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卷 南楚风云 第一章 复兴大计

“依丞相之见,此次北征之后南楚当如何?”问话的人正是南楚太宗孙清。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资治通鉴》此次北征,南楚‘广其地’的目标已经达到。现如今天下大势,必分而治,依微臣之见,如今皇上应当富民博德。”

说话者是南楚丞相霍焕启,虽然他看起来身材臃肿、大月复便便,可他却是货真价实的太祖三年状元,文采斐然而且满月复经纶。

南楚官制,丞相主内政太师从外事。太师蔡宏飞精通经史阴阳之道,虽有治国之才却未经科举,所以虽然论文治谋略他都要高过霍焕启但丞相还是由霍焕启担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不知丞相如何看待?”

“如今后魏司马用已封王,篡国之势势在必行,乱国者必有反,如此内耗后魏必衰;高阳此战耗费巨大,加之谢靖势大,朝廷必有所不满,纵使他有天降之才,依微臣之见也难堪有大作为;夏蜀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历来无雄霸天下的雄心和能力;我南楚兵强马壮,地广物博,假以时日,以图天下必如探囊取物一般。”

“富民博德之计,耗时过久。加之兵马职权,若等十年,朕恐有变数。”孙清意味深长的对霍焕启说道。

“演武场之制,南楚多出英才。皇上多虑了。”虽然表面上搪塞过去了,可是霍焕启心里可一点不轻松。

孙清的意思很明确,在这个乱世,功高震主的太平常了,取而代之的事也时常发生。南楚立国本就是那样,难免他会有这样的担心。

“如此便好,无事便退下吧。”

“微臣告退。”

南楚并没有对北征凯旋有太大的反应,只是简单的欢迎仪式。林文得了个骠骑将军的虚职,李允、何进等人并无升迁,其余各人虽均有封赏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太宗对这次北征并不像出征时候那么重视。

真正拼杀的人却没有卫历他们提前打道回府得到的多。一时间青戟营内怨声载道。

“师叔,家师让我转告的就是这些。”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木合城一战呆在听翁里后来去给何进送信的朴睿。

“辛苦你了。”岳鹏和薛随云本是师兄弟,所以朴睿喊岳鹏师叔倒也在理。

“家师还有一封私信让我转交给师叔。”说着朴睿将一封信递给了岳鹏。

“师兄可说什么了?”岳鹏并不着急拆开,径直问道。

“家师说:恭喜师叔升任卫京指挥使元帅,如果师叔还想躬身耕作于师祖门前,那时候便拆开信。”朴睿有条不紊的说道。

“让师兄费心了。”岳鹏淡淡的说,既然是以后才能看的,岳鹏便把信放在一边不再理会。

“师侄在这里也恭喜师叔高升,如果师叔没有别的事情师侄这就回南山向师父他回报去了。”

“替我向师兄说,师弟若遂了心愿,必回南山。”

“师侄记得了。”

果然像岳鹏想的那样,虽然这一战金真氏元气大伤,可是根基却没有被动摇。完颜烈战死九原城不但没有让一盘散沙的北方九部分散,却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完颜一少继承了大汗的位置,看来十年之后,九原城之仇他是一定要报的。或许师父他老人家说的对,世代纷争,不过你来我往,史书上不过是:嘉定二年,南楚北征金真氏,获地五城。岳鹏在心里想到。

原来朴睿当时在木合城一战送信给何进之后并没有随他师父一起回南山,他紧接着又潜入了上都府,这才给岳鹏带来了这些信息。

看来让岳鹏头疼的事可不仅仅是青戟营的不满,北方只是暂时安定了下来,高阳的目的自己也猜不透。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林文并没有让自己失望,或许自己有一天可以放下这些完全交给他,回南山也不一定。

而北征新帅林文甚至没有得到一个封宅,堂堂南楚骠骑将军竟然还得住在演武场里。不过林文也不在意这些,看着熟悉的场景总是能让他感到心安。林文收拾好东西之后,便直接朝卫京指挥使元帅府走去。这个既是自己的上级又是自己的老师的人交给林文太多东西,所以他一得空便立马去看岳鹏。

林文刚走到大门口正好碰见从里面出来的朴睿,两人擦肩而过,林文还没反应过来,朴睿只是对他点了下头便翻身上马迅速消失在林文的视线中。

“元帅。”林文站在中堂外,行礼道。

岳鹏深居寡出,家里的佣人少出了做饭打扫的,就只有自己的一些亲兵。林文与岳鹏那些亲兵都熟悉,所以林文进门就没让侍卫通报,直接进去了。

“回来了?坐。”林文的到来将沉思中的岳鹏拉回到了现实中。

早晨在封赏的时候林文便见过岳鹏,当时高堂上林文大气不敢出此时却是另一种心态。

“青戟营现在的怨气你看如何?”岳鹏对刚坐下的林文问道。

“赏赐却是有些少,不过过段时间应该就没事了。”林文如实答道。

“你还记的在珠城的时候曹青说的话么?”岳鹏并没有理会林文的大话,突然问道。

“青戟营人数太少?”林文可吃不准岳鹏问的是什么,只得猜道。

“是的。”岳鹏简单的说道,“过段时间,怨气是没有了,青戟营估计也没有了。”

“啊?为什么?”林文吃惊的问道。

“你觉得呢?”岳鹏反问道。

“皇上应当用人不疑才对。”林文不是没有想过曹青的话,这其中的关节后来他才慢慢想通,所以林文很快便说道。

“太祖立国如此,皇上有疑心也是对的。”岳鹏不无伤感的说道。

“可是这样一来,南楚的第一军岂不是白白没有了么?再说,战争以后还会有,皇上这样太轻率了吧?”林文虽然想过可是没想到孙清真会这样做。

“换个名字,换个将军。只怕到时军不识将,将不识军。青戟营变成一盘散沙。”岳鹏对自己的青戟营感情极深,此刻说着不免伤感道。

的确,只要保持青戟营的战斗力,在太平年间换别的将领带领,这样就减少了岳鹏军权在握的局面。可是十年二十年后,再让那些陌生的青戟营跟随岳鹏出征,那时候的青戟营恐怕都不知道这只队伍本就是岳鹏组建的。

“看来元帅也只是得了个虚职。”林文自嘲的说道。

卫京指挥使元帅虽有五万兵权,但是那些士兵要轮换守关,饶是岳鹏再想打造一支青戟营但他身在永和城也是不可能再组建了。再加上元帅这样的职位基本上属于被供奉起来的,已经很少能接触到士兵平时的训练等具体事宜。

“你可记得万归宗。”岳鹏忽然转而向林文问道。

在后魏茶馆偶遇的那个万归宗给林文的映像很深,只是这是岳鹏提起他来倒是让林文感到奇怪。

“记得,元帅也知道他么?”林文好奇的问道。

“非但知道,而且交情不浅。”岳鹏意味深长的答道。

岳鹏说的林文又不敢细问,可是这回答还是搞的林文一头雾水,如果岳鹏跟万归宗交情很深的话那么他自然会把林文的事跟岳鹏说,那么岳鹏现在突然问林文又是什么意思呢?

岳鹏也不理在一旁胡思乱想的林文,径直走到桌前,提笔一蹴而就,然后转身将写好的名帖交给林文。

林文拿过信,不由得再次感叹岳鹏书法之好,已有自成一家之势。

不过信上就只简单的写了:卫京指挥使岳鹏拜帖。

“太师府你认得吧?”岳鹏重新坐下对林文说道。

“认得。”太师虽然深居简出,可是在永和城要找到太师府也不是难事。

“那你现在便去吧,交了拜帖说找万先生就行。”岳鹏像是做了个很大的决定一样松了口气。

“好的。”虽然不情愿可是林文还是得去,他甚至不知道要去干嘛。

出门林文一问人才知道,太师府竟然与岳鹏的元帅府只隔了一条街。太师蔡宏飞和岳鹏都是当今朝廷大员,林文实在想不通两家府邸竟然是差不多的冷清。这与他心中想的门庭若市的情景大相径庭,看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有骗人的时候。

林文将拜帖递给开门的侍从并告诉他自己要找的人之后便在门口等了起来,他没想到这一等竟然差不多过去半个时辰。

虽然对岳鹏的了解不深,可是林文隐约感觉岳鹏并非锋芒毕露的人,他只是心怀天下志向远大而又身怀才智武功的大元帅,说要篡位林文打死也不会相信。对于当朝皇上孙清,林文知之更少,不过在演武场效忠的誓言里描述的他确实一副天下明君的样子,林文想到他要撤除青戟营之后对他原本立志一统天下的好映像也彻底没有了。

如果放在一年前,林文可不在乎青戟营、大元帅和什么皇上,他只要能征战沙场报效国家就够了。可是真正经历过这一切之后他的想法已经跟以前大不一样,或许季修禅说的对,如果战争不可避免,有这样一支战斗力强劲的青戟营或许是件好事。

九原城一战已经将原先高阳北部的繁华毁于一旦,若要恢复没有个十年八年怕是不可能的。战争最大的灾难不在于死了多少人,是给人带来了一种恐惧。像珠城这样暂时划入了南楚的版图,可是谁知道哪天又归于别国,这样的恐慌和担忧才是造成珠城破败的真正原因。林文有时候在想,如果自己有那个能力的话,一定要努力终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终止战争?人都是有贪欲的,自己不也迷恋青戟营么不也想着遥远的芳菲么,难道非要天下一统才能真正的结束战争?分合不过百年事,君主荒婬无道,天下纷争又起,这样的循环往复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