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第十二章庚寅封印(162)
灼人的阳光照耀在朵果城上空,行人打着阳伞或戴上遮阳的斗笠,避开一阵阵热浪,从街道里走过。
回到住处,他把本册和卷轴依旧在暗箱内藏好。仍然辗转徘徊,坐立不安,觉得脑子象一团乱麻,理不出个头绪来。想到前些日子,委托给石才老人的那件事,也不知办的怎么样了?
几天以后的一个上午,有两个自称是亲戚的女人,来到府署大门前点名要见鲁济安,当班的侍卫便进府通报。
侍卫来到文库茶室,看见正在书桌上舞弄着笔墨的鲁济安,侍卫对他说:“安督司,你有亲戚在大门外等着要见你。”
“什么亲戚?”
“前些时候也来找过你。”
“哦?”
“你看,是把她们请进府署来?还是你自己去府门看一看?”
“我出去。”
“那就快去,不要让人家等得不耐烦了。”
看到侍卫诡秘似的笑容,鲁济安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他放下笔墨,压制着内心的些许兴奋,起身出了文库。但是,当他来到府署大门外时,看见的却是红莲和竹兰,内心不由得“咯噔”了一下,困惑地望着她们。
见鲁济安一副迷茫的样子,又有当班的侍卫们在身边。
竹兰暗示他说:“乡下来了亲戚,讲要跟你见面的,你还呆呆地站着看我们干什么?”
“你们这是?”
“是什么哟。”红莲催促说:“还不快走。”
经竹兰的提醒,他心里明白了几分,赶紧搪塞着回答:“哦,那好。我们这就走吧。”
但刚走了几步,他突然停下,回过头去,吩咐其中当班的一个侍卫:“你进府去,看一看阿七和韩沙在不在,如果在就叫他们赶快到城南客栈来。”
那侍卫听后,转身进了府署大门,去叫阿七和韩沙。
石才跟两个老太婆坐在楼榻上,能看出他们是刚从山里来到朵果城不久的,脸上还没有完全消除劳累后的疲惫气色。
见红莲和竹兰领着鲁济安走进房门里来,就连忙跟他打过招呼。
鲁济安也跟他们客套了几句后,便月兑掉鞋子,走上楼榻,在桌边坐下,给老人们添了一些茶水。
这时,他问石才:“怎么样?那事有些眉目了吧。”
“有眉目了,只是不太容易。”石才得意地说:“上次回去后,我在石木和虎落两个寨子问过很多人,大多数的人还是不晓得。直到遇上她们,才问到一丁点消息。”
说完,他指了指坐在桌边的两个老太婆。
也许是第一次见到府署当官的人,两个老太婆的脸上掩饰不住对鲁济安的那一分敬畏的神色。
其中的一个老太婆,倒是等不急似的抢先开口讲话。她说:“我还是第一次和府署当官的人见面,想不到你还这样年轻就当大官了。”
“在官家混口饭吃,让老人家见笑了。”鲁济安微笑着回答说,又问:“你们刚到城里吧?”
“是的,本来嘛,前些日子石才问起那事,我们也想早一点来城里的,只是家里有许多事没有做完。这几天有了空闲,才邀在一起进城买柴禾的。”
“老人家辛苦了。”鲁济安轻声问:“跟你们一起来的,还有寨里的其他一些人吧?”
“是呀,一起有10来个的。”
“你们的柴禾呢?”
“还摆在市场里,让姐妹们看着呢。”
“这样吧。”鲁济安扭头朝红莲和竹兰说:“你们快去市场买些酒菜,顺便把老人家的柴禾也背到这里来。你们做饭菜也要柴禾的。”
“好的,我们这就去。”红莲答应着。
两人下了楼榻,在窗边拿了一个篮子走出房间,在门外又把房门关上。
不久后,阿七和韩沙来到房间,两人月兑了鞋,走上楼榻坐下,向石才和两个老太婆打过招呼。
相互介绍以后,阿七拿出笔墨摆上桌子,做好记录的准备。
鲁济安对韩沙说:“这里没你的事,你去烧水煮饭,待会红莲和竹兰会把酒菜带回来。”
韩沙不明白地问:“这里就是客栈,还作得着去市场买酒菜吗?”
“你手艺不错。”鲁济安却说:“我们都喜欢吃做的饭菜。”
“哦,是吗?那我不做都不行了。”
韩沙玩笑了一句,说罢下楼榻去烧水煮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