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12.第九章 确认身份和姓名(110)

第12节第九章确认身份和姓名(110)

“嗯,阿七,这个问题问的好。但在当时,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就是在山姑婆的尸体的双手是刚刚切过干红辣椒的,手上还粘有一些红色粉末,而那两双筷子和碗的外面却很干净。不要忘了,那是两只外表白色的土钵。如果山姑婆端碗吃饭,必然会留下一点红色指印的,但是没有。这足以说明,山姑婆当时并没有和来人一起吃饭,也就不可能在碗筷上留下痕迹。”

“不一定。”阿七辩解说:“不能排除山姑婆在切了辣椒后洗了手,再端碗吃饭,这样在碗筷上就不会留下指印了。”

“如果山姑婆在吃饭前洗了手,那么在尸体的双手上就不会留下红色的辣椒粉末了。”

“啊。这个……是的。你的意思是,桌上放着的碗筷是用来待客的,而山姑婆自己却没有吃饭。这也讲不通呀,因为在此前,我们了解到山姑婆并不喜欢与别人往来,在她家里怎么会有人来,而且还会端碗吃了饭呢?”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不喜欢往来并不等于不往来。退一步说,如果山姑婆从不与别人往来,出现在篱笆门边的两双脚印又怎样解释?”

阿七无言以对,短暂的沉默后,又说:“好吧,我讲不过你。就算你是对的,那么在这两人当中,你认为又是哪个动手杀死了山姑婆的呢?”

“是那个男人!他先把山姑婆勒死,然后用绳子把尸体的脖子套住,抱起来吊上屋梁,之后又在尸体的脚下将那个木凳横倒在地,有意制造出山姑婆上吊自杀的假象。但是,因为心情紧张,离开的也很匆忙,有两个细节却大意了。”

“什么细节?”

“凳子和鞋子。”

“那个凳子我也看到了。”

“是的。这就是后来,我把那个倒在尸体脚下的凳子竖起来的时候,发现尸体垂下的双脚和凳子之间有近一尺高的距离。你们想一想,如果有人想要上吊自杀,他(她)站上凳子,将绳子搭过屋顶上的横梁,捆紧,再把结紧的绳子套,套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用脚踢倒凳子,使自己的身体悬挂在空中窒息而死,那么他(她)双脚垂下的位置就应该平齐,或者略低于凳子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踢倒凳子,达到自杀的目的。”

阿七想了想,又说:“你讲的不完全对。她如果在断气之前,踮起脚尖就能把凳子踢倒。”

“这就要说到那一双鞋子了。”

“鞋子又怎么了?”

“我注意到,山姑婆的那双布鞋是拖在脚背上的,而没有扣上脚跟。如果她踮起脚尖踢倒凳子,拖在脚背上的布鞋就会掉落在地上,但我们看到的那两只布鞋还好端端的挂在她的脚背上。”

“仍然有疑问。按你讲的,凶手在勒死山姑婆后,再把她的尸体吊上屋梁,在这过程中,尸体脚上的鞋子必然会掉落在地上。”

“这就是凶手的大意了,而且自以为聪明。在行凶以后,凶手把掉落在地上鞋子拿起来依旧套在尸体的双脚上。这样也就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寻找的线索,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慢点,你别忙着下结论,还有一个疑问。你怎么肯定山姑婆是被凶手首先勒死,然后挂在屋梁上去的?”

“既然可以排除山姑婆不会主动自杀的可能,那么我在验尸的过程中,除了发现在尸体的脖子上留下绳子勒紧的痕迹外,在皮肤上还有手指勒紧时出现的淤血的痕迹。当时你跟老韩不也都看见了吗。”

“哦。是的,是的。我想起来了。”

阿七茅塞顿开,挠痒痒似的理了理自己的头发,羞愧地说:“听来听去,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

这时,沉默了许久的韩沙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问:“我心里只是不太踏实。凶手如果和山姑婆有旧仇,随时都可以下手的,为什么偏偏在我们寻找山姑婆的时候才下手?”

“这正是我们目前还不能解开的疑问,也许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但更可能是为了灭口。”

韩沙问:“凶手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不难理解。”鲁济安说:“如果某个人和山姑婆有旧怨,为了寻仇而杀了她,碰巧遇上了我们去寻找山姑婆。如果这个推测能够成立,那只能认为是巧合。反过来讲,如果凶手在之前已经预料到我们会去虎落寨寻找山姑婆,而赶在我们找到之前杀了她,目的就是为了灭口。前次在虎落寨因为山姑婆亲戚们的打扰不能把调查进行下去,这样就不得不耽搁了一些时间。”

“听你的意思,我们还得去虎落寨了?”

“是的。”

韩沙觉得没有多大意义,说:“再去一趟,又能得到什么?”

“不管什么,对我们都很重要。现在查明山姑婆的身世已经成为了解凶手杀人动机的关健。世上没有这样凑巧的事,我宁可相信,凶手的目的是为了灭口,而决不是巧合。”

暮色已尽,夜空中的乌云象天幕一样把月光遮蔽的纹丝不漏,其下的朵果城依然被沉沉的黑暗所笼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