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九、拜名]
第1节匪首掳进山来的婆娘
在我们大山里,为娃崽取学名有两种途径:一是带一竹筒米,上玉清庵求拜古妪婆;二是封一个小礼包,于临上学时求拜学校里的老师。
很瘦的老师姓潘,叫潘明全,是檑木寨人。当潘老师听到我阿荃姐央求他为我取学名时,就立刻温和起来。你们山外人可能不晓得,我们山里人格外讲究自各娃崽的学名,总以为,娃崽学名取得有学问,也就等于娃崽有了学问一样。而能为别个的娃崽取学名却是一件既受好又特别荣耀的事,只有有大学问的人才够格。
这么来说吧,如果哪一天,有人领着自己的娃崽求拜到你的跟前,央求你为娃崽取个学名时,那就足以说明你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你给娃崽们取的学名越多,就说明你的学问越大。在我们山里人的眼里,这学问可是一大堆高深莫测的东西,看不见,模不着,既不能以秤称,又不能用尺量。山寨里那些寨首寨老的声望高不高?高。可声望归声望,学问归学问,是两码子事。连汉话都讲不利索的寨首寨老哪会有什么学问?反之,谁的汉话讲得顺畅,又咬文嚼字,谁就有可能有学问。再说了,学问也不是随便就弄到手的东西,这得讲究渊源。学校里的老师有没有学问?有,当然有,他们大都到山外的学堂里上过学,倘若没学问,哪配当老师。玉清庵里的古妪婆有没有学问?有,不仅有,而且有大学问。兴许你们不相信,她一个婆娘家,能端张旧报纸看半天,并把山外的那些新鲜事说得头头是道。最让我们山里人佩服的,是她还能以肚子里的学问将山里的那些希奇古怪事剖析得明明白白,说是什么科学。也难怪,古妪婆原本就不是我们朵朵山里的人,她是山里匪首掳进山来的婆娘。据说,古妪婆曾在山外的某个学堂里上过学,为躲战乱又跟着一个戏班唱过戏。要说,这山里就她一人的学问大,连檑木寨小学里的单校长都比不过她。
尽管古妪婆的学问大,但阿荃姐是不会带我上玉清庵去求拜古妪婆的。原因呢,先前我已经讲过,我阿荃姐害怕古妪婆硬收她当门徒,老是有心躲着古妪婆。而阿荃姐求潘老师给我取学名,是经过认真考量的。一来,这潘老师是我们一年级的班主任,让他给我取学名只有益而无弊;二来,他潘老师是个心高气傲的人,根本容不得自各的学生由别个来取学名。
潘老师微微一笑,问:“你们是哪个山寨的?”
阿荃姐说:“朗巴寨。”
潘老师又问:“你们是属于哪个字宗的?”
阿荃姐说:“多字宗。”
潘老师哦了一声,便眯上眼默起神来。过了一会,潘老师睁开眼,斟字酌句地说:“在朗巴寨,你们多字宗算是最弱的一宗,人单势也薄,若想后人光宗耀祖,娃崽就得取一个有渊有势的名字。在五行之中,金字过于尊贵,土字又过于低贱,火字太刚,水字则太柔,惟有木字不卑不亢,不刚不柔。双木为林,三木为森,多木就应该为栋梁。依我看,你阿弟就叫巴多木吧,希望他日后能走出我们大山,成为国家的栋梁。”
亅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