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八十三章 谁来继位?

第八十三章谁来继位?

皇帝病危,民间纷纷扰扰采取各种各样的态度来应对。一众大臣们则针对皇帝驾崩后继位的问题分成几股持不同意见,在各种场合展开激辩,支持己方的意见反对对方的意见。

一股意见,以帝国礼部侍郎陆仁家为首,支持太子继位;一股意见,以帝国吏部尚书鲁任怡为首,支持皇太子继位,还有两股则声音较小,分别是支持纳兰明珠公主继位和纳兰昭德亲王继位。

礼部侍郎陆仁家提出:“迎接太子回宫,随侍皇帝左右,一旦皇帝驾崩,即可随时继承大宝。太子继位遵循祖制,顺应天意民心。而且皇帝清醒之时一直未提皇储异位之事想必心中也是期望太子能够继承皇位,所以太子继位也是皇帝本意。”

有人反对:“太子无德,为了一个民间女子愤然出宫,品德有失,因此太子妃黛妃愤而携子离开,皇上一怒之下贬太子为庶民;而且太子在民间滞留多年,基本上没有处理过政务也没有充分的学习,难以承担皇帝之位的重责。如果太子继位,极有可能导致政务荒废。”

礼部侍郎陆仁家反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太子还年轻,年少轻狂做出糊涂事的经历谁没有过;黛妃所为虽是人之常情,然而作为一个太子妃岂能因太子留恋别的女人而不满,要知道嫉妒是女德之大忌;皇上一怒之下贬太子为庶民,恐怕只是一时之策,自从太子离开后皇上数次透露出召回太子之意,如果当今皇上清醒过来一定会恢复太子身份。何况太子从小聪颖,即使这几年没有学习政务,但是以太子的天份,快速入手也不是不可能;更何况,帝国忠臣良才无数,只要太子登基坐镇中庭,自然有大臣们为他分忧,不存在荒废政务的问题。”

有人提出:“太子一向是不爱江山爱美人,而且淡泊名利,出宫居住本身就是一种放弃继承权的表示,而且当年皇上威逼利诱,都未能使他回心转意,如今皇上危在旦夕,谁又能说服他回归?”

礼部侍郎陆仁家有些词穷,不免口吃起来:“这、这,只要大家一起恭迎,想必太子能够回心转意也说不定,我们应该尝试一下。”

这时候,另一股意见趁机提出。

吏部尚书鲁任怡提出:“既然太子无德,而且本身又不愿意继承皇位,当今皇上已经把皇太孙立为皇储,那我们不如直接拥立皇太孙为帝。”

反对的人则提出:“即使皇太孙已经身为皇储,皇太子尚在,哪里有越过父亲直接立儿子为帝的道理?这种想法违背祖制,大逆不道。”

吏部尚书鲁任怡气急:“什么叫大逆不道?皇帝的儿子不愿意继位,皇帝的孙子直接继位乃是人之常情,人间正理,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有人指出皇太孙如此年幼,如果登基恐怕难以威压天下,如今华龙联邦虎视眈眈,国家实力一天天剧增,其国内鹰派势力一直主战不已,一旦皇太子继位,极有可能给华龙联邦制造入侵的机会,为帝国带来战乱。

吏部尚书鲁任怡说:“皇太子年幼威势不足的问题,则完全不必担心。炎龙堂堂帝国,兵强马壮,精兵良将无数,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何惧华龙联邦入侵?”

有人继续反对:“应当先立太子为帝,等待皇太孙成年后皇帝退位就是。何必一定要将皇太孙直接推上皇位?如此年幼的皇帝,恐怕会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

吏部尚书鲁任怡则辩驳:“太子未必就会愿意回宫继承皇位,即使他回来继承皇位想必也是一时之策,过几年肯定就会传位给皇太孙。既然是这样,何必多此一举,不妨直接拥立皇太孙,省去一干琐事。至于尾大不掉的情况不可能出现,除非有不轨之辈存在。”

看到还有很多人不服,吏部尚书鲁任怡接着说道:“何况,太子在外与民间女子养育子女,一旦太子即位后变卦,将与民间女子苟合的野种立为太子,岂不是帝国之大辱。”

吏部尚书鲁任怡顿一顿:“皇太孙虽然年少,但是心地善良、品德高尚,又自幼学习政务并得到老皇帝的悉心教导,老皇帝对皇太孙赞赏有加,认为他成年后必将成为一代伟帝。很多大臣也对皇太孙前景看好,都对皇太孙赞赏不已。因此皇太孙继位将是最好的选择!”

一群对此支持的大臣也纷纷附和。

还有一股意见则提出干脆拥立帝国长公主纳兰明珠,帝国长公主纳兰明珠聪明大方,为人善良,深受帝国上下喜爱和尊重,并且思想开放新潮,如果她继位,必定能够为炎龙帝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气象。

第四种意见是拥戴昭德亲王为皇帝,昭德亲王为政公允,自皇帝生病体弱,帝国上下大小事务无不经过亲王殿下主政处置,在昭德亲王主政期间国泰民安,国库丰盈,可见昭德亲王继承大统对于帝国最为有利。

但是这两种意见都遭到比较强烈的反对,皇家嫡系子嗣尚存,哪里有让公主和亲王继位的道理,即使两人都有才能,不做皇帝仍然可以继续发挥,何必一定要登上皇位呢。

于是几场争论下来,前两种意见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戴,因为这两种意见都是从比较正统的角度出发,而后两种意见则支持者寥寥,毕竟有些偏离正道。

众大臣主要针对前两种意见展开激烈交锋,引经据典、谈经论道,争的不亦说乎,民间也主动分成几个阵营在各种媒体展开论战。

然而这种争论毕竟只是浮于表面,只要皇帝不死,哪怕还有一口气,这些人谁也不敢盖棺定论,毕竟皇帝的家事皇帝说了算;如果皇帝真的死了,那时再来真的也不迟,至于是仅止于口头还是牵扯到武力那就要看各派系的利益诉求点和实力状况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了。

而出乎意料的是,老皇帝的病情竟稳定下来了。

虽然仍旧昏迷不醒,但是生命特征竟然稳固起来,也没有短期驾崩的迹象,好似要为这一场皇位继承者的论战提供足够的时间。

各色医疗精英们不断接到邀请,前往皇宫为皇帝诊病,尝试救醒皇帝重掌大局,甚至哪怕清醒一刻,为帝国的臣民们指明道路确定继承人也好。

昭德亲王得到大臣们提名自己即位的意见被大多数臣子拒绝的消息后,气的脸色苍白,愤怒无比。接连摔碎七八个茶杯,砸烂了三四张桌椅,又打伤了好几名侍卫,仍然愤愤不平,痛骂有些大臣表面恭顺内心仍然眷恋老皇帝。

在气愤之下,昭德亲王秘密召集一班铁杆手下和谋臣开会。

经过连夜磋商,众人献计献策,昭德亲王拍板,制定了一系列阴狠毒辣的计划,排除障碍,保证皇位能够顺利到手。

于是,一系列的阴谋在炎龙帝国展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