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少年疆场 第十六章 青戟营

军帐内岳鹏一身青衣,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中的文卷。

“这么说来,司马用已经亲自督军参战了?”岳鹏似乎有些吃惊的问道。

“据我们在九原城的内应给的情报是这样的。”座下回答的正是当时奔袭落尘骑兵的李允。

“现在这三万人训练的如何?”岳鹏皱着眉头,金真再厉害也不应该能抵挡住谢靖和司马用两人的攻势才对。

“这半个多月月以来已经将他们按照青戟营的要求来训练,好在其中前锋团的人居多,训练起来除了有稍许怨言外倒也还算顺利。”李允接着岳鹏的问话说道。

“把原先的五千青戟拆散,每五十人训练两千五百前锋团将士,以青戟营的训练强度要求,两个月之后出现在九原城的一定要是三万真正的青戟营。”岳鹏轻描淡写而又坚定的说道。

“是。”李允主要负责这些人的训练,虽然他知道岳鹏这样做必将触犯太宗孙清的意愿,可是他还是有稍许兴奋。有一支三万的青戟营,那才真是所向披靡的队伍。

“元帅,还有一个消息。”李允斟酌了一下小心的说道。

“什么?”

“林文还是没有消息。”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当时李允去接应的时候青戟营的一千人只有十几人身还,副将史志死在了那里,可是林文却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岳鹏非常喜爱林文李允自然知道,所以才向岳鹏禀告小心翼翼。

“若不能身还,怎么做我的右护卫。加紧训练青戟营吧,他会回来的。”岳鹏倒并不在意,只是淡淡的说道。

“乾卦,九二,现龙在田。坤上艮下,谦卦,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岳鹏遣回李允后看着手中林文出发前最后一幅字想,“这两卦都是好卦,只要你能坚守住就一定能回来,但愿你不要让我失望。”

日上杆头,已经是午休的时间可青戟营还在加紧训练。虽然一天要行军八十里,可是岳鹏并没有让士兵多休息的意思。每天在行军的间隙都会加紧训练。

“上阵砍杀不外乎一个狠字,一仗之胜在于合,完胜克敌在于谋。虽然这庙算最重要,可是没有勇猛的士兵并不能保证庙算的实行;而行军作战最重要的是令行禁止,冲则勇往直前、退则行而有序。”李允看着虽是深秋可依旧挥汗如雨的士兵对何进说道。

“庙算和合兵之术元帅在行,而这狠却是每个青戟都知道的。庙算想来元帅已有打算,合兵之术战前鼓舞即可,元帅若是天天显身倒显得不够威仪,所以咱俩只要让这群前锋团的人变狠就行。心狠则不好管教,所以更要要求令行禁止,不可有逾越的地方。”何进听了只顾点头,实则心里对李允的话嗤之以鼻。在他心里打仗不过是提刀杀人的把戏,哪来那么多道道

何进、李允虽才干出众可各有偏失,只是将才。这一点两人心里都非常清楚,倒也不会对岳鹏对林文的偏爱有多大反感,只是这何进整天面对那些在他看来“娇生惯养”的少爷兵面前毫无耐性,所以李允才给他说教了一番。

“呜。”

随着一阵牛角声,三万人立马整队,步伐虽然还有些杂乱可是相较于刚出发的时候不知道好了多少倍。阵,是一支队伍的魂;形,是一支队伍的骨;战。是一支队伍的神;退,是一支队伍的形。这些在训练中都非常重要。

“全军造饭,半个时辰后出发。”李允朝着传令官说道。

“咱们每天行军还要训练,要是没有曹青到达的早岂不是被人笑话?”何进虽然不爱说话,可是在李允跟前倒是喜欢唠叨。

至从珠城出发以来,曹青的落尘骑兵早已将青戟营远远抛在了后面,这让何进非常不满。李允可不认为先到除了风光一把外会得到什么好处,所以他只得苦口婆心的对何进说:“又不是去抢功,这么急干嘛?”

在李允心里其实他很想继续这样下去,只要不断的磨合,这样的一支三万人的青戟营绝对会成为南楚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军队。而磨合需要的时间,所以他倒不着急赶路。这样的训练无疑让李允感到热血沸腾,当初跟随岳鹏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拥有万人不敌之军,挥毫之间所向披靡。在南楚岳鹏处处掣肘,无法扩大自己的青戟营,现在正是最好的机会。

永和城,皇宫议事院。

太宗孙清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卫历呈上来的锦帛,正是郑祺在珠城给卫历的。

割地百里,划五城。孙清看着手中的锦帛,印章不是高阳赵氏而是大司马谢靖的私印,而这或许比高阳的国玺更让人放心。

“皇上真乃神算。”

说话者并不是卫历,却是一旁站立的中年人,此人身着华服,年过四十看起来一副高贵雍容之态,正是南楚太师蔡宏飞。

“北有金真氏虎视眈眈,高阳必会如此。”孙清倒是没有多少惊喜,好像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样。

“半年之内,合四国之力定可击溃金真氏,而我南楚乘此时机厉兵秣马,先袭夏蜀后击高阳,再有卫元帅之力北征后魏,天下一统指日可待。”蔡宏飞躬身接话道。

“卫元帅又立一大功啊!”看来孙清听到蔡宏飞的话也很高兴,笑呵呵地对卫历说道。

“有陛下运筹帷幄,末将只是勉力而行罢了。”

“卫元帅过谦了,先帝仙去之时多次告诫朕,天下一统非卫元帅不可。”孙清说着站起身来拉住卫历,接着说道:“北征还得靠卫元帅多多尽力才好。”

“末将敢不从命。”卫历受此大礼赶忙跪下说道。

“天色已晚,卫元帅一路劳顿早早回去歇着吧,明日早朝朕再亲封。”孙清回到座上对卫历说道。

“末将告退。”

“蔡太师,岳鹏那边怎么样了?”孙清看着退下去的卫历朝蔡宏飞说道,有些事是卫历不能知道的。他只是个统帅,不适合政治权谋。而战争真正的意义却在意权谋,并不是行伍之人所看重的战场。

“三万青戟骑兵将在两个月后出现在九原城下。”蔡宏飞只是简单的说道。

“朕给他限定的五千人数,看来他是丝毫没放在心上,若是在九原城威震各国损失惨重那我南楚还有一统之日么?”孙清狠狠地说道。

“岳鹏领兵之力在卫历之上,若是在九原城过于强势不利于我南楚示弱于各国的计划;若是不堪一击,就情报上来看谢靖和司马用还不足以击退完颜烈而且也损我战士。依微臣之见,陛下可降旨封赏他为卫京指挥使副元帅,让其回京听封,只留其计在九原城,虽有小失但不会影响大局,待他来去已是半年之期。九原城说不定业已结束,到时候再借机留他在京,两年后再使他重掌青戟营即可。”蔡宏飞早已有所打算,此时侃侃而谈。

“就依太师之言。”孙清听到此处才略感放心,这位蔡太师是他一手提拔,谋略文采都一绝天下。

“既然如此,微臣告退。”

“下去吧。”

永和城通往元帅府的路上,两骑并列而行。出了皇宫之后卫历并未乘坐马车,而是与秦学华并骑,一路缓缓向元帅府走去。

“太祖若在定不会如此。”卫历长叹一声说道。

“元帅。”秦学华听到此处不由皱眉欲言又止,至从卫历从议事院出来之后就一直连声叹息。

“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虽然太宗忌讳,可是若真是太祖在世,现如今我们应该还在战场上而不是这繁花似锦的永和城。”卫历也不看秦学华自顾说道。

“终归是老了。”秦学华不知如何回答,这是卫历接着感叹一句,然后便催马向前。

依卫历的脾性应该是马革裹尸,宁愿死在刀剑下也不愿意安稳的躺在床上。秦学华虽然知道但是现在的皇上已经不是马背上的孙明,太宗和蔡太师两人更愿意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更大的利益,战场厮杀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虽然目的都是利益,只是一个更看重利益一个更看重损失。

秦学华知道卫历的脾气,当下也不好劝说只是拍马跟上。

歪脖子柳树已经不是林文出征前的样子了,满树枝丫上只有一袭紫罗裙。坐着的正是季佳怡,只是现在的她却是眉头紧皱,看来少了两个闹事伙伴的这几个月来她过的也不好。

少女情怀总是诗。

现在的季佳怡正被林文那一番表白折磨着呢,她也不是不喜欢他,只是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让她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

“佳人俏,

柳絮随清风。

流水缓斜映斜阳,

不及一眼笑。”

又是一轮斜阳,可是清风不再,季佳怡紧紧身上的夹袄,心中已打定了主意,等那小子回来一定让他好看。谁让他让自己这么难过的呢?

太宗二年,北征八个月后,卫历领兵凯旋,封威远侯。这也是南楚第一个外姓侯爵。

秦学华并未升职,却多了个太子伴读的职衔。而且他还得到了另一项任务,奉旨前往九原城诏岳鹏回京封卫京指挥使副元帅。

永和城沉浸在一片繁花似锦歌舞升平中,普通的民众对战争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只是一场与自己无关的胜利总能激发出体内多余的豪情英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