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第十一章班头陈兵卫(145)
“他们逃月兑以后,府署又做了什么?”
“知府当即招集府署和县署的侍卫追捕,同时又在各个乡堡张帖告示,通缉追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起初也干的风风火火的,但是难奈朵果地广人稀,森林遍布,经过几个月的奋力追杀,就连他们夫妻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到最后也不见再有什么动静了。”
“你的意思是说,府署只是装装样子,雷声大雨点小,到后来干脆什么也不做了。”
“是的。我看他是在装样子,龙头蛇尾。”
“不会。他是当真的。对他来说,只有灭了他们才不会留下被别人抓住把柄的机会。”
“怕人家抓住把柄,那他给我那张‘手令’做什么?”
“他这样做必然有他的用意,只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
“莫非他设了一个圈套?他是一个老猾头,脑子里鬼点子多,不晓得他心里是怎样打算的。也许他们私下有协议。”
“不会有。”鲁济安继续说:“就算真有,也无非两种可能:一是在当时,他的确有心想要放他们一条生路,也是对吴青梅付出的一种回报,但没有料到他们却抢先动了手;二是受到胁迫以后,他不得不把他们送出朵果城去。之后恼羞成怒,才下决心要干掉他们,就算不一定就能达到目的,也能把他们赶出朵果地区之外去。这样一来,他于公于私都说的过去,他自己也会觉得安全了。”
“唉……也许吧?”陈班头镇静了片刻,然后感叹地又说:“但愿你讲的不会有错。他那个人呀,向来是面善心狠,阴险恶毒的,这是人人都晓得的。”
“好吧。”鲁济安端起酒碗,邀请说:“来,我们吃一碗洒。”
陈班头应承也举起酒,两人一吃完。
未后,鲁济安轻轻放下手里的空酒碗,很有兴致地抹了一下嘴唇,两眼一看班头,又说:“你那竹筒里还东西,都拿出来吧。”
陈班头笑了,伸手指着鲁济安,说:“到底是聪明人呀。凡事都溜不过你的眼睛。”
说完,鲁济安从竹筒里又抽出另一圈纸,轻轻打开以后,眼睛忽然一亮。发现是两张通辑令,一张通辑的重犯是吴青梅,另一张是田龙。
可以肯定,这两通辑令出自府署,因为在通辑令三颗大字上已经圈上朱砂,右下角落款是府署公刑处,加盖有府署的大红印章。
重犯的姓名上也打上了朱砂提勾。这就表明,府署已经完全放开了手脚,充许民间猎人出手,不论死活,任何一个或几个捕猎人,包括举报的,间接或者直接参与的,都可以分别获得仟元偿金。
仅凭这一条,就象一张密不透风的铁网笼罩下来,足以使他们夫妻二人心惊胆寒之极,瑟瑟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但是,两张通辑令上的画像却画的不怎么好,粗糙的很,如果仅凭画像去人堆里认人,难免弄错和闹出笑话。
鲁济安放下两张通辑令,接着问:“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吗,讲起来也好笑的。”陈班头说:“又有一个侍卫出面找到我,向我索要这份当年的手令。”
“这侍卫又是谁?”
“这个侍卫……”陈班头瞥了一眼鲁济安,嘴里咕噜了一下,然后才说:“这几月以来,一直在跟你调查恐山命案。”
“是韩沙?”
“嗯。”陈班头一脸不屑地说:“在你来府署上任之前,他奉知府的委托来找过我几次,我没有答应,也不敢答应。”
“他自己为什么不来找你直接谈呢?”
“他呀。……哼!”陈班头似乎憋着一肚气,说:“他从来不会把我们这些做事的人放在眼里。也不怕我手里捏着他的把柄。”
这时,鲁济安拿起竹筒,从竹筒口往里面仔细的瞄了一瞄,见竹筒空空,里面什么也没有了,便又放下,腾出双手,把桌边的这些纸张,一张不少的叠理整齐,重新卷好,小心地塞进竹筒,再把盖子拧紧,顺手揣进了自己胸前上衣的内袋里。
随后,他瞥了陈班头一眼,说:“这些东西先借我一用。”
“这个……”陈班头无奈,也只得说:“你拿去好了,但要保证用完以后一定要还我。”
“那是。”
今天称病告假的陈班头的精神很振奋,兴致也很清爽,他一面劝鲁济安大碗吃酒,同时自己也端碗必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