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再见潜龙
第三十六章再见潜龙
辟邪看着满头雾水的郝莹,以一种无可辩驳的口气说:“我刚接到的情报,‘新民主自治同盟’的人数,现在大概是6000多人。《》其中首要分子有五个人,称作‘五人理事会’,他们当中有一个号称‘不倒翁’的家伙,是最高首脑。而他们公开的领导人杨谨德,不过是个傀儡。‘五人理事会’下属有一个常委会,负责直接管理领导这些败类。他们在台湾本岛有三个区长,在朝鲜和韩国各有一个,日本两个,美国两个,中国大陆则多达十六个。他们这一共二十四个区长,就是他们所谓的中坚力量。这些人中,王老板被捕,潜龙本来是他们北京地区的负责人,现在也畏罪潜逃,再有就是刚刚被那个侯伯灿干掉了的五十岚以及张玉芬,如果我们能够在最近取到他们的花名册,提纲挈领,就很容易将他们一网打尽,可是这样的希望只有万分之一。我们当前能够预知的是,他们在大陆地区用了三分之二的骨干力量,这充分说明他们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大陆。按道理说他们这样的‘台犭虫’分子应该在岛内活动,因为那里不仅有他们生存的土壤,还能找到一些顽冥不灵的追随者。他们倾巢出动来大陆行动,不仅不能像在台湾那样逞性妄为,还会有生命危险,可以想见,他们甘愿冒如此风险,已经是狗急跳墙,孤注一掷
“他们在大陆的人数是这两年才增多的吗?”
“是的,短短半年内,他们在大陆的骨干分子,就由过去的五个人,增加到了十六个。所以才说他们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大陆,而他们在岛内外的舆论声势,不过是他们的障眼法
“按你说的,他们为什么现在要孤注一掷呢?”
“钓鱼岛局势日趋紧张,国内部分地区的分裂势力蠢蠢欲动。加上目前国际上a过在内的欧美国家对分裂势力一直关系暧昧,使得‘台犭虫’分子生存发展的空间被强化了,尤其是最近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无事生非,军国主义残余势力妄图借重于这些‘台犭虫’分子搞事。现在他们丧心病狂,直接目标是炸平中南海,在大陆地域内引爆核武器,归根结底还是想让中国大乱,趁机宣布**,开历史倒车
郝莹紧皱双眉,故意调皮的问:“但是这又怎么能证明,‘新民主自治同盟’的人是处心积虑的想要引爆核武器呢?你该不会是故意‘逗你玩’吧……”
辟邪笑了笑,不再回答。
郝莹有些不悦,眼睛一转,背着双手,一双浩淼如一泓碧水的眼睛眨了眨,走到辟邪跟前,四处翻动着辟邪书桌上的地图和书籍,一边翻看一边说;“让我找找看,看看你是不是刚刚看过美国大片,所以现在灵思泉涌……”
辟邪没有笑,板着脸不再说话。他看着天花板上的吊灯,闭目养神。
郝莹还在煞有介事的寻找,辟邪睁开眼睛,看到郝莹那消瘦的肩膀,突然心头涌起一种莫名的怜惜的感觉,静静地说:“郝莹,别开玩笑了。你还是想一想看,‘新民主自治同盟’派大批精干力量齐聚西北,除了打核武器的主意,还能是干什么呢?”
郝莹愣住了,她的笑容慢慢消释。过了一会儿,她直盯着辟邪的脸孔说:“就算是这样,也不能说其中就有必然的联系啊……”
“这里和**、新疆不同,”辟邪耐心地说,“他们在那里搞活动很容易被抓获,而且太过招人瞩目欲盖弥彰。在整个西北地区,只有甘肃这个省份相对来说更合适他们聚集。他们现在的目标已经不是核武器资料,而是想方设法不计一切代价引爆这里的核武器。这就是他们齐聚西北的真正目的……”
“那也未必就需要来这么多人……”郝莹仍然不愿相信。
“你错了,他们来这么多人,已经足以说明,他们有十足的把握,现在只是背水一战,”辟邪的目光变得一样的严峻,“所以我们的时间异常紧迫,稍有迟缓,就会让我们的国家和领土遭到沉重的无法弥补的毁灭性打击……”
郝莹还想说些什么,突然桌子上的红色电话机响起了急促的铃声。
郝莹看到辟邪示意自己接电话,忙拿起电话,“喂”了一声,将电话递给辟邪,然后快步离去,辟邪冲他摇了摇头,示意她不必离开。
电话那头响起了陈主任急切的声音:“辟邪,时间紧迫,你需要的情报我们的人刚才已经发过来了,你预计的丝毫不差。‘新民主自治同盟’这次已经派出了大批精干人员潜往甘肃,他们的目标就是我们位于新疆罗布泊的核弹头。他们既定的计划是,先取得核弹头,设法运往中部城市或者东南沿海实施引爆,假如运送困难,就选择就地引爆,他们这次行动的代号叫做:‘奔月’。组织上这次鉴于事态的严重性,已经加派了第四组织的几位专家前去配合你的行动,另外国防部也抽调了几名核武器专家前去协助你们,提供一些技术性的支持。另外,黄将军的事件,组织上已经另有安排,你从现在开始就正式就此罢手,已经有专人来负责‘2号苏武行动’
“明白
“记住,‘新民主自治同盟’的人今天晚上抵达甘肃,你原地待命,听候指示。我不得不再一次警告你,未得到组织允许之前,不允许你擅自和侯牧农再次接触。你知道吗?卡巴希已经被‘新民主自治同盟’的人暗杀了,他的女儿卡兰也被劫持了。他们是我们在当地费了好大功夫发展的重要线人,直接受到第四组织的领导,连老霖子和郝莹都不知道。由于你擅自和那个候伯灿密谈,‘新民主自治同盟’的内线已经怀疑你的身份,这对你以后的工作很不利,从一开始你就被动了
辟邪诚恳地说:“谢谢主任的提醒,我会……”
“你也不用检讨,你和侯伯灿的接触未尝不是好事。我们的第四组织已经在‘新民主自治同盟’内部为了做了铺垫。你知道那个侯伯灿是谁吗?他就是台湾国安局一处的侯牧农,我们的人已经设法说服‘新民主自治同盟’的大陆地区的直接领导人,说既然你受了侯牧农的拉拢,索性不如利用你和侯牧农接触,干掉侯牧农。所以你现在已经多了一个筹码,在和‘新民主自治同盟’的人接触的时候,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希望你以后注意和‘第四组织’多配合,你现在还没有必要知道对方的身份,等到白热化的时候,自然会有更明切的指示
“明白了
“最后一点,我提醒你,台湾国家安全局内部的枪击案,是侯牧农所为。他带着自己的部下射杀了他的上司,取走了‘新民主自治同盟’的一份重要人物花名册。现在台湾国防部,各军种司令部参谋部等相关机构联合组成了一个调查组,处理此事。江副部长的意思是,假如他有可能投城的话,你要想方设法取得他的信任,无论他提出什么样的条件你都可以答应他。如果自己实在不好答复,可以有我向江副部长转达。只是我还是那句话,在和他接触之前,一定要取得组织上的允许,明白吗?”
“明白
“祝你成功,”陈主任由衷地说,“我一直关注你的消息
“等我的好消息辟邪放下了电话。
他看着郝莹已经给他煮好了的面条,说了声“谢谢”,戴上帽子匆匆离开了旅馆。身后传来郝莹“保重”的声音。
外面下起了雨夹雪。大西北那特有的雨夹雪,寒冷的就像是寒夜里大雁的悲鸣。他抬起头看着天际乌黑浓厚的云层,骑上了一辆郝莹给他准备的28式加重自行车。自行车的坐垫上面有厚厚的一层布垫,车把上也有棉布护手。他感激地回过头看了一眼郝莹的窗户,看到郝莹双手背在背后,像一个中学生一样脸上带着腼腆的微笑,他点了点头,头也不回的进入了拥挤的人流中。
现在是下午的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水马龙。他仰望着天空中源源不断飘落的雪花,在车流中缓慢的穿梭着。人们都在热闹的欢声笑语中彼此开着玩笑,聊着一天的炒米油盐和家长里短,他热情地看着这些安居乐业的人们,脸上带着少有的微笑。常常在共和国的人流中他才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因为他们工作的特征就是不能让人知道他们的价值。他还记得陈主任曾经对他谈及作为国家安全部的特工,所有的荣誉和自身价值的体现,都不能用常人的要求来衡量。
对于像他这样一个九死一生的人来说,荣辱和生死似乎都已经淡了,但是为什么要做这个职业呢?一位曾经跟随李克农将军出生入死的前辈老同志说得好,因为我们需要做这份工作,而且这份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他对这句话始终难以忘怀,就在不久以前他还从一位核武器专家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我知道核辐射多么厉害,我也知道我们研制核武器的时候会受冻挨饿,但是我需要做这个。他为老人那朴实无华的话语感染,尽管他不是那种轻易就会动感情的人。老科学家告诉他了一件鲜为人知的故事,五六十年代负责保护核武器专家的解放军战士们在当时温饱都是问题,有的战士已经因为受冻挨饿倒了下去。当时国家正面临三年自然灾害,各方面物资都很短缺,聂荣臻元帅亲自求爷爷告女乃女乃的到各大军区的老战友老部下老首长那里寻求支援,最后运来了几车粮食,可是当运送粮食的汽车赶到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发现了,不顾一切的上去疯抢。守护粮食的战士们毫无办法,虽然他们的枪里面都上满了子弹,但是他们不能向自己的老百姓们开枪啊,局势当时根本无法控制,老百姓们当时也饿死了很多人哪,假如还有一点别的办法,他们也不会去抢部队的粮食,一位营长见情况实在无法控制,就拿起了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脑袋……老百姓们见到营长为了他们抢粮食而开枪自尽,都不再哄抢,局势控制住了……再到后来,部队的同志们到老百姓的家里做工作,说那是给我们研究核武器的专家们吃的口粮,老百姓们听了这话,二话没说,全都拿出了自己抢来的粮食,有很多人甚至把自己家里积存的口粮也拿了出来……那是他们最后的粮食……
就在过去的某些不眠之夜,他常常为这个故事而眼眶湿润。在他最年轻的时候,他常常为那些共和国的无名英雄们热泪盈眶,现在他的青春已经渐渐流逝,认识他的人只知道他是一个跑保险的下岗工人,一个为生活四处奔波劳碌的落魄中年人,他过去曾经梦想的做一名运动员或者作家的理想也渐渐淡去,但是他总是觉得这是命运对他最好的安排,或许哲学家们说得对,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只会做他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现在,他已经拿出了钥匙打开了兰州市郊外的一间狭小的门面房,等待来访者的到来,尽管他不知道下一秒钟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他的公开身份是一家印刷机械厂的业务代表,这是留给“新民主自治同盟”的联系方式。现在他将按照总部的指示,等待来访者的莅临。
灯光打开的时候,他的眼睛习惯性的眯了一下,用双手护住了双眼。对一个训练有素的特工来说,这样的好处一是可以部分的掩盖自己的脸孔,同时也可以减缓光线造成的瞬间失明。他这次赶到了从未有过的意外,潜龙大大咧咧的坐在他的桌子上,翻看着那部《明史》,嘴角挤出淡淡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