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12.第七章 初上石木寨(84)

第12节第七章初上石木寨(84)

韩沙在废墟里找来一个尚可一用的木桶,去墙角边的一口水井里打来清水,将粘在石块表面上的泥土冲洗干净,然后又依照破裂的纹路把这些石块拼接起来。

不久,一个经过精雕细刻的梅花图案,清晰的呈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鲁济安蹲子,仔细数了数图案上的叶片,不多也不少,正好是七片花瓣,花蕊也是一个正立着的“△”形。

他从衣内掏出画有恐山被害人的梅花印迹的纸张,和这个石雕图案再次进行比对,图案完全吻合。

照样下来,一共拼接出了另五块青石板的雕刻花纹,在每一面的青石板上都雕刻着一朵相同的,大小相等的梅花图案。

阿七兴奋地说:“不错,就是它。”

石才感叹地说:“是的,这跟我那件衣服上的绣花完全一样,平常时候也没人注意到这些呀。”

鲁济安站了起来,此时他没有多想,开口就问石才:“老人家,你那个已经死去的老婆子,以前很可能也是梅花神主的信徒。”

“是呀,她过去也跟他们一起好玩的。”

“你们夫妻生活多年,你有没有看见过她左手小臂上有一朵同样的纹身印迹呢?”

“没有。”石才淡淡一笑,说:“我想,我那死去的老婆子跟其他人一样,也只是拜一拜‘梅花神主’罢了。但是,我跟官爷讲实话,在她左手小臂上确实没有象这样的梅花印迹。”

鲁济安说:“没有就好。她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信徒,同时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

阿七问:“什么问题?”

鲁济安回答:“能纹上象这样印迹的人,一定不是普通的信徒。”

紧接着,又问石才:“还有象这样的祭台吗?”

“还有一处。”

“在哪里?”

“在溪河对岸,跟着我来就是了。”

随后,他们离开了这座吴氏的旧院,沿着来时的原路顺溪河而下,走到一座跨过溪河的独木桥前。

这座桥离寨子大约有二三里的样子,桥长约十多丈,用大的卵石堆集起来的桥墩,支撑着用树藤缠住的长的原木,一直延伸到溪河的对岸,原木上已经长出许多滑溜溜的青苔,在强烈的阳光下反射出湿浸浸的白光。

对岸还能隐约看到有一条被杂草隐没的小路通向树林的深处。但这边的桥口却被许多木桩和荆棘封住了,不能通行。

韩沙问:“这不对呀,干吗把桥口封住了?有桥就应该有人走动的。”

石才的回答让他们感到意外:“封桥是对的。只有走过这个独木桥才能到‘神坛’那边去。当年每逢‘祭祀神主’的日子,往来桥上的人很多。自从官府灭了吴氏家族以后,那里就成了‘鬼屋’了,没有人再敢去。后来,又担心小孩子不懂事,过桥去‘鬼屋’玩耍,惹上霉气就不得了,才把桥口封住的。”

鲁济安说:“这样吧。我们把这些荆棘砍掉,过桥去那里看一看,回来再把桥口封上。”

石才点头答应。

随后,阿七和韩沙抽出长刀,把桥口荆棘劈开,然后依次上了桥头,小心走过溜滑的独木桥,来到溪河对岸,再沿着杂草掩盖着的小路,探着步子,进入到树林里。

不久,眼前突然开阔起来,树林中间出现一大片长满茅草和许多低矮灌木的空地。

不难看出,这片空地曾经被人工平整过的,当年并没有杂草和灌木,是一处可供许多人聚会的地方。

在空地尽头的正中间,有一栋破败的房屋,盖顶和靠前的大部分房体已经塌陷,留下一堵空荡荡的背壁,孤零零的立在原地。

踩过茅草和灌木,他们来到残壁前停下。

鲁济安问石才:“这里就是当年‘梅花神主’祭祀的地方吗?”

“是的,就是这里。”

“这栋房子看起来也是被大火烧毁的。”

石才的神情有了一分凝重,轻轻说:“听寨里人讲,那个时候是跟那些吴氏的四合院一起被官府烧掉的,现在已经变成无人敢来的‘鬼屋’了。”

溪河的谷风一阵阵吹进树林,空地上的灌木树梢和草丛也随风静静地摇曳起来,直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阴森肃杀的气息开始在周围弥漫开来。

在背壁墙面的底部,有一个没有被完全砸毁的神坛底座,大致也呈六角等边形状,只是要比溪河上游的那座吴氏废院里的那个祭台大得多。

阿七和韩沙用刀砍去祭台边缘密集的杂草后,底座完全暴露在了脚下。

鲁济安沿着底座仔细查看了一遍,结果又发现,在每一块的青石板上的表面依然雕刻着有七片花瓣的梅花图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