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少年疆场 第九章 高阳说士

“右护卫林文到。”林文缴了令牌后,门口的侍卫立马喊道。

林文扔下马鞭,掀起帐篷进去一看,只发现岳鹏坐在主座上而在一旁坐着的是岳鹏亲卫队的队长李允和左护卫何进。

“末将林文,参见岳元帅。”林文半跪道,在正式场合林文的礼数还算周到。

“没有去找季修禅练枪吧?”岳鹏看着林文慢悠悠的说,看来事情并不紧急。

“末将知罪。”林文顿时感到头大,自己本来说要去前锋团找季修禅,结果跑到辎重营。看到只有李允和何进在,林文还以为自己凑巧没迟到呢。

“时间还早,你先坐下吧。”岳鹏并不在意林文的任性,随口说道。

林文与何进并没有太多交集,虽然作为岳鹏的左右护卫,但是两人平时并不多见。林文至从作为右护卫以来总是陪岳鹏写字说话,何进却是个武痴,所以平时并不在帐内。倒是李允,当时在珠城外林文一枪战平曹青令李允对林文很有好感,两人也时常一起切磋。所以林文赶忙道谢后便挨着李允身边找了个座位。

“李允、何进你二人跟我多久了?”岳鹏看林文坐下后突然对着两人说道。

“我与何进、郑纲当年追随元帅到如今已有十年了。”李允如果不是一直执意要作岳鹏的亲卫队长,以他的军功就算任个偏将也绰绰有余。

何进果不其然,并没有说话只是在李允说完之后哼了一下表示认可。

“当年你三人在青木岭助我,可惜现如今郑纲负伤。”岳鹏说道郑纲很是惋惜,郑纲作为岳鹏的右护卫文武兼备,这一战郑纲的负伤也实在是出乎岳鹏的意料。

“当年我三人在青木岭为寇,元帅不弃,方才才有今日。”李允虽不明白岳鹏为何今日突然这么说,但是见岳鹏说起往日也是一阵唏嘘。

何进就不同了,说到郑纲他一脸愤懑的看着林文好像是林文让郑纲受伤的一样。

“郑纲如我一臂,此时受伤真是天妒英才。”岳鹏说道郑纲不能自拔道。

底下三人李允和何进是完全同意岳鹏的说法,不过林文就尴尬了。今天怎么看都像是岳鹏和老部下之间的谈心,他年纪最小还顶替了人家的位置。当下林文如坐针毡一般,感觉浑身不舒服。

“如果情报不差,今日高阳的说士应该就到了。你们三人陪我一道。林文,现如今你是我的右护卫,要做到郑纲一样好。”四人沉默了一会之后岳鹏开口说道。

“末将肝脑涂地,定报元帅知遇之恩。”林文听到岳鹏如此高看自己赶忙离座跪下说道。

“林文留下,李允、何进你二人回去交代一下,酉时来我帐前。”岳鹏看着李允他们两人说道。

随着两人退出,帐内又只剩下林文和岳鹏两人。虽然平时两人时常独处可是这次林文明显感到非常大的压力。他知道这次岳鹏留下他可不会是和他谈书法。

“林文,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看重你么?”静悄悄的帐篷内岳鹏突然说道。

林文不是没有想过,以自己那一枪并不一定会让岳鹏看重的。岳鹏亲卫队里哪一个不是以一当十的主,林文和李允对阵还从来没有赢过。从一个小小的百夫长突然到元帅的护卫,这一点也是让林文非常疑惑,“末将不知。”

“因为你很像我。”岳鹏盯着林文认真的说道,“你很像年轻的我,年轻气盛却又满月复牢骚。”说着岳鹏轻声笑了起来。

林文不知道岳鹏今天怎么了,只能默不作声等岳鹏接下来怎么说。

“年轻气盛是好事,满月复牢骚也没什么不好”岳鹏依旧不急不缓的,“‘书山酸腐难博名,少年投笔战沙场。’,这句诗你该听过吧?”

“当年天下打乱之时,太祖投笔从戎时写下此句。林文在演武场的时候就听说过。”林文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这话你赞同么?”岳鹏随意的问道。

林文彻底模不清岳鹏要问什么,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末将不赞同这话,征战疆场自然是义不容辞,可是诗书经文也非常重要,如果不修诗书只为征战那国将不国。”在演武场林文就时常与季修禅一起讨论过,虽然平日里与季修禅争论男儿更应该马革裹尸,但是在内心里林文更喜欢运筹于帐内,决胜于千里。

“你能这样想就好了。”岳鹏像是松了口气说道。

林文暗自庆幸自己的想法与岳鹏一致,虽然岳鹏不是那种与自己意见不和就大发雷霆的人,但是与能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总是好事情。

“不过,少年时,刀锋所向,杀敌于阵前的豪气不能少;老年时,却要更多的知道处世的道理。你有很有疑惑牢骚很正常,有些事以后你自然就会懂得了。”岳鹏接着自己的话头继续说道。

“这些道理,提前知道真的不好么?”林文每次听到的都是要等,等到老了再知道有什么用处?

“那是会影响你成长的,年轻人只要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就好了。”岳鹏并不理会林文,接着说道:“还有,你悟性极高,他年成就必在我之上,所以现在不该你知道就顺其自然,枪法诗书要勤加练习。”

“是。”林文不知道岳鹏对自己这么看重,于是凛然答道。

“这话你记在心里就好了,顺势顺时,一定要记住。”岳鹏不放心的补充道。

“林文记住了。”岳鹏在林文看来更像个长辈而不是长官。

“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带你一起么?”岳鹏顿了一下接着问林文。

“作为元帅的护卫,只有清楚的了解元帅将要面临的情况才能更好的保护好元帅,做到防范于未然。”林文一想就通,刚才岳鹏说郑纲如其臂膀,现在他就是岳鹏的臂膀。

“如果自领一千人马,李允和何进你更愿意与谁一起上阵。”岳鹏对林文的回答没有评价只是自顾自的接着问道。

“何将军勇猛无敌,林文不敌;李将军勇猛有余,智谋同样出众,如果让林文选的话,我更想在里将军手下。”林文如实的回答,说到杀敌李允比不上何进,可是若论谋略,那林文敢说自己都比何进强。以一当百之勇不如克敌制胜之谋,上战伐谋下战伐兵的道理林文还是懂的。

听到林文的回答后岳鹏微皱眉头,林文看在眼里不知道自己说的哪里不对却又不敢问。两个人就这样不言不语的各自想着心事。

酉时左右,李允和何进一同前来。岳鹏平时并不是严厉的人,这些部下在没有人的时候都是坐在一块说话。

不多一会,只听侍卫在帐外喊道:“秦将军请见。”

“速速有情。”岳鹏马上回道。

秦学华是卫历的女婿,年仅二十就已经是偏将了。他的偏将之职可不是因为卫历的关系才得来的,三年前演武场第一的成绩毕业,马术、枪术、刀术和书法诗文样样拔得头筹。卫历更是把自己最小的女儿嫁给了秦学华,所以这位殿前指挥使元帅面前的红人林文三人也不敢怠慢,赶忙起身站在一旁。

“末将秦学华,参见岳元帅。”秦学华进来之后朗声说道。

“秦将军有礼,这里也无外人,俗礼就不必了。”岳鹏笑笑说道。

“多谢岳元帅。”秦学华站起身来并对林文三人点头示意。

“这几位秦将军都认识吧?”岳鹏并没有问秦学华的来意,而是介绍起了林文他们三个。

李允和何进在军中都是小有名气的悍将,秦学华肯定认识。岳鹏的意思显然是要把林文从新兵提到与他们两个一起的层次。

“李允将军和何进将军已是相熟,这位怕是一枪击退曹青的林将军吧?”秦学华看向林文笑着说道。

“秦将军言重了!”林文点头还礼,谦让的答道。

岳鹏在座上也对这个勇冠三军的右护卫很满意。至少名气是有了,但是还需要再证明一下。

“既然没有外人,末将就直说了。”秦学华朝岳鹏说道,“高阳国求和的使者已到卫元帅帐内,有请岳元帅前去共商。”

岳鹏话的意思很明显,所以秦学华也没有再说让林文三人回避的话。不过秦学华的话还是让林文大吃一惊,下午的时候岳鹏还对自己说战争要开始了,现在高阳却派人来求和。

由于南楚将兵不识,卫历和岳鹏这两家仅存的亲兵都只认自己的主子。所以卫历和岳鹏在一起压根不像正副元帅,更像是各司其主组成的临时阵营。

岳鹏听到秦学华的话没有多说什么,就带着林文三人去了卫历的主帅帐篷。

岳鹏骑着自己的西域宛马,林文也换了一匹较好的马。四人很快便到了卫历的主帅帐外。

岳鹏对自己的帐篷并不讲究,他的帐篷更多的是用来与部下讨论军事用的而不是作为自己居所。卫历却不同,他的帐篷比岳鹏的要大上许多也豪华很多,毕竟卫历年事已高又德高望重。林文打眼一看,帐内已坐下将近十人,右侧林文只看见前锋团偏将曹乡德,看来这次议事级别最低的也是偏将军。林文又在心底感叹,幸好当初自己是选择在岳鹏身边作护卫,而不是回到前锋团做百夫长。

帐前是议事的地方,现在左侧坐着五人看装束是高阳国的,右侧是南楚国的将领。卫历坐在主位上。

林文一眼就看见左侧席位上的一人,那人大袖术衣,目光澄澈沉稳。不过在他转头的那一瞬,这人脸上立马换上笑呵呵的表情对岳鹏说道:“久仰岳元帅威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林文第一想法是,这次会谈根本不是来求和的。

“在下郑祺,见过岳元帅。”郑祺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

“郑先生有礼了。”岳鹏淡淡的回道,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林文三人没有安排作为就站在岳鹏的身后。

这时宾主已到齐,卫历立马散出酒乐和侍卫。帐内此刻就剩下岳鹏、卫历、偏将军们和高阳一行人,秦学华也站在卫历身后。

“卫元帅、岳元帅、各位将军。”郑祺起身朝大家朗声说道。

“南楚、高阳同宗同祖,敢问各位,现有蛮夷之族侵我华夏之地,我等岂有内乱之理?”

郑祺一句话就把南楚国和高阳国按在了同一立场,面对着他说的蛮夷,自然是金真氏。

“不知郑先生所说蛮夷之族是指?”卫历在座上反问道。

“高阳与后魏结盟,三个月前大战金真氏于九原城,虎豹骑虽勇却并没有将金真氏彻底击溃,此患不除,中原必将不得安宁。”郑祺痛心疾首的说。

“唇亡齿寒,若是南楚诸位继续挥军北上,那我高阳月复背受敌难逃亡国之命,不过届时南楚也必将元气大伤。等到金真氏拿下我高阳大片河山,中原涂炭啊。”

“只要你高阳国归依我南楚,金真氏不足为患。”岳鹏看了一眼卫历对慷慨陈词的郑祺说道。

“久闻岳元帅爱兵如子,必不愿见黎民受苦、战场拼杀。如果我高阳称臣南楚,恐怕到时候后魏和夏蜀必将发难。那时候将不是高阳与南楚之间的战争,是三国之间的混战,得利的依然是北面虎视眈眈的金真氏。”郑祺说起话来有理有据,林文竟然一时听的懵了。

“那不知郑先生有何良策?”这一问才是岳鹏想要知道的关键。这次与其说是求和,不如说是高阳国的游说更合适一点。

“南楚、夏蜀、后魏和高阳本是同宗同族,现如今只有联合一起共同抵抗金真氏才是第一大事。现在夏蜀被你们南楚牵制在珠城,后魏和我高阳又不能一战而败金真,长此胶着对各国都没有好处。”

“郑先生不要忘记了我们南楚此次征伐的对象是你们高阳国,既然我们南楚此时发兵定然不会惧怕夏蜀和金真,罢战至今不外乎是我圣上念及天下苍生不想有过多伤亡。高阳归依我南楚之后,抵御夏蜀、后魏和金真也只是缓和之计,我南楚领天命,恢复天下一统才是我们的目的。”一直没有发话的卫历厉声说道。

林文转头看到何进一脸振奋,心头只得无奈。卫历的话说的漂亮,可是刚易折。这话霸气太盛,只怕会成为日后后魏和夏蜀发兵的借口。卫历满腔是报国的心,可是太急切,或许是因为他太老了。当一个人老到意识到自己将完不成自己的愿望的时候,深藏的不理智会在一个触点的刺激下暴露无疑。

“高阳国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只求百姓安康。古有: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奉主上之命,代表高阳国称臣南楚,此为国主手谕。”郑祺一扫前面的昂扬之态,说完之后将一卷黄色金帛拿了出来,秦学华上前接住。

“不知这是谢侯的意思还是赵氏母子的意思?”卫历看完金帛后向郑祺问道。

“侯爷一生,戎马生涯。无奈有心报国无力应天,我主上出此下策,侯爷也只得从没。但求南楚早日发兵,击退金真,保中原太平。”郑祺说着朝北作揖道。

“既然如此,为了天下黎民。我南楚定将金真蛮夷赶出中原。”卫历在得到郑祺肯定的答复之后举起酒杯朗声说道。

不管怎么说岳鹏也是南楚国的副帅,卫历竟然不和岳鹏商量便将这么大的事定下来了,林文不禁一怔,卫历的决定未免有点草率。刚才还在慷慨激昂,现在突然就同意了高阳国的要求。不知道那金帛上到底写了什么,想到这里林文不禁低头看向岳鹏,却发现后者只是象征性的举起酒杯,向身边的那些偏将军们一样一口喝干了杯子里的酒。

“军中简陋,让诸位受苦了。”在定下三日后南楚国和夏蜀国一同向北支援高阳国之后,卫历站起身来说道。

“卫元帅言重了。”那五人站起身来回道,这场所谓的求和也要结束了。

这绝对是林文一生中见到最好的一顿饭,虽然他站在岳鹏身后一口也没有吃到。他突然想,百姓、战争,为的难道就是这“简陋的”吃货么?

三日后,北征南楚军将由岳鹏作帅,领三万人。而卫历,作为这次北伐的功臣将带领剩余的几万人凯旋。

直到深夜,晚宴才结束。岳鹏也不催马,任由他的宛马慢慢的朝回走,林文三人跟在身后也觉得心中憋闷。就在这时,林文听见后面马蹄声非常急的朝自己这边奔来。

不多时,只见一骑飞奔到林文跟前,此时已是深秋,林文甚至能看到来者嘴里呼出的白气,正是郑祺。

“听闻岳元帅擅长书法,侯爷特地准备了一支‘湖颖’。说是,只要岳元帅答应共同抗击金真便送与元帅做见面礼。”郑祺笑呵呵的说道,仿佛知道这件事肯定会发生一样。

“原来是‘黑子’,让夏侯费心了。”说着岳鹏便接过郑祺递过来的笔。

这笔并不华丽,甚至连笔盒都没有。但是林文还是一眼就看出,这笔绝对不是寻常之物。不过林文见到岳鹏最好的笔是闻名的宣笔,这湖颖还是第一次见。写字在于笔锋,这笔的笔锋整齐透亮,绝对不会比宣笔差。

“郑某愚笨了,侯爷说岳元帅必然不会拒绝,果不其然。只是郑某实在是想不通。”郑祺自嘲的说道。

“回去告诉夏侯,计划很好,只是他这自以为是的习惯要改改。光是这笔,我都收了好几只了。”说着岳鹏自顾自的扭转马头慢慢的走了。

十日后,九原城。

“属下实在是模不透岳鹏,不过他身边的一个小兵看起来不是池中之物。”郑祺对谢靖说道。

“郑祺精于相人之术,想必此人定然不差。不过不知比大公子如何?”冯华听到郑祺如此看重林文变对郑祺说道。

“郑祺至今未见可匹敌大公子之人。”郑祺笑笑说道。

“你两个是不是现在就要我让位给你们的大公子啊?”谢靖在一旁一脸不高兴的说道。

“属下不敢。”冯华和郑祺笑呵呵的说道,这三人怎么看都像是老朋友在一起聊天不像君臣之间的对话。

“不过郑祺你可好多年没有对人评价这么高了。”谢靖正式的说道。

“你们见了就知道了。不过岳鹏才是我们该担心的吧?”郑祺说道,“他好像对我们的计划都知道一样。”

“那才是人中之龙吧。”谢靖感叹的说道。

“不管如何,再有一个月,咱们就看着他这人中之龙怎么回到永和城。”冯华毫不在意的说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