恐怕这紧张的父子关系还要进一步恶化。或许这么做,爸爸也是心存安慰儿子的想法。
赵亦中发现老爸没批评自己,就已经高兴的不得了了,哪还有功夫去想为什么。
与这件事相比,历史老师带给他的印象,远非胡老师可比。石老师很有才,上课从来不会带课本,讲的内容也精彩有趣,大家听起来非常兴奋,上课积极性也很高。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见石老师竟然没带任何教案和教材,心中都是惊讶不已。有怀疑老师水平的,有猜测老师是不是会给他们更多的自由时间的,还有同学直接给差评的。
等到石老师一开口,大家所有的疑问都没了。
“太牛了!哎,你看到了没?”有同学小声嘀咕道。
“是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他怎么记住的?”另一位同学惊叹道。
“我靠,这也太厉害了吧,他怎么能记住第几页第几行是什么字啊?”有同学不可置信的道。
“这算什么,你没听到,老师连下面的标注都记得一清二楚吗?我的神啊!”有同学快晕了。
“看看这地图,他怎么连从哪到哪的距离是多少都能记得这么清楚?他是人吗?”有同学无力的道。
“嘭!砰砰!”
讲台上传来三声大响,老师正在用黑板擦敲桌子,有人把食指放在唇边,做出噤声的动作。
“大家记住,在我的课上,不许随便说话,有问题,举手报告,我让你说你才能说。除非我让你们自由讨论,让你们提问问题,让你们背诵要点,只有这些你们是可以说话的,除此之外,必须保持安静。这是第一次,我不会惩罚你们,若是再犯,你们可以试试。”石老师不紧不慢的说道。
石老师很年轻,说话却很威严,本身样貌也很严肃,同学们听了这话,顿时噤若寒蝉,没人敢轻易触霉头,尤其是老师刚刚说完。
石老师就是一变态,同学们不到一个月便彻底看清了这一点。他上课,根本不需要课本,因为整本书都在他脑子里。哪一页第几行第几个字需要大家标注,或者本身就有标注,石老师总是能够一字不差的说出来。
有同学还不信,拿着课本跟石老师说的话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结果他差点疯了!老师检查同学背诵,那是争取多找几处一字不错的地方。同学们检查石老师,那是在拼了老命的找寻那个压根就不存在的错字。从头到尾,只要是课本上的话,石老师从来不添加也不删减一处。完全就是智能自动书本,同学们彻底拜服了。
有同学央求课代表,希望他能把石老师的教材拿过来,让大家看看,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石老师知道了,便告诉大家,他只是多看勤背,教的多了,也就记住了。我一个人负责四个班,同一个内容要讲四遍,一个学期下来,想不记住都难。你们背书的时候,一定得出声,默背虽然记的快,但忘的也快。只有出声,才又快又牢。
有了石老师这个榜样,同学们对他的话都很信服,而且面对这样一个变态,是个人也不好意思背不过。孩子们背起书来,干劲充足了许多,连带着地理课也记的更好了。
初一初二这两年,整个级部的历史成绩前两名全部都在这四个班里轮流转,从来没有落到其他班级手中。
后来,大家都传说,石老师以前考过飞行员,可是最后体检的时候,没通过。石老师一直引以为憾,大家也能看得出来,石老师其实是挺木讷的一个人,很少有笑的时候,只有当大家考试成绩好了,他才会面带一丝喜色,微微笑着,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除此之外,石老师还有些小愤青,有些愤世嫉俗。
同学们都在说,以后自己也要考飞行员,只要成了飞行员,这记忆力就能赶上石老师了。
相处的久了,大家也知道,石老师虽然不爱笑,但他对同学们着实很好,也很体谅。有时候周末放假布置作业,碰到其他老师布置但多,同学们便会央求石老师少布置一些。石老师大多时候,并不会理会,他知道,这些孩子现在就玩心最大,得压着点儿才行。
但有些时候,石老师也会很体谅的少布置一些,但他会提出要求,等考试的时候,大家必须得考出好成绩才行。
大家都很珍惜这件事,难得有个老师还能够听从他们的建议。同学们学历史的时候,就更用功了。当然,这件事其实是一个有利循环,若没有石老师霸气的表现,没有严格的教室纪律,没有赏罚分明的做法,就算你再怎么体谅学生,孩子们也不会珍惜这份感情的。
历史基本上是背诵的课程,有些内容真的跟懒婆娘的裹脚布差不多,又臭又长,看看那些历史意义,基本上一件事能给你整出三缩出来,这还算少的,有那些多的,东扯西扯,怎么也得给你凑出个六七条。
历史内容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一本教材到不了两百页,关键是各种问题的延伸。同学们记起来,头疼无比。
石老师有才,他总是会在那些难以记忆的问题上,给孩子们提炼出记忆的口诀,有些整理成打油诗,有些提炼成短语,有些则归纳成一句好笑的话。碰到这些问题,同学们总能先回想起石老师讲到这里的有趣画面,然后在一番愉悦的心情下,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很多孩子触类旁通,他们把地理课,甚至是政治课也弄出这样的简便记忆法。有一段时间,班里甚至流行起提炼的做法,甚至到了最后,大家还互相攀比,看看谁提炼的好,看看谁的更方便记忆,大家会认真对比,找出一个最简便易记的总结,在全班广而告之。
石老师讲课也颇为有趣,他记得多,看的书也多,总会把课本上没有记载的当朝趣事,在课堂上掺杂着讲一些。开始的时候,石老师是主动讲。后来,孩子们喜欢上历史课后,石老师便不怎么讲了。
“老师,你再给我们讲点儿好玩的事?”有同学低低的问道。
旁边一同学听了,鼓足勇气道:“是啊,老师,给我们讲讲吧,都好久没听你讲故事了。”
“老师,讲讲三国或者特殊时期吧,我们都想听呢。”有同学参与进来道。
“对啊,讲也行,我们都没听过呢,二班的都听过了。”有同学委屈道。
这一次,石老师刚刚讲完课,按照以前的规矩,接下来应该是同学们提问的时间,若是没有提问,就直接背诵阶段,或者做作业也可。但石老师很久没讲过故事了,以前都是穿插在讲课中,现在都没有了,同学们想的慌,终于有人憋不住,提了出来,这一下可刹不住了,大家都没了心思,定定的看着石老师。
石老师见大家“群情激奋”,严肃道:“讲可以,但你们得答应我,把这节课的作业做好,内容也得记住,下节课我会抽查。”
“好!”同学们一股脑的齐声道。
学习好些的同学自然没问题,学习差一些的此时也很兴奋,因为在历史课上,根本不存在差生。这不是大家评判的,而是成绩决定的。这次期中考试,有一个排名最末的同学,历史竟然考了97分,差三分满分!石老师在班里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甚至还把他的试卷拿到其他班里传阅,这件事给了大家很大的刺激,不说本就学习好的同学干劲更足,就连那些学习差些的孩子,也都有了追赶的对象,学习劲头,不差于任何人。
石老师答应了大家的请求,然后就在同学们中间慢慢踱着步,一边讲起了同学们期待已久的故事。孩子们兴奋不已,聚精会神谍着老师有趣的讲述,不知不觉,这剩下的十分钟就过去了。石老师要下课,孩子们却不同意,希望老师能再讲一会儿。
石老师面带笑容,道:“这次就到这吧,下次再讲。你们赶紧去上厕所,别一会儿上了课,把你们给憋坏了。好了,就到这吧。班长,下课。”
同学们齐刷刷的扭头瞪着班长,赵亦中在这一瞬间恍惚了一下,似乎被全班六十多人的目光给刺晕了,但他还是本能的喊道:“起立!”只是原本激动嘹亮的口令此刻却变的胆小畏缩,绵软无力。
同学们傻了吗?怎么不愿意下课了?以前不是巴不得我快点喊“起立”的吗?赵亦中头一次知道,原来,同学们也有不愿意下课的时候。
(PS:求推荐,求收藏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