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工作完成得不错(7)
工作完成得不错(7)
元宵之前我就举家迁往了温州。自己也老大不小了,又拖着一家子,我不得不为以后做长远的打算。
中国是一个中产阶层缺失的国度,主要形成了以权贵阶层为主的高收入群体和以产业工人和农民为主的低收入群体,两极分化严重。像我这种原本应该成为中产那部分人,由于产业结构的低端化,也被推向了低收入这个群体。我担心一直给公司搞管理,在中国这样一个管理不值钱的国度,如果哪天我想回去的时候,说不定还是像几年前一样挣扎。要找一份工资高一点的工作谋生都不容易,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会更困难。
我就在想掌握一门技术还更能够带给我对未来的安全感。但是我又不可能当学徒,毕竟我已经不再年轻,学徒那点工资无法满足养家糊口的需要。而且小波对我的期望又比较高,我执意要去学工程管理或者是设计,恐怕会在公司的作用被边缘化。只好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利用网络上的视频教程进行学习,仍然吃不透的地方就向别人请教。同时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多下工地,对照图纸与现场实物就容易上手。
我不清楚是不是因为小波一直有不安全感,所以他的内心深处有攀附权利寻求庇护的**。我想起两件事,第一,他说过上高中的时候,跟班上几个家庭背景很好的同学走的近,是因为内心有恐惧希望从他们那里寻求保护;第二,在广东的时候他有一次被联防队误抓,被打进医院住了好几天,从那之后的好几年,他看到警察心里就发毛,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小波有一个朋友在电视台,跟政府部门接触就很多,他就想借助这层关系往政府那帮权贵身上靠。上半年的时候,新居民预备党员班就要结业了,组织者需要有个新居民代表来上一堂课,局里一个科长就找到了小波的朋友,他就顺理成章地推荐了小波。对科长来说,找人作报告是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很多人都不愿意花时间在这上面。但小波却求之不得,热情很高。
定下报告时间之后,他对稿件特别重视,既然自己不擅长写作,就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我绞尽脑汁替他写了一篇关于企业经营的文章,然后送给他朋友初审。他朋友觉得不合适,他说如果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去报告,还有更具代表性的新居民企业家。他重新提了要求,也给我拟了提纲,我回去又挖空心思重写了一份稿件。除了写稿件,小波还反复跟我探讨了上台后的细节。为了有更好的表现,我还跟他一起排练,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作为第一次上台,小波的报告效果总体还算过得去,我也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然后不久,四川商会的内部刊物又打算对他做一篇专访,我又承担了写专访稿件的重任(其实并没有现场采访)。当然这种内刊就是一个宣传的平台,因此他们需要的是歌功颂德的内容,除了一条之外,可以说其他内容全是一次性通过。当时的情况是这样:
对方提问:设计是很需要专业功底的工作,为什么当初坚持从零开始,有没有考虑过时间和金钱上的成本?你花了几年时间上手?
我给他准备的答案是:事实上,我开始当学徒之前还在温州的一家工厂里做过三个月的流水线工人,那也只是为了糊口,无法给我带来快乐,更不要说希望了。所以去当室内设计学徒,只是工资更低一些而已,也可以糊口,至少还有点兴趣,事实上就是形式所迫,机缘巧合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根本就没有考虑什么时间金钱成本的问题。
我只是想说一下实话而已,不过在我们的国度,讲真话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只好帮他改成这样:“这源自我心中的梦想,不是有句话叫做一切皆有可能吗?的确在那段时间除了跟着老师有口饭吃之外,可以说最初的一年我都身无分文。但是不管道路有多艰难,都是这个梦想在支撑着我前行,我相信我行,我一定可以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差不多一年之后,老师看到了我的成长,他就把一些小项目交给我处理。然后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之后,我成长起来后,也是就可以单独负责较大的项目了。”
我很清楚,以上这些事情完成得还不错,而且在公司内部,他也找不到第二个人能够取代我。另外,当时也是一个时间节点,也就是当初我叫他给我发三千元工资的期限已经到了。
该如何给我发第一个月工资的情况是这样的。初来乍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面对一群陌生的人(十多年之后我也不确定小波的处事方法)。也不清楚自己在公司里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如果领的工资跟所起到的作用不匹配,我就会感觉有很多双眼睛时刻在盯着自己一样,特别敏感。尤其在有福面前,我更感觉腰板挺不直。所以当小波征求我意见的时候,看得出来他也比较为难,我就对他说起初半年每个月给我发三千块钱的工资,半年之后我感觉自己起到了较大作用的时候,我会主动向他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