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44.第三百八十二章 寻根之旅5

第44节第三百八十二章寻根之旅5

第三百八十二章寻根之旅5

见八妹不吱声了,辛大伟也就不生气了,毕竟,八妹也并没有说错,自己的确是成天瞎忙,一辈子也没有忙出个名堂。他说:“我们言归正传吧,幸亏那天我和辛苦喝醉了,胡说八道的发牢骚,说到了玉兔,辛苦说他们祖上也曾经有只玉兔,我一听,虽然醉了,马上就怀疑我和辛苦是同宗的,这才跟他去了山东老家,嗨,果然!不然,就没有这等好事了。”

八妹说:“要不是我那天硬留辛苦吃饭,哪有这好事?”

辛大伟说:“要不是我救了他,他会来我们家吗?”

八妹说:“要不是我臭你一顿,你不是窝在藤椅里发呆吗?不出去怎么能救到辛苦?”

大伟说:“这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我们都不要贪天之功,据为己有。”

鸣九见老父老母各不相让,于是插嘴说:“我来说句有科学根据的话,妈你不要生气哦。我认为,这是爸爸日思夜想而来的结果,因为,你要是特别关注某一件事情,就会产生一种脑电波,然后,与这件事相同频率的东西就会出现在你可能发现的范围之内。”

老夫妻俩异口同声:“啥?!”

辛鸣九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别惊讶,我不是哄你们的,我是有事实根据的。话说当年,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民心,就决定讨伐商朝,可是他身边缺少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他指挥作战,于是,就整天想这事。后来有一天,周文王到渭水北岸去打猎,看见一个老头儿在那里钓鱼,老头儿看到文王的大队人马居然视而不见,继续钓鱼。文王觉得很奇怪,于是下车跟他攀谈起来,攀谈之下,发觉这个名叫姜尚的老头竟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大喜,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人,于是,高兴地请姜尚一起回宫辅助自己;还有,俞伯牙汉阳相逢钟子期,留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雅事;韩愈路遇因苦苦思索而不知避让的贾岛而为其推敲诗句,传为千古美谈。相信吗?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都是脑电波的作用。同样的道理,爸爸日日夜夜想着玉兔、玉兔,而后,和玉兔有关的辛苦大叔就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出现了。”

听到这里,八妹开心了,说:“那多好呀!以后,我只要天天想着钱钱钱,然后,钱就来了。”

大伟一听,呛得直咳,然后讪笑,对儿子说:“鸣九,你听听你妈说的,三句不离钱,真要命。”

八妹说:“我这个人最真了,想什么说什么。”

辛大伟一听,忙问:“你是说,我假啰?”

八妹说:“你不要这么敏感嘛,我说我真,又没有说你假,我们俩是反义词吗?你急什么呀!”

八妹还要说话,鸣九连忙打圆场,说:“吃吧,吃吧,面条坨了不好吃。”

对于父母之间的叮叮噹噹,鸣九听怕了,小时候没办法,现在长大了,他尽可能不让这样的闹剧上演。

辛大伟埋头吃面,杨八妹也是,一会儿,两人都吃好了,坐着不动。鸣九趁机转移话题说:“爸爸,你接着说家谱的事吧,我等着听呢。”

辛大伟扯张纸巾,抹了下嘴,干咳一声,说:“对了,说到家谱,这就得从根上讲起,辛姓,源于上古,出自有莘氏。记住,这个莘,是有草字头的莘。莘氏是有莘的后裔。相传,夏禹的母亲就是莘氏之女,商汤也娶有莘氏女子为妻。莘,后来改作辛。听好,后面这个辛,没有草字头了。辛姓是夏后启的后裔,在宋初的《百家姓》中被排在第379位。”

鸣九说:“哇!老爸,厉害!头头是道,去了一趟孔夫子的故乡,回来就不一样了,沾了不少文气。当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