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第三百九十四章门里门外3
第三百九十四章门里门外3
太阳越升越高,阳光明晃晃地照在落地长窗的玻璃上,透过薄纱窗帘落在白玫的半边脸上,影影绰绰,斑驳陆离,一如此刻白玫的心事。
白玫坐着,不动,脑子里翻江倒海:人生在世,真是今天不知明天事。女乃女乃常说,说不定明天早晨起来,有只喜鹊在窗前叫呢。当时,白玫就说,女乃女乃尽想好事,在窗前叫的也可能是乌鸦不是吗?
一些早已沉到白玫脑海深处的念头因了秋贞的突然出现而沉渣泛起。她的思维反复在一个问题上打结,这个问题是:秋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凌志的死,是否与她有关呢?
当年,阿光阴阳怪气的话语里不是没有骨头的,白玫为人单纯,但单纯并不是愚蠢,阿光的暗示,她不是听不懂的。但是,一来,她当年忙于学业,对于捕风捉影的事情没有时间思索、调查、研究;二来,对阿光的印象不佳,所以不想受他影响;三来,如果万一事实真如阿光所暗示的那样,她估计自己将无法接受,基于以上种种,白玫有意识地选择了将这件事情遗忘,将对秋贞的怀疑打消。现在,面对寻上门来的秋贞,白玫不得不好好思考一下,秋贞的出现会不会打乱自己和凌云的平静安宁的生活呢?自己倒也罢了,但是如果影响到凌云,那是白玫无法忍受的。
“凌云,宝贝。”白玫轻声自语。
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的相依为命,凌云是白玫生活的重心,凌云是白玫活着的意义之所在,凌云是白玫幸福的源泉,凌云是上帝赐予白玫的天使。
时光荏苒,本已有些模糊的陈年往事因了故人来访而一幕幕在白玫的脑海浮现,清晰如昨:
小凌云小嘴一张:“阿娘”,年轻的白玫红了脸,纠正她:“珍珠,叫姑姑。”小宝贝固执地喊“阿娘、阿娘”,女乃女乃在一旁直摇头。
“珍珠的大名叫凌云,壮志凌云的凌云。”
刚学会说话不久的凌云一本正经地回答人家,引来一片赞叹。
“谢谢珍珠,谢谢你们。”
当年,女乃女乃摘帽时面对社员的祝贺说“谢谢政府,谢谢你们。”,小珍珠听错了,以为是谢她,得意地学舌,惹得社员们一片善意的哄笑。
“妈妈要是觉得我和鸣九不合适,我就回了他吧”,“女乃女乃说过,妈妈要我干什么我都要答应”。
这是长成大姑娘的凌云虽竭力掩饰却还是显得有些无奈的声音。
想起已经谈婚论嫁的女儿居然这样回应自己的无理干涉,白玫感到内疚的同时心里满满的全是欣慰。又想到年轻时的自己是父母的犟女儿,就更加为女儿的孝顺而欣慰。
“妈妈,你不用担心生活质量下降,你不是还有我吗?”
女儿暖心的话让退休的白玫不再担心老之将至。是啊,相比之下,那些啃老的年轻人是多么的自私。
思如潮,爱如海,想到心爱的女儿,白玫的心柔软了,柔软得推已及人,她放下了一切顾虑,只是觉得秋贞可怜:生了这么好的女儿,女儿长这么大了连面都不曾见过。
世上什么东西最坚硬?人的心。世上什么东西最柔软?还是人的心。一颗坚硬的心,可以油盐不进,百毒不侵;而一颗柔软的心,面对月缺花残,也会触景伤情,耳听风雨敲窗,也会感怀惊心。何况如今面对的是人,这人还是自己女儿的生母。
忽然,一个声音在白玫心里响起: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白玫自责了,后悔没有开门让秋贞进来。她喃喃出声:“主啊,原谅我。”
而后,白玫想到:一个渴望见到亲人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我前不久在父母家门前吃了闭门羹之后不也是没有放弃吗?何况我和父母是久别,而秋贞不同,她和自己的女儿是从未谋面啊!可以想到,她见女儿的心情一定更为迫切。想到这里,白玫的心好受了些,毕竟,事情还有得补救。
接着,白玫又想到一件事,就是要尽快地将女儿的身世和盘托出。让女儿知道她的亲生母亲来找她了,好有个心理准备。因为,刚才白玫在心里责怪秋贞没有给她心理准备。一个人,一个厚道人,是不应该做自己不赞成的事情的。当然,还要征求一下凌云的意见,如果凌云想见亲生母亲,那最好,不然,自己也努力促成这事吧。
白玫轻声自语:“凌云,你有权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你已经长大,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