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第三章269
1111
北岗乡政府,赵秋芝的办公室里,赵秋芝正与青远谈话。
赵秋芝:“青远,你住的村子互助组都建起拉了吗?”
刘青远:“现在都建起来了,他们都是自发的,三家一组五户一组,在一起生产,积极性很高”
赵秋芝:“嗯,青远,以前**是帮穷人打江山,现在夺取了政权,任务就变了,就是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我们得学会搞建设,让群众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
刘青远:“嫂子,这我懂,哎,嫂子,现在任务完成了我是不是可以不去了?”
赵秋芝:“为什么?”
刘青远犹豫着:“我……我……我……”
赵秋芝:“哎,男子汉大丈夫,还是个当过兵的人呢,咋吞吞吐吐的,有啥事不好意思说?”
刘青远:“我不想去村里了”
赵秋芝:“为什么不想去,得说出理由?”
刘青远迟疑许久:“嫂子,我说了你别笑话我”
赵秋芝:“又不是相亲娶媳妇有啥害羞的,快说”
刘青远:“嫂子,那村里的大闺女小媳妇光逗我,拿我开心,还给我起外号。”
赵秋芝:“给你起了什么外号?”
刘青远:“她们喊我潘安”
赵秋芝:“还说你什么?”
刘青远:“还说我……”
赵秋芝:“哎,有啥不好意思的?”
刘青远:“她们说我长的好看”
赵秋芝:“哦,这是好事,说你长的好,漂亮比说你长的丑强,那是他们喜欢你。”
刘青远:“那潘安是谁呀?”
赵秋芝:“潘安是一个历史上长的最漂亮的美男子”
刘青远:“嫂子,我也是美男子吗?”
赵秋芝瞅了青远两眼:“哎,你还别说,对着镜子仔细瞅瞅,青远,你就是长的很漂亮,别人不说我不注意,你这一说我才发现,青远,你长的真可以,怪不得你媳妇相中你”
刘青远:“嫂子,你笑话我”
赵秋芝:“嫂子不是笑话你,是心里话,不过,青远我告诉你,长的好不是骄傲的理由,长的好坏个人作不了主,那全是父母的恩赐,工作干的好才值的骄傲,你可不能在这方面犯错误”
刘青远:“嫂子,我不住村行不?”
赵秋芝:“嗨!因为别人夸你长的好,就不敢住村了,这不值得,以后还有工作任务上级已经()下一步要合作化,村里要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呢,任务大着呢”
刘青远:“她们晚上光驱我住的地方玩”
赵秋芝:“与群众打成一片是好事,月兑离群众还不好呢”
刘青远:“不是,女的”
赵秋芝笑道:“哎,你把握好自己就行了”
刘青远:“有的给我介绍对象,有的要给我送鞋,有的叫我去她家吃饭。”
赵秋芝:“你可以明确告诉她们,你已经结婚了,并且有了两个儿子,这样就打消了她们的念头,送鞋送东西不能要,如果推辞不过就折价给她们钱”
刘青远:“我说我结过婚了,她们不信,非要给我介绍媳妇”
赵秋芝:“那也好办,带着你媳妇娶那村里住几天,真不行我给你换个村行吗?”
刘青远点点头:“行”
1112
乡政府院内,赵秋芝办公室门口停着一辆自行车,么赵秋芝正拿着钥匙开门,一阵轻微的自行车铃声响过之后,赵秋芝扭过脸来,见一位年轻的邮递员把自行车停在赵秋芝身后:“赵乡长,有你封信”说着将信递给赵秋芝。
赵秋芝接过信访在口袋里,打开门走到屋里往椅子上一坐,随时把信打开。
画外音:秋芝同志,听说你当了北岗乡乡长,我很高兴,并向你祝福,这次探家本来想见见你,可刚到家贵州那边来了电报叫我回去,因为时间关系这次我就不见你了,你的近况我也知道了,没有登门拜访见谅。
贵州那边剿匪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一部分土匪和国民党的残余部队有的藏在山里,有的向云南方向逃窜,剿匪部队正在乘胜追击,我们所在的地区,剿匪过后都建立了新生政权,我刚到家,电报说组织上有新的任务,我要马上回去,这次探家的任务是先把老婆和留柱带走,回过头来等那边稳定了再接父母过去,请你放心,我既然收养了留柱我一定把他拉扯好,尽管他是国民党军官的后代,但在我们生活环境里,我一定把他抚养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此致敬礼
王志德
赵秋芝看完信,把信放在桌子上叹道:“这个王志德多忙啊,大老远来一趟也不见我,一点阶级感情也没有了”
1113
王长佑坐在凳子上抽烟,韩氏戴着一个老花镜在补一件衣服,赵秋芝带着一包礼物走进屋。
看见秋芝过来,王长佑急忙站起来:“秋芝,啥时候来了?”
韩氏也站起来:“秋芝,吃饭没有,我给你做饭去?”
赵秋芝把礼物放在桌子上:“大女乃女乃,倒杯水吧,吃过饭了有点渴”
韩氏为秋芝倒了一碗水放在秋芝面前的桌子上。
王长佑:“秋芝,现在政府工作这么忙,你咋有空来了,不是政府号召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吗?”
赵秋芝:“上级开动员会,听说王志德把留柱带走了,我怕你们难过,过来看看你”
韩氏:“哎呀,秋芝,我们家啥事都让你惦记着”
赵秋芝:“大女乃女乃,留柱还笑,跟着王志德走了,我怕你们放心不下”
王长佑:“有啥不放心的,王志德也是个好人”
赵秋芝:“大爷,想孩子吗?”
王长佑:“说不想是假的”边说变揉眼睛
韩氏:“哎,几天没睡觉了”
赵秋芝:“大爷,想开点,把留柱送给一个革命家庭对他对您都有好处”
王长佑:“秋芝,说实话,惦记归惦记,我还是想的开的,如果把孩子留在身边,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活,一是影响他的成长,二是被别人歧视,时间长了人人多有逆反心理,孩子心中会产生一种仇视社会仇恨人民,怨恨政府的心态,让他生活在革命家庭自用,耳濡目染,他会融入社会主义集体大家庭中。”
赵秋芝:“大爷,你是个明白人”
王长佑:“嗨!人呐,得随俗,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就怪绪建没有远见,眼看着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还不弃暗投明,非要跟着国民党,也不知现在还有他不?”
赵秋芝:“大爷,别想这么多了”
王长佑:“是,两个孙子不在我身边,他们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后代,可我还有两个孙子,他们不是,他们是**的后代,根正苗红,我不惦记他们”
赵秋芝:“大爷,不管父辈是干什么的,孩子将来怎样,关键是教育,也不是说**的儿子都能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教育不好,也会变成一个人民的敌人。”
王长佑:“秋芝,你说这话我待听,就是这么一个理,国民党咋了,国民党中也有好人,听说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还是国家副主席呢,还有国民党将军傅作义,程潜还不少呢,都成了新中国的大官。”
赵秋芝:“对,对,大爷,你能想得开,我就放心了”
王长佑:“哎,秋芝,你家那个老七,可得好好管管,听邻居说你们风云叔两口子因为老七哭过好几次呢,他非常淘气,打吧,他们总觉着不是自己生的孩子,不打吧他经常惹是生非,哎,其实他们也管不了他”
赵秋芝:“是,这孩子从小就淘气,这不,二叔二婶管不了,把他送到他大姐晚秋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